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0

真理在朕
首页 > 考试培训 > 2017期中考试卷子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买吃买吃买

已采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根据诗文填写上下句(8分) (1)山际见来烟,_____ _。(吴均《山中杂诗》)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5)马上相逢无纸笔, ____。(岑参《逢入京使》) (6) 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 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8) ;现在却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1)- (4)题(7分) 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香气的稻禾是强烈的,碾( )着新谷的场院lùlù( )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挠……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1)文段中有一个词语书写有误,请将这个词语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书写有误的词语“ ”,正确的书写“ ”。(2分) (2)请在文段括号内为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3)选段运用的修辞 方法 是: (1分) (4)文段中有一句话有毛病,请将它找出来: 。(2分) 3.“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选段出自名著《 》,它讲述的是 (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从选段的描写以及原著的 内容来看,文中外祖母是一个 的人。(4分) 4.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古之黄河】 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近之黄河】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 说说 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 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请你拟写一则宣传 标语 。(2分)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 最后一课(节选)(12分)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⑴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 唱歌 吧!”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⑵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5.文中划线的两句细节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⑴ ⑵ 6.为 什么听到钟声、号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2分) 7.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2分) 8. 结尾两段对韩麦尔先生的举动和表情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二)季羡林:一位大师的非凡人生(13分) 他的一生跨越清朝、旧中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有语言学家、翻译家、 教育 家等称号,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等共12种外语;他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能力独立释读吐火罗语残卷的人;他还是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就是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季羡林。 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一个贫困的农家,在徒有四壁的家里,季羡林连个带字儿的纸条都没见过。在他的记忆里,一年大概只能吃一两次白面。由于季羡林是季家那一代里唯一的男孩儿,父亲让他到济南的叔叔家接受教育。叔叔对季羡林的期望很高,要求极严。为了把侄子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叔叔不惜代价,节衣缩食,给侄子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季羡林从初一开始,每天放学后先去古文学习班学古文,晚饭后,再去学英文,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就这样,季羡林坚持了近八年,而且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八年的勤奋与坚持,为他日后的国文和外文的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 留学 ,研究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等。由于战争缘故,他留在德国10年。1946年才回到上海,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创立了东语系。回到北大后季羡林发现国内梵文典籍严重匮乏,研究困难重重。正在这当口,季羡林收到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聘约,邀请他到剑桥大学任教。剑桥大学良好的科研条件使季羡林动心了。最终,对家庭的责任心使得他放弃了剑桥大学聘书,在国内艰难的条件下,他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期间,身为北大教授的季羡林,却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楼当看门人。即使这样,他也没有中断学习,他揣着小纸片,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罗摩衍那》。 季羡林经常给学生讲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买了这个妙方,打开用纸一层一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卷,纸上写着两个字:勤捉。买方子的人觉得上当受骗了,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和真理—— 。 为了写《糖史》,已经80多岁的季羡林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坚持了两年。到了后期,生病住院后,季羡林还在坚持写作。为了写东西,他输液时都伸左手,留出右手写完了《病榻杂忆》。 温家宝曾这样评价他: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他对于学术的热爱、家国的忠诚和名利的淡泊是后人学习的榜样,百年燕园也因他的气节而更显魅力。 9.选文主要记叙了季羡林哪方面的“非凡”?(2分) 10. 文章 共八个自然段,思路清晰,请用“//”在文中标出写作层次。(3分) 11.季羡林给学生讲的“勤捉”的笑话,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请根据你的理解把它写下来。(3分) 12.“温家宝曾这样评价他: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请结合文段内容,概括“季羡林之风”的内涵: (2分) 13.读了选文,你认为季羡林能够头顶“国学 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项桂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三)《孙权劝学》(15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卿今当涂掌事( ) ⑵但当涉猎,见忘事耳( ) ⑶即更刮目相待( ) ⑷及鲁肃过寻阳( ) 15.翻译下列 句子 (4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6.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中,包含两个 成语 “ ”“ ”。(2分) 17.文章本来是写孙权劝学的,结尾却写了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及交往,有什么作用?(2分) 18.读了本文,从孙权或吕蒙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三、 写作(30分) 19.下列两篇 作文 题,请任选一个文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一:请以《成长路上 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⑴把题目补充完整;⑵不少于500字。 文题二:十三岁,特殊的年龄、特殊的季节。十三岁的天空,纯净、湛蓝,云追着风动;十三岁的天空,有阳光,很灿烂、很温暖;十三岁的天空,也会有雨,云聚在一起流下泪水…… 请以《十三岁的天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⑴ 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经历和感受; ⑵ 要认真审题,扣住题意作文,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25分) 1. (1)竹中窥落日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弹琴复长啸 (4)夜发清溪向三峡 (5)凭君传语报平安 (6)万里赴戎机 (7) 对镜帖花黄 (8)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一题一分,错字、别字、漏字、增字均不得分。) 2. (1) “丰挠” “丰饶”(2分) (2)niăn 辘辘 (2分) (3)比喻(1分) (4) 香气的稻禾是强烈的(2分) 3.《童年》 阿廖沙 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4. 示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示例: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 二 、阅读理解 (一) 5. (1)以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表现对普鲁士强行他们学德语的憎恨,对自由的渴望,突出了爱国的主题。(2分) (2)对郝叟老头的表情、声音的细节刻画,表现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憎恨。(2分) 6.是因为钟声宣告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阿尔萨斯人从此将和祖国语言告别了。(2分) 7.表现了我对韩麦尔先生的崇敬之情。(2分) 8.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在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面前,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4分,每一方面占2分) (二) 9.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答“学术的热爱、家国的忠诚和名利的淡泊”也可以。(3分) 10.他就是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季羡林。//……留出右手写完了《病榻杂忆》。//……百年燕园也因他的气节而更显魅力。(3分) 11.凡事没有捷径和窍门,唯有勤奋。(3分) 12.勤奋与坚持,对祖国和家庭的责任感,对名利的淡薄。 13.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赴德留学,刻苦钻研,开创了中国现代东方学科;勤奋执着坚持习作,成就了等身著作。(3分,一点1分) (三) 14.⑴当道,当权 (2)粗略地阅读 ⑶ 重新 ⑷到了……的时候(4分) 15.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2分) (2)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2分) 16.利用鲁肃的赞叹、与其交友来衬托吕蒙进步之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效果的明显。(3分) 17.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看) 18.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道理;作为吴国君王,孙权尚且要学习,我们就更应该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了。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并最终学有所成的经历也给了我人生的启发,我现在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言之有理即可。(4分)

2017期中考试卷子

206 评论(10)

小葡萄蛋蛋123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期中复习阶段,做好数学的试卷练习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2017 六年级数学 上册期中试卷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欣赏。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5分)

1. 48的 512 是( );( )的 35 是27。

2. 比80米多 12 是( )米;300吨比( )吨少 16 。

3. 5 和( )互为倒数,( )没有倒数。

4. 65 =18∶( )=( )∶20=( )25 =( )÷40

5.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6.“红花朵数的23 相当于黄花的朵数”是把( )的朵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 )。

米测试,小明用了8秒,小方用了10秒,小明和小方的速度比是( )。

8. 在○里填上>、<或 =。

56 ÷ 13 ○ 56 × 13 49 ○ 49 ÷ 27 710 × 52 ○ 710 ÷

9. 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比是3∶4∶5,最大的角是( )度。

10. 35 吨= ( )千克 40分=( )小时

3立方米30立方分米=( )立方米

11. 把 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 ,每段长( )米。

12. 小青 小时走了 千米,小红 小时走了2千米,( )走得快些。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 4米长的钢管,剪下 14 米后,还剩下3米。 ( )

2. 4分米∶8厘米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2。 ( )

3. 10千克水加入1千克盐后,盐占盐水的110 。 ( )

4. 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 )

5. 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5 ,柏树的棵数就比松树少 15 。 (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比的比值是 78 ,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这时的比值( )。

A.不变 B.扩大3倍 C.扩大9倍

2.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 )来表示。

A.(1,6 ) B.(6,1) C.(0,6)

3. 一件商品涨价 110 后,又降价 110 ,现价比原价( )。

A.贵 B. 同样多 C. 便宜

4.有30本 故事 书,连环画比故事书少 16 ,连环画比故事书少( )本。

5.一袋土豆50千克,吃了它的 25 ,还剩( )千克。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 (6分)

34 ×16= 12÷ 35 = 35 × 56 = 0× 78 + 18 =

1÷ 78 = 35 ÷ 910 = 57 ÷ 57 = 12 × 13 ÷ 12 × 13 = 29 ÷25 =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每题2分,共12分)

3.解方程(每题2分,共6分)

4.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①一个数的35 是36的 ,这个数是多少?(列方程解)

② 与 的差除以 ,商是多少?

五、读懂要求,实践操作(5分)

1.请在右图的括号里用数对表示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3分)

A( ) B( ) C( )

2.请你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2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养殖场有鸡3200只,第一周卖出 38 ,第二周卖出 25 。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只?

2.农场今年种小麦180公顷,比去年增加了15 ,今年种小麦多少公顷?

3.学校六年级有男生146人,女生94人,四年级学生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 78 ,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4.某粮店上周卖出面粉18吨,卖出的大米比面粉少 16 ,粮店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吨?

5.实验小学美术组人数是科技组的 ,科技组人数是体育组的 ,美术组有40人,体育组有多少人?

6.甲、乙、丙三队合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甲、乙、丙三队修路长度比是3∶5∶4,三个队各修了多么米?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5分)

1. 20;45 2. 120;360 3. 15 或;0 4. 15;24;30;48

5. 1∶6或 6.红花;红花朵数×23 = 黄花的朵数 7. 5∶4或

8.>;<; = 9. 75 10. 600; ; 11、 ; 12、小红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 × × √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题1分,共5分)

A B C B B

四、看清题目,巧思妙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 (6分)

12 ;20; 18 ;1;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每题3分,共12分)

3.解方程(每题2分,共6分)

4.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

①一个数的35 是36的 ,这个数是多少?(列方程解)

② 与 的差除以 ,商是多少?

五、读懂要求,实践操作。(5分)

1. A( 1 , 2 ) B( 4 , 2 ) C( 2 , 4 )

2.请你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2分)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 2480(只)

2. 150(公顷)

3. 210(人)

4. 15 (吨)

5. 54(人)

6.甲:900(米)乙:1500(米)丙:1200(米)

算式对给2分,计算2分,答案1分

一、试卷内容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3单元,这次试卷的主要特点是难度适中,题量轻,注重测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次命题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 方法 、体现应用、题量适当、范围全面、难度适宜,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平台。

1、基础知识部分。

试卷中的填空题。从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从答卷情况看,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是学生审题不认真,二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三是学生学的过死,不会灵活的解决问题。如填空题第9题:20千克比16千克多( ) ,( )比20吨少。

2、计算部分。

本次考试,学生计算题成绩很不理想,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尤其是中等偏下的学生,计算失分率更大。个别学困生可以说就不会计算。由此可见,我们在这方面还极为欠缺。

3、应用题。

这次的应用题,学生完成较好,一是题目不是特别难,第二也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太差。但中等偏下的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不能够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需要我进一步 反思 我的教学。

二、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不认真审题,不细心答题,大多学生计算太粗心,不检验,丢分多。不能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改进的 措施 :

1、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做到变换方式举一反三的练习.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练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合理利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3、多关注差生,对上课有困难的学生,上课时多提问,并且随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上课作到精讲多练,作到面向全体学生。

4、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看了2017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的人还看:

1. 数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2. 2016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3.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4.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答案

5.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题及答案2016

33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