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les2Lillian
智慧树知到《解密黄帝内经(上海中医药大学)》2023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黄帝内经》的医学内容包括: A、藏象学说 B、病因病机学说 C、诊法学说 D、治疗学说 E、养生学说 正确答案:ABCDE 2、《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A、黄帝 B、歧伯 C、王冰 D、华佗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E 3、《内经》理论体系形成条件有哪些? A、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 B、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D、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ABCD 4、整部《黄帝内经》当中,开篇的第一篇文章叫《上古天真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5、人身之气来源于: A、先天之气 B、水谷之气 C、自然之清气 正确答案:ABC 6、《黄帝内经》创立的最主要的医学模式是: A、整体观 B、辨证论治 C、天人合一 D、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C 7、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A、寻找病原体 B、对抗治疗 C、预防医学 D、修复病灶 正确答案:C 8、中医学有哪些辨证方法: A、脏腑辨证 B、气血辨证 C、卫气营血辨证 D、经络辨证 正确答案:ABCD 9、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气血虚衰者,宜采取的治法是() A、因而越之 B、引而竭之 C、减之 D、彰之 E、扬之 正确答案:D 10、《内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有哪些? A、天人合一,五脏一体 B、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C、候之所始,道治所生 D、道法自然 正确答案:ABC 第二章测试 1、《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 A、阴阳学说 B、中庸思想 C、变异思维 D、天人合一 正确答案:D 2、《黄帝内经》中的“人与天地相参”思想与下列哪个无关: A、天人合一 B、天人合德 C、性天相通 D、人定胜天 正确答案:D 3、以下不属于外感六淫的是: A、火 B、风 C、寒 D、湿 E、狂 正确答案:E 4、下列哪些属于不内外因? A、外伤 B、劳累过度 C、饮食不节 D、虫兽所伤 正确答案:ABCD 5、寒无犯寒的含义是: A、寒性疾病不要用寒凉药 B、冬天不要用寒凉药 C、寒性药要热着吃 D、寒性药不要凉着吃 正确答案:B

康夫君和小静
A1.《内经》汇集成书的年代最可能在:B.西汉 2.王充的“元气学说”认为“精气”是:元气中的精微部分 3.“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主体是:五脏 4.《内经》理论体系以何种学说为基础与核心?养生 5.以下哪项是《内经》言病时所不用的字?症 6.以下哪项为诊法问诊内容?言而可知 7.《内经》中,蕴含预防医学思想的理论是:治未病 B 1,王冰之前,《灵枢》的书名曾为:《针经》 2皇甫谧谓“九卷”为:《针经》 3最早提到《内经》书名的书是:.《七略》 4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十八卷”的书是:《汉书》 5东方风气主令,气候特点为:由寒变温 6西方燥气主令,气候特点为:B.由热变凉 7以上为张景岳所著的是:《类经》 8以上为马莳所著的是:《素问注证发微》 9以上为高世栻所著的是:D.《素问直解》 10篇目次序重新编排的是:《增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11分类详明,专题发挥的是:《类经》 12只采选注,而不自注的是:《素问识》 13言天文对《内经》影响的是:二十八宿 14言地理对《内经》影响的是:九州 15言气象对《内经》影响的是:四时 D 1.皇甫谧在《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中提到《内经》所包括的两个部分是:《素问》《针经》 2.以下哪两项具有《内经》所论形体结构方面的对立统一性? 背腹 3与肝有系统联系的有: 胆血 4以下哪两项具有著者与所著的关系?高世栻《素问直解》 5.《道德经》中“,道”的含义有哪两种? 万物的混沌本原 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X型题 1.《内经》所引用的古书目有: 《奇恒五中》《阴阳从容》《揆度》《上经》《下经》 2.“四时五脏阴阳”的脾系统包括以下哪几项内容? 化 中 湿 肌肉 长夏土3.《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几项? 阴阳五行学说 经络学说 病因病机 论治 诊法 病证 运气4.以下注释《内经》的著作中,哪些是属于分类注释的? 《黄帝内经太素》《类经》《内经知要》 5以下哪些为《内经》所记载的治疗措施? 药物 .针刺 砭石 敷贴 精神疗法 导引 .手术 食疗 灸焫 薰洗 6下列哪些项属于《内经》病证的内容? 咳证 .痹证 疟病 风证 热病 痿证 .厥证 癫痫 痈疽 黄疸 7下列哪些项属于《内经》藏象学说的五脏系统? 六腑. 五神 五色 五声 五志 五行 非选择题1黄帝应看作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氏族。 2天人相应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变化同一道理,而且两者之间相互收受通应。 3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4四时五脏阴阳把人体的脏腑组织与自然界的有关事物密切联系起来的理论体系。 5五脏系统的联系结构以五脏为主体,通过经脉的沟通、气血的通达、脏腑的相应关系,分别将人体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而形成的系统联系结构。 6五气即风、暑、温、燥、寒五气。 7五位即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亦称“五方”。 8四时之胜四时(五时五气)之间交相抑制的关系,如春胜长夏、夏胜秋等。 9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内部均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由于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造成事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一种认识论。 10五行学说把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抽象地归纳为木、火、土、金、水,并以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动态平衡的一种认识论。 11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器组织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以及这些活动规律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 12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组成内容、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 13病因学说是研究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一门学问。 14审证求因是临床根据致病特点和症状表现来辨别病因的一种辨证论治方法。 15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和规律的一门学问,其内容包括发病和病理机转两个方面。 16治则 17运气学说 18十二辰 19二十八宿 20斗建 21八节 22二十四气 23意象思维 24取象比类 25运数比类 26观象明理 27整体思维 28变易思维 29相成思维 30司外揣内 31.援物比类 32.直觉领悟 33.揆度奇恒
彷徨爱情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曼丽nilei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中医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
(一) A型 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2、中医学是发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埃及 E、古希腊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
4、下列哪部著作提出以解剖 方法 直接观察人体: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
5、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
6、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
7、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在哪部著作中首次提出的: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
8、最早提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的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
9、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
10、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巢元方 B、华佗 C、张仲景 D、陈无择 E、扁鹊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
14、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
15、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介宾 E、赵献可
16、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
17、明确提出“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李东垣 E、朱震亨
18、《温疫论》的作者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吴又可
19、创“卫气营血”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
20、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
A、叶天士 B、吴鞠通 C、薛生白 D、王孟英 E、余师愚
21、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
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22、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
A、心 D、肺 C、脾 D、肝 E、肾
23、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命门 B、脑 C、五脏 D、六腑 E、经络
24、重视解剖,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
25、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
(二) B型 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医宗金鉴》 C、《证治准绳》
D、《医学纲目》 E、《千金要方》
4、清代国家组织编写的著作是:
5、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王肯堂所著者为:
6、明清时期集大成的著作中,系陈梦雷主编者为: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7、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
8、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
9、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
(三)D型题
1、秋冬气候寒凉,人体在生理上可反映为:
A、江南地区,人体腠理多稀疏 B、北方地区,人体腠理多致密 C、阴盛则寒
D、皮肤致密,少汗多尿 E、阳气收敛,气血易趋于里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
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 B、社会的进步 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
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 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3、古人探求生命奥秘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
A、宏观观察法 B、微观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试探法 E、整体观察法
(四)X型题
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张景岳 C、赵献可 D、吴又可 E、王肯堂
3、温病学理论源于:
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
4、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
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
5、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
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6、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现在:
A、 形神一体观 B、五脏一体观 C、病理上相互影响、传变
D、“病在上者下取之” E、“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7、中医的“证”包括:
A、病变的过程 B、病变的原因 C、病变的部位 D、病变的性质 E、邪正的关系
8、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