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人家1982
河南自考心理学专业是没有的,有历史教育专业。河南自考历史教育(本科)考试计划主考学校:河南教育学院 开考形式:面向社会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3 06411 现代教育理论 44 05935 信息技术教育 25 05936 信息技术教育(实践) 26 00770 中国近代史专题 67 00772 世界近代史新体系 68 00771 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79 00773 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710 00769 中国传统文化 511 00775 历史教育学 412 00774 史学理论与方法 413 05937 世界古代史专题 614 00015 英语(二) 1415 00790 中国政治制度史 7 不考英语(二)者须加考 16 05190 世界文化史 7 17 00765 中国历史文选 5 B类考生须加考 18 00766 史学概论 6 19 06999 毕业论文(实践) 0 不计学分说明: 1、报考类别 A类考生:历史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不考加考课)。 B类考生:非历史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两门课程。 2、不考“英语(二)”的考生,须加考“中国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两门课程。 3、“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毕业论文(实践)”为实践性环节考核课程,考生应依据培训与考核基本要求在主考学校或主考学校认可的单位进行考核。 毕业论文的题目由主考学校确定,也可结合应考者的工作实践自选,但必须经主考学校审批同意。主考学校可为考生指派指导教师。毕业论文完成后由主考学校组织评阅并答辩。
军大大大
你想自考历史学,看来是对历史很感兴趣。但大多时候,学一个专业,就是为了谋一份职业,历史学的普遍归宿是历史教师,但自考一般在招教中不被认可。所以,若是想提升学历,可以选择一个一份付出,双重收获的模式,如“技能+学历”,一方面可学的技术,另一方面能得到学历文凭,中专、大专,本科的都有。
Annaso安娜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背景:疆域空前扩大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朝代制度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清朝科举制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卖烧饼的小怪兽
哈喽!笔者也是一名河南的自考者。您说你打算报考历史专业的,我帮您查询了下,总结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我很乐意为您解答!060102历史教育专业(本科)主考院校:河南教育学院开考形式:面向社会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1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203709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3064411现代教育理论405935信息技术教育505936信息技术教育(实践)60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700772世界近代史新体系800771中国现当代史专题90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1000769中国传统文化1100775历史教育学1200774史学理论与方法1305937世界古代史专题1400015英语(二)1500790中国政治制度史1605190世界文化史1700765中国历史文选1800766史学概论1906999毕业论文(实践)说明:1、报考类别A类考生:历史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不考加考课)。B类考生:非历史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两门课程。2、不考“英语(二)”的考生,须加考“中国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两门课程。3、“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毕业论文(实践)”为实践性环节考核课程,考生应依据培训与考核基本要求在主考学校或主考学校认可的单位进行考核。毕业论文的题目由主考学校确定,也可结合应考者的工作实践自选,但必须经主考学校审批同意。主考学校可为考生指派指导教师。毕业论文完成后由主考学校组织评阅并答辩。
官官8809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2019-01-31 20:55:10 来源:三好网全体高中生,25G资料包免费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背景:疆域空前扩大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朝代制度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清朝科举制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