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怡FANG
新课程高一上期期末数学综合模拟试卷1(必修)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若 *** A={1,3,x},B={1, },A∪B={1,3,x},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2、右图所示的直观图,其原来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 A,4 B.,4 C.,2 D.,8 3、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函数的图象的是 ( ) y y y o x x o x o x (A) (B) (C) (D) 4、有下列四个命题: 1)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2)矩形是平面图形 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确定一个平面 4)两个相交平面把空间分成四个区域 其中错误命题的序号是( ). (A)1)和2) (B)1)和3) (C)2)和4) (D)2)和3) 5、直线L1:ax+3y+1=0, L2:2x+(a+1)y+1=0, 若L1‖L2,则a=( ) A.-3 B.2 C.-3或2 D.3或-2 6、某工厂今年前五个月每月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C(件)关于时间 C t(月)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个工厂对这种产品来说( ) O 一 二 三 四 五 t (A)一至三月每月生产数量逐月增加,四、五两月每月生产数量逐月减少 (B)一至三月每月生产数量逐月增加,四、五月每月生产数量与三月持平 (C)一至三月每月生产数量逐月增加,四、五两月均停止生产 (D)一至三月每月生产数量不变,四、五两月均停止生产 7、如图,平面不能用( ) 表示. (A)平面α (B)平面AB (C)平面AC (D)平面ABCD 8、设f(x)=3ax+1-2a 在(-1,1)内存在x0 使f(x0)=0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1/5 (B): a >1/5 (C): a>1/5 或a < -1 (D): a<-1 9、如图,如果MC⊥菱形ABCD所在的平面, 那么MA与BD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 B.垂直相交 C.异面 D.相交但不垂直 10、经过点M(1,1)且在两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是( ) A.x+y=2 B.x+y=1 C.x=1或y=1 D.x+y=2或x=y 11、已知函数 ,其中n N,则f(8)=( ) (A)6 (B)7 (C) 2 (D)4 12、圆x2+y2+4x–4y+4=0关于直线l: x–y+2=0对称的圆的方程是( ) A.x2+y2=4 B.x2+y2–4x+4y=0 C.x2+y2=2 D.x2+y2–4x+4y–4=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16分) 13、已知三点A(a,2) B(5,1) C(-4,2a)在同一条直线上, 则a= . 14、在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于D, 沿AD折成二面角B-AD-C后,BC=12 a, 这时二面角B-AD-C的大小为 15、指数:函数y=(a+1)x 在R上是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16、有以下4个命题: ①函数f(x)= (a>0且a≠1)与函数g(x)= (a>0且a≠1)的定义域相同; ②函数f(x)=x3与函数g(x)= 的值域相同; ③函数f(x)= 与g(x)= 在(0,+∞)上都是增函数; ④如果函数f(x)有反函数f -1(x),则f(x+1)的反函数是f -1(x+1). 其中不正确的题号为 . 三、解答题 17、计算下列各式 (1)(lg2)2+lg5•lg20-1 (2) 18、定义在实数R上的函数y= f(x)是偶函数,当x≥0时, . (1)求f(x)在R上的表达式; (2)求y=f(x)的最大值,并写出f(x)在R上的单调区间(不必证明). 19、如图,一个圆锥形的空杯子上面放着一个半球形 的冰淇淋,如果冰淇淋融化了,会溢出杯子吗? 请用你的计算数据说明理由. 20、已知 三个顶点是 , , . (Ⅰ)求BC边中线AD所在直线方程; (Ⅱ)求点A到BC边的距离. 21、商场销售某一品牌的羊毛衫,购买人数是羊毛衫标价的一次函数,标价越高,购买人数越少.把购买人数为零时的最低标价称为无效价格,已知无效价格为每件300元.现在这种羊毛衫的成本价是100元/ 件,商场以高于成本价的相同价格(标价)出售. 问: (Ⅰ)商场要获取最大利润,羊毛衫的标价应定为每件多少元? (Ⅱ)通常情况下,获取最大利润只是一种“理想结果”,如果商场要获得最大利润的75%,那么羊毛衫的标价为每件多少元? 22、已知直线:y=x+b和圆x2+y2+2x―2y+1=0 (1)若直线和圆相切,求直线的方程;(2)若b=1,求直线和圆相交的弦长; 一CDDBA DBCCD BA 二或2 60˚ (0,+∞ ) 2,3 三 17.(1)原式=0 —————— 6分 (2)原式=4*27+2-7-2-1 =100 --------------------12分 18(1)f(x)= -4x2+8x-3 x≥0 -4x2-8x-3 xV半球 ----------------10# 所以如果冰淇淋融化了,不会溢出杯子 ---------12# 20 解(1)BC中点D(0,1) 中线AD所在直线方程:y=-3x+1 ---------6# (2) BC的方程为x-y+1=0 点A到BC边的距离=--------=2√2 ---------12# 21 (1)设羊毛衫的标价为每件x元,利润y元 则购买人数为 k(x-300) k
如果蛋蛋愿意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人教版必修1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的测试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次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为25、26、27、28四大题共50分。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试卷反映出学与教的总体情况:
1.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文的能力较差;在课后作练习不看书复习,导致基础知识不牢,对教材不熟悉。2.很多学生习惯“记忆知识”,缺少理解,学习方法不正确。
3.读图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非常薄弱。这次考试以基础知识为主,很多题目都是直接来自于书中课文,但学生却在很多地方失分,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欠缺。同时也发现了学生的很多知识遗漏点,这为下学期的会考复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正反映了教学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重视:
1.把握新考纲,明确方向。新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指挥棒作用,要依据标准及考纲要求对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作认真分析研究,对比新旧教材异同,把握变化趋势,这样在上课和复习时才能做到准确把握命题指导思想,高屋建瓴,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立足课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鉴于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高一学生受初中地理是“副科”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地理并不是很重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要立足课堂向课堂要效益,一方面多与学生交流,上课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课堂的管理。
3、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4、加强阅读、析图和判读图表能力的培养。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正确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既是培养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需要,也是促成学生具有地理品德和地理行为素质的知识源泉。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能力的培养,既能把具体地理事物的分布落实到地图上,又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的渗透。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二)
一、卷面印象:
测试卷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了灵活性,另外试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
二、试题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共有10个小题。考查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形成情况及数学符号语言的规范书写。
第二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题5分,共计25分。考查了集合运算及解不等式和函数的相关概念。
典型错误分析:①对"A包含于B"符号的理解不够准确。②不等式计算错误。
教学建议:①落实数学概念的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准确把握定义的内涵和外延。②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避免计算错误。
第三大题:考查了作二次函数的图象,并结合图象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典型错误分析:①不会做出函数图象。②对区间概念的理解欠缺。③不会利用图象观察得出区域。④不会将二次函数配方成顶点式。⑤不会设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⑥对点在直线上的理解不到位。
教学建议及改进:
①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不要怕简单。
基础知识要在"准确上"下功夫,基本概念要在理解上记,严谨的数学教学风格要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来养成,要舍得给基础知识训练花更多时间,不要觉得简单就一带而过。
②加强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计算能力偏弱,计算合理性不够,这些在考试时,时有发生。对此平时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对计算能力的培养,学会主动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③要求学生人人必备"错题本和典型例习题本"这是提高数学素养和成绩的有效方法。要求学生建立使用好两本,考前认真复习,不将错题带入考场。
④课堂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如果做不到,至少要让85%的学生听懂,15%的学生有所收获,这样教师课前应充分备课,既要为优等生准备额外的试题,也要为后进生准备基础题。
⑤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平均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与后进生的成绩,所以课堂及课后应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根据课堂教学与学生作业、练习等反馈信息。经常地、及时地、有目的地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的缺漏,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三、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数形结合,一定要将数学只是讲透,并且注重循序渐进。今年恰逢新课改,教学进度快,容量过大,都是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消化不够的主要原因。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确是当今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另外,新课标提出,人人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数学课堂必须贴近生活实际。但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是为数学知识服务、为高考服务而没有为数学服务。本次考试让我们对新课标的含义理解的更深刻,明确了努力方向。只有踏踏实实学习新课标,并真正落实到课堂,课改才会为我们的课堂带来改变,才会改变我们的教学,改变我们的学生,迎来喜人的课改硕果。
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三)
一、试卷分析
在试题内容的编排上,较有层次性、灵活性。试题难度适中,选题较恰当,内容全面,着重考察了空间几何体、点线面位置关系、直线方程、圆的相关性质等基础知识与一些基本技巧,同时也考查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从整体来看,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能力考查,且对重点知识和重要方法进行重点考查,也重视应用题的的考查,向高考的命题方向靠拢,有一定的综合性,是一份较好的高一期末考试试卷。选择题部分平均分大约在24分,题目相对简单,错误集中在第4,10题。其中第4题是对“空间四边形”的认识,属于概念题,学生对这一基础概念把握不够导致错误;第10题借助长方体考查空间几何中的一些基本性质,A、B选项较易排除,C选项可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出结论,而其中的转化恰好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导致学生错选C选项。
填空题均分约为15分,错误题目主要集中在第11、18题。第11题将异面直线的概念和四棱台的定义结合起来考查,究其错误之根本:学生只根据图形直观判断异面直线的条数,并没有深入兼顾“四棱台”的定义;第18题重在考察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在该方面有欠缺,只会“照葫芦画瓢”直接对已知条件进行模仿。解答题第19题考查两直线平行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常规题,相对简单,学生在该题中得分较高;相对存在的问题是计算中较粗心,或者是忘记两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第20题以正方体为载体考查线面平行的证明,80%的学生能够得满分。该题的思路相对简单,只需把握证明线面平行的两个途径:利用面面平行的定义或者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出错学生在证明线线平行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利用正方体这一载体,而是利用角度相等、三角形全等等平面几何中的方法来证明直线的平行。
第21题学生失分较多,均分在5分左右。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直线方程的灵活应用,同时结合了圆的几何性质。学生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已知直线过一点设直线方程时无从下手;(2)对于圆的一个重要性质(圆心距、弦长的一半、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不会熟练应用;(3)即使设出直线方程,却忽略了对直线斜率不存在进行分类讨论,这也是大多数学生不能得满分的原因。
第22题学生得分情况较好,均分在8分左右。本题为立体几何考查题,同时涉及了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求解。第一个问题中可通过假设得出结论再证明结论的正确性,亦可从结论推出棱BC所满足的条件;第二个问题须熟练应用长方体、四棱锥的体积公式。
第23题是以实际生活中的装修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的能力,同时会应用坐标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得分不尽人意,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感觉最后一道题难度大,数字复杂,没有努力思考就放弃;(2)一些学生在建立合理的坐标系时仍存在问题,同时数据相对复杂也是本题的一个难点;(3)学生在理解实际题意时也存在问题,忽略了题目中“冰箱直立通过过道”这一条件。
二、今后应注意方向及采取措施:
(1)对学生来说
1、围绕双基,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运算能力,;
2、根据学生层次进行有侧重的训练,如对优等生加强解综合题的分析问题的思路、想法训练,侧重对思路的归纳。对数学学困生侧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3、加强心理疏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合理化改进措施,多沟通、勤鼓励安慰,树立学习信心。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2)对老师来说:
1、加强教材的研究,把握教材的编写目的和课改的方向,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空间知识时许多问题可以由平面几何的一些基本的结论类比推理得到,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推理。
2、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改变“老师只管给,不管学生是否消化”的课堂教学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注意鼓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地消化,去猎取知识的能力。否则,就算你老师讲的天花乱坠,成绩也难以提得上来。
4、关注差生,设法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5、重视应用题的教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中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