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4

踏雪1230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上海奉贤幼儿园报名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娜再修行

已采纳

【 #少儿升学# 导语】2022年上海奉贤区公办幼儿园托班招生通知已公布,为了方便大家的查阅,下面 无 少儿升学频道为您实时做出的更新。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和《上海市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更好地为适龄幼儿提供入托服务,我区在部分有学额的幼儿园开设托班,现就托班招生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原则 1.统一部署。各幼儿园根据区教育局托班招生工作要求,统一谋划、统一推进、统一实施,结合本园实际,按照工作时间节点,有序开展适龄幼儿招生工作。 2.规范程序。各幼儿园规范托班招生工作流程,按照计划数设置班额,控制学额,不提前招生,确保托班招生工作平稳进行。 3.因地制宜。根据各幼儿园资源配置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妥善安排符合本园条件有需求的适龄幼儿入托。 二、招生对象 1.南桥镇、奉浦街道、金海街道托班:具有本区户籍、身体健康(无慢性传染病)、智力正常、能独立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年龄范围:2019年9月1日—2020年2月29日间出生)。 2.其他街镇托班:身体健康(无慢性传染病)、智力正常、能独立参加集体活动的本市或父母一方在奉自购房或持积分通知书的外省市随迁子女(年龄范围:2019年9月1日—2020年8月31日间出生)。 (注:来沪人员随迁子女须持本区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其父母一方持本区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且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累计须满6个月,同时父母一方须持在奉有效普通商品住房产权证或《上海市居住证》积分通知书)。 三、材料提供 (一)南桥镇、奉浦街道、金海街道: 1.持有镇域内有效普通商品住房产权证,产权人须是父母、适龄幼儿本人,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并拥有全部产权。 提供材料:①普通商品住房产权证②能证明与产权人关系的户口簿或出生证明③预防接种卡 2.持有镇域内户籍,户主须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且该幼儿户口应在认定户口上。挂户口(是指幼儿户口迁到除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以外其他户主)一概不予认可。 提供材料:①幼儿户口簿②预防接种卡 (二)其他街镇: 1.持有镇域内有效普通商品住房产权证,产权人须是父母、适龄幼儿本人,或祖父母、外祖父母,并拥有全部产权。 提供材料:①普通商品住房产权证②能证明与产权人关系的户口簿或出生证明③预防接种卡 2.持有镇域内户籍,户主须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且该幼儿户口应在认定户口上。挂户口(是指幼儿户口迁到除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以外其他户主)一概不予认可。 提供材料:①幼儿户口簿②预防接种卡 3.持有镇域内集体户口、公共户口的幼儿。 提供材料:①幼儿户籍证明②预防接种卡 4.父母一方持有镇域内有效普通商品住房产权证或持积分通知书的随迁子女 提供材料:①幼儿居住证原件或居住登记凭证②父母一方居住证原件和社保缴纳记录③父母的普通商品住房产权证或幼儿父母一方有效的积分通知书(注:父母一方的居住证、社保缴纳记录、积分通知书须为同一人,各证件地址应一致)④能证明与产权人或租赁人关系的户口簿或出生证明⑤预防接种卡 四、招生流程 月12日前,家长完成网上预登记申请。 月17日,幼儿园通知已通过预审的家长提交报名资料。 月18日-8月20日,家长提交报名资料(具体时间和方法以幼儿园通知为准)。 月22日,幼儿园电话通知预录取的家长完成报名。 五、相关说明 1.各幼儿园在预登记基础上,有序安排入托,额满为止。学区生优先(参照2022小班学区),学区外以就近为原则,人户一致优先。 2.部分园所在有剩余学位的基础上,有序接纳外省市户籍幼儿入托。符合报名条件的,有自购房且提供积分通知书的优先。 3.需就读民办幼儿园、托育园托班的,请自行前往咨询报名,具体信息见招生计划公告。 4.本通知解释权属奉贤区教育局。 咨询电话:37597019(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 监督电话:37597020(区教育局信访办) 2022年奉贤区公办园托班招生计划信息公告 2022年奉贤区民办园托班招生计划信息公告 2022年奉贤区托育园招生计划信息公告

上海奉贤幼儿园报名

208 评论(15)

黑色海盗猪

1、首先幼儿入园前,请先带孩子到奉城中心医院进行全面体检,并于报名时携带相关资料(户口簿及复印件、保健手册、预防接种卡、6张一寸照片)带到幼儿园,手续齐全方可报名。2、其次家长配合教师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工作,多向孩子讲一些幼儿园的事,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到幼儿园学本领,与更多的小朋友交往,希望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缓解孩子的依赖感和陌生感,尽快话应幼儿园生活。

18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