•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43

默默茶叶
首页 > 考试培训 > 杏鲍菇种植技术培训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oyaxiao12

已采纳

1.温度与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65%,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温度调控在10℃~25℃之间,15℃~18℃为最佳。

2.光照与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却需要新鲜空气:出菇期给以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加强通风换气。通风不良,菌丝生长缓慢,原基分化延迟,菇蕾萎缩。

3.酸碱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最适PH值为,出菇期PH值为~。

4.栽培季节

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扩展资料:

1.掌握好开袋时间:

在菌丝不整齐,菇体经济性状差;在原基形成或出现小菇蕾时开袋,原基分化和小菇发育正常,出菇整齐,菇体的经济性状好;如果在子实体已长大时开袋,在袋内会出现畸形菇,严重时长出的菇会萎缩、腐烂。

因此,袋栽培杏鲍菇的开袋时间,应掌握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已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解开袋口,将袋膜向外卷下折至高于料面2cm为宜。

2.控制好菇房温度:

菇房温度直接响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气温低于8度,原基难以形成,即使已伸长的菇也会停止生长、萎缩、变黄直至死亡;当气温持续在18度以上时,已分化的子实体突然迅速生长,品质会下降,小菇蕾开始萎缩,原基停止分化;气温达21度以上时,很少现原基,已形成的幼菇也会萎缩死亡。

因此,出菇期菇房气温应控制在13-15度,这样出菇快,菇蕾多,出菇整齐,15天左右可采收。

3.控制好菇房温度:

菇房空气温度应保持在85%-95%,湿度太低,子实体会萎缩,原基干裂不能分化。为了提高空气温度,最好用喷器头朝上喷雾水,切勿将水喷到菇体上,否则子实体会变黄影响品质,严重时会造成腐烂。

4.调节好菇房空气:

出菇期如果通风不良,由于CO2浓度过高,会出现畸形菇,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导致子实体腐烂。因此,出菇期菇房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特别是用薄膜覆盖的,每天要揭膜通风换气1-2次,当菇蕾大量发生时,及时揭去地膜,并拉直菌袋袋口薄膜保湿,还应加大通风量。

杏鲍菇种植技术培训

288 评论(10)

囩囩囡囡

一、种植生产

1、栽培季节: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

2、培养料配方:

① 棉籽壳88%、玉米混合粉10%、石灰1%、碳酸钙1%;

② 杂木屑75%、麸皮22%、糖1%、石灰1%、碳酸钙1%;

③ 棉籽壳5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l%。上述配方含水量60%~65%。

二、栽培技术

1、水分:杏鲍菇比较耐旱,但含水量适宜更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但因为在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

2、营养要求: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索、木质素、蛋白质能力较强的食用菌。以棉籽壳、废棉、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主料,适量添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辅料提高氮源为最佳。

3、温度与湿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65%,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温度调控在10℃~25℃之间,15℃~18℃为最佳。

4、光照与空气:出菇期给以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加强通风换气。

5、酸碱度: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最适PH值为-,出菇期PH值为~。

扩展资料:

一、注意事项:

1、种植场地必须选择卫生、通风,水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避开低洼圈、厕和垃圾场,减少污染机会。

2、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却需要新鲜空气,需加强通风换气。

二、杏鲍菇的功效:

1、祛脂降压

杏鲍菇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

杏鲍菇蛋白质是维持免疫机能最重要的营养素,为构成白血球和抗体的主要成份。

3、消食

杏鲍菇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杏鲍菇

111 评论(13)

放牧死亡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冬春栽培,菌肉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欢迎。杏鲍菇栽培技术 杏鲍菇高产栽培八字诀,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

季,即栽培季节:杏鲍菇出菇最适温度是15~18℃,因而必须按照出菇温度的要求安排好季节。温度太高和太低难于形成子实体。而且与平菇栽培不同的是,杏鲍菇的第一批菇蕾若未能正常形成,将影响到第二潮的正常出菇。一般南方地区安排在10月下旬进行栽培更为适宜。北方地区可根据具体温度安排好季节,注意风雪寒冷的冬季是难于出菇,以秋末冬初与春末夏初较适宜。

器,即栽培容器:可用800ml或850ml的聚丙烯塑料瓶。标准的装入量是每100ml装入60g左右的培养基。

料,即主料辅料:柳杉、柏树、青冈栎、麻栎、鹅耳枥、山槭等树种酌木屑及棉籽壳均可作为主料,米糠、麦麸、玉米粉均可作辅料。①木屑37%,棉籽壳37%,麸皮24%,糖1%,碳酸钙1%。②木屑38%,棉籽壳40%,麸皮20%,碳酸钙2%。③木屑22%,棉籽壳37%,麸皮9%,玉米粉5%,豆秸粉15%,糖1%,碳酸钙1%。④木屑22%,棉籽壳22%,麸皮19%,玉米粉5%,豆秸粉30%,糖1%,碳酸钙1%。按上述配方,将原料混合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调pH值至6~,然后装瓶(袋),灭菌(的压力下灭菌2小时)。高压灭菌及常压灭菌均可,按常规方法进行。

接,即接种培养:经灭菌的培养基,冷却至室温,即可按无菌操作规程将原种接入瓶(袋)内,然后置于25℃培养室中发菌,25~35天后,菌丝即可长满全瓶(袋)。

搔,即搔菌作业:培养后,为了使杏鲍菇出菇整齐,要进行搔菌作业。搔菌的方法有平搔(把瓶口的老菌种平整地耙掉)和山搔(瓶口中央部保留不动,沿瓶口内侧把老菌种耙去一圈)两种方法。山搔菇蕾发生快,发生量也多。

催,即盖纸催蕾:搔菌后,在瓶口倒入1杯清水浸1昼夜,然后把水从瓶中倒掉,盖上报纸催蕾,经7~10天菇蕾可发生。温度保持在16~18℃,湿度保持85%~90%,光线明亮,每2小时强制通风10分钟。若通风不良子实体难以正常发育,出现小子实体萎缩停止生长,而有的子实体成萎缩状,然后在已萎缩的子实体上再分化出畸形小菇成树枝状,不能发育成正常子实体。若再碰上高温高湿,则会造成子实体腐烂。

防,即防治病虫:低温时,杏鲍菇的病虫害不易发生;气温升高时,子实体易发生的病虫害有细菌、木霉(主要是绿色木霉)及菇蝇。加强通风和进行温度调控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出,即出菇管护:菇蕾长大后若碰到报纸,就要把报纸收起来,之后再过7~10天就可以采收。初期菇房内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而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85%左右,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货架寿命。同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升高时,直接把水喷于菇体上,子实体易发黄,严重时还会感染细菌,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另外,第二潮菇要和第一潮菇一样进行搔菌作业后再出菇。第二潮菇朵形较小,菇柄短,产量低。杏鲍菇采收时间在搔菌后20天左右,采收时菌盖直径4~5cm。子实体发生和发育阶段均需光照,以500~1000勒克斯为宜,气温升高时要注意不要让光线直接照射。

杏鲍菇栽培技术如下:【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低温型菌株,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长江流域可安排10月至11月制栽培袋,11月至次年1月出菇,其它地区可适当提前或延后。【培养料配方】:① 棉籽壳88%、玉米混合粉10%、石灰1%、碳酸钙1%;② 杂木屑75%、麸皮22%、糖1%、石灰1%、碳酸钙1%;③ 棉籽壳50%、杂木屑30%、玉米混合粉18%、石灰1%、石膏粉l%。上述配方含水量60%~65%。【配料制袋】:将上述培养料分别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面翻拌均匀,调节含水量60%-65%。用17×33×厘米的折角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装料,每袋装干料500克湿重约1100克左右,对角反折直插式封口。装完后放入大空灭菌包(自制约30元,可盛500-800袋)内灭菌4~5小时,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接种用食用菌无菌接种器,在接种操作平台上两人配合全开式打开袋口接入菌种,每750克瓶装杏鲍菇栽培种可接料袋40~60袋。接种后置清洁卫生的室内发菌培养,保持温度在20℃~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上。每天通风1-2次,保持空气新鲜,大约30天左右菌丝满袋。【排菌床】:出菇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直立排放在出菇场地面形成菌床,打开袋口,拉直袋筒膜,筒口膜表盖1层报纸,喷水保持报纸湿润,调控温度15℃~18℃、空气相对湿度80%,促其出菇。杏鲍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成熟,一般需13~15天。幼菇期在袋内小气候中生长,当菇体在封闭的袋内向上生长至距袋口2厘米时去掉报纸,让菇体接受散射光向空间伸展,增加喷水逐渐提高相对湿度达85%-90%,促使菇体不断长大,形成正常的子实体。【适时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的菌盖平展,中间下凹,表面稍有绒毛,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手握菌柄,整朵拔起。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生息养菌7-10天可出第2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l00%。

272 评论(12)

Cathyshenzhen

(1)基本原辅材料杏鲍菇属木腐菌类,性喜偏硬质的基质材料,一般生产中多以棉籽壳为主料,或配以阔叶木屑类。近年来,由于棉籽壳涨价幅度过大,部分地区菇农使用玉米芯等秸秆类原料作为替代,效果尚可。辅料多以麦麸、米糠等有机材料为主,适量添加部分无机材料作为补充,并采用三维精素予以补充微量元素,生产效果很好。(2)料袋制作①基本配方:配方一:棉籽壳200千克、木屑30千克、麦麸20千克、豆饼2千克、石灰粉3千克、复合肥2千克、石膏粉2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克。配方二:木屑160千克、棉籽壳40千克、麦麸30千克、玉米粉20千克、豆饼4千克、石灰粉4千克、石膏粉3千克、复合肥3千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20克。采用木屑原料时,应在拌料后进行堆闷,短则数小时,长则3天左右,令其吸水软化。②基料装袋:一般以扁宽16~20厘米规格的为宜,每袋装干料400~500克。采用一头出菇时可选择折底袋,两头出菇时将聚丙烯筒截断即可。袋口套塑料颈圈、加棉塞或直接扎口均可。装料要均匀、松紧一致,不可松紧不一,否则松处菌丝易断裂,且易发生边壁菇等,紧处则通透性不好,这样易致发菌不匀,出菇不齐,难以统一管理。建议使用装袋机由专人进行操作,以便于掌握。利用装袋机进行操作的另一优势是工效较高,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业,以使尽快进入灭菌工序,避免料袋置于高温条件下长时间不能进行灭菌,造成基料酸败,耽误生产,造成浪费。③灭菌:方式以高压灭菌为佳,或高压蒸汽常压灭菌,但大多数生产者没有该种设备。因此,生产中可采用常压灭菌方式,一般料袋达到100℃后保持6~12小时即可,如果不是流水作业,可令其保温一夜,灭菌效果更好。(3)接种发菌①接种操作:料袋冷却至30℃以下时,即移入接种室,药物熏蒸杀菌40分钟后,即可进行接种。一般每500毫升瓶或750毫升瓶菌种可接15袋左右,使用折底袋单头接种的可接30袋左右;菌种尽量取块接入,减少细碎型菌种,以加速萌发,尽快让菌丝覆盖料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提高发菌成功率。现一般多使用接种净化机进行接种操作,开机10分钟后即可进行接种。这种方式废止了药物熏蒸的传统做法,降低了生产成本,杜绝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以及残留,并且大大提高了接种操作的工作效率。②发菌管理:培养室(棚)启用前应进行严格消杀工作,一般可使用百病傻和赛百09分别喷洒1次,并密闭2天,门窗及通风孔均封装防虫网,以防虫类进入。接种的菌袋移入后,置培养架上码3~5层,不可过高,尤其气温高时更应注意,严防发菌期间菌袋产热;室(棚)内采取地面浇水、墙体及空间喷水等方式,使室温尽量降低,冬季发菌则应尽量使室温升高并维持稳定,一般应调控温度在15~30℃,最佳为25℃;湿度70%左右,并有少量通风,尽管杏鲍菇菌丝可耐受较高浓度二氧化碳,但仍以较新鲜空气对菌丝发育有利;此外,密闭培养室(棚)使菌袋在黑暗条件下发菌,既是菌丝的生理需求,同时也是预防害虫进入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40天左右,菌丝可发满全袋。③后熟培养:菌袋发满后,尽量降低温度,再维持15天左右的菌丝培养期,即可达到菌丝后熟,为出菇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356 评论(10)

欧比诺橱柜

杏鲍菇在中国已经完全工厂化生产,小型规模不建议选择杏鲍菇这个品种,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效益(菇行天下)

259 评论(11)

饿魔娃娃

杏鲍菇栽培技术

生长环境

温度

温度是决定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最重要的因子,也是产量能否稳定的关键。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快慢有着明显的影响。杏鲍菇菌丝在6至32℃范围内均能在PSA培养基上生长,菌丝生长适温20至28℃,速度较快,粗细均匀,生长较为旺盛。最适温度为24℃左右,生长速度最快,浓白、旺盛。而温度6至16℃和32℃时,菌丝能够生长,但速度极缓慢,长势也较稀疏。4℃以下和36℃以上均停止生长。

湿度

菌丝在含水量45%至80%的木屑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含水量在60%至7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浓白、旺盛;45%至55%时,菌丝生长速度快、浓白,但菌丝未满管时,培养基表面已变干,上部菌丝开始萎缩,对子实体形成不利;75%至80%时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稀疏呈花纹状。不同的含水量对菌丝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配制杏鲍菇培养基时,含水量以65%至70%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空间相对湿度在80%至95%之间,但不同阶段对相对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子实体形成的阶段,空间相对湿度要求在85%至95%较为适宜,出菇速度快,菇蕾数也多;子实体生长阶段,相对湿度要求在80%至90%;采收前,空气相对湿度可掌握在75%至80%左右,子实体含水量低,容易保存,货架寿命长。

pH值

据试验结果,杏鲍菇在pH值至的范围内皆可生长,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适合pH值是5至6。在该pH值范围内,菌丝生长快,旺盛,爬壁能力强,且出菇好。制作栽培袋时,一般自然的pH值即适合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的需要,而在水质偏碱的地区必须适当调节pH值至6左右才能适合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需要。

光线

杏鲍菇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在无光条件下生长良好。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却要求一定的散射光。在直射光和完全无光的环境中均不易形成子实体。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至1000lx。

空气

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是在菌丝生长阶段,瓶、袋中积累的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生长,培养料中的菌丝排出的二氧化碳浓度由正常空气中的含量()逐渐上升至22%(22L/立方米),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子实体形成阶段,代谢旺盛,需要充足的氧气。如果氧气不足,子实体难以分化或推迟原基出现的天数。出菇时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至1L/立方米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仍需新鲜的空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小于2L/立方米为宜;若通气不良,子实体生长极其缓慢,遇上高温高湿天气,还会引起腐烂,发生异味。

营养

杏鲍菇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较强,栽培时,培养基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在笔者试验的8种培养基中,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基产量最高,朵型也最大;其次是棉籽壳加蔗渣或木屑为主料的培养基;蔗渣或木屑为主料的产量最低。若在蔗渣或木屑料的培养基中添加5%至10%玉米粉或棉籽粉,可提高产量,并使子实体的个头增大,菌柄更粗壮。

栽培瓶制作

栽培配方

配方1:棉籽壳50%、麸皮25%、玉米芯20%、米糠4%、碳酸钙1%;

配方2:木屑30%、麸皮30%、玉米芯25%、豆粕6%、玉米粉7%、轻质碳酸钙1%、过磷酸钙1%。

栽培菌种

选择专业机构育成的登记品种,通过生产企业出菇试验后方可大规模应用。

栽培瓶制作过程

选1100ml容积的聚丙烯瓶,瓶口直径75mm,用自动装瓶机,每瓶装料650至680g,之后将培养料瓶进行打孔形成孔穴,用封盖机封口后进行蒸汽灭菌。当温度达到100℃,保持12h,然后闷4h结束灭菌。栽培瓶经冷却后进行接种,无菌条件下,在每个栽培袋的料面和孔穴内各接入蚕豆大小菌种1块,每瓶原种可接25个栽培袋。接种后菌袋移入发菌室避光培养,30d左右菌丝可长满。

272 评论(10)

吃货爱漫游

现在杏鲍菇养殖户都是抓住反季节差 来增加利润 采取工厂化杏鲍菇网格栽培对养殖收益效果良好 安平县福通丝网厂专业生产杏鲍菇网格 杏鲍菇网格栽培架 出菇网片 等 采用效果良好 通风 防霉菌等

325 评论(11)

猫猫不在家叻

栽培条件 营养要求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索、木质素、蛋白质能力较强的食用菌,各种农副产品下脚料和栽培平菇的原料中的碳源和氮源都能吸收利用,尤以棉籽壳、废棉、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主料,适量添加麦麸、米糠、玉米粉等辅料提高氮源为最佳。因为杏鲍菇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越高。 温度与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65%,最适温度20℃~26℃,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空气相对湿度以85%~95%为宜,温度调控在10℃~25℃之间,15℃~18℃为最佳。 光照与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却需要新鲜空气:出菇期给以500~1000勒克斯的光照或散射光,加强通风换气。通风不良,菌丝生长缓慢,原基分化延迟,菇蕾萎缩。 酸碱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最适PH值为-,出菇期PH值为~。

23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