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特首
中央党校每年举办一期。时间通常是在每年的6月份,培训时长一般为五至七天。参加培训的学员需要严格遵守党校培训纪律,每次课程需提前10分钟入场,以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辉love玉
党校姓党,党校讲课要守纪律不必说,天经地义。原则上,我也同意“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的提法,不过深想也有困惑:“研究”与“讲课”骤然听好像不一回事,但其实两者却很难分得开。讲课需要研究,不研究讲不好课,多数情况,讲课就是研究成果进课堂。若“讲课有纪律”是指有些研究成果可进课堂,而有些不能进,那么判定进不进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是的,一般地谈论“讲课有纪律”,大家都应该会赞成,但具体到“纪律”究竟为何,见仁见智,却很难有权威的意见。这些年,我听得最多的是“与中央保持一致”。保持一致当然对,也必须;可教员讲课涉及面广,而中央并非对所有问题都有口径,困难的是那些没有口径的问题怎么讲?教员能否天马行空?我看恐怕不能!早年曾有教员在课堂批评地方政府而引起轩然大波,并非教员背离了中央精神,而是有些事实没弄清。我曾撰文说党校讲课难,这不仅仅是指党校的听课对象特殊;另一重要的原因,是“研究无禁区”与“讲课有纪律”的关系难处理。我自己在党校教书二十年,说实话,到今天讲课仍然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并不是不熟悉讲题内容,而是研究成果进课堂的尺寸不好拿捏。最近我与不少教员聊过,大家也深有同感,所以一致希望校方能把“讲课纪律”规定得再明确些,免得教员心里没底,讲起课来提心吊胆、无所适从。教员的担心我理解,原本是打算以教务部的名义写篇文章,但想来想去却觉得不妥。不是不该写,而是不容易写得好,就算勉强写出来大家也未必认同。既如此,所以不如我自己先动笔写,说说我的看法,投石问路,哪怕讲得不对,那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尽可当作饭后闲言,一风吹。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不一定成熟,就写出来与大家讨论吧:第一、要与中央的精神保持一致。毫无疑问,这是党校教员必须共同坚守的底线,是铁的规矩。事实上,不光是党校教员,就是普通党员也要自觉遵守。中央办党校,目的就是为了统一高中级干部的思想,让他们深刻领会中央的精神。你若有什么不同见解那是你个人的意见,可以通过党的组织向中央反映,但绝不可在课堂公开讲。要知道,党校不是私家会所,课堂上不允许有杂音,绝不允许因错误言论而把干部思想搞乱。我这样讲,并不是说党校教员讲中央精神只能照本宣科,当传声筒。作为专家,教员一方面要和中央保持一致,同时也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中央精神进行学理分析。比如中央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那么教员就得给学员讲清楚中央为何要这样规定,理论根据是什么,落实过程中会有什么阻力,处理此类问题有何国际经验等。总之,教员的任务是帮助学员吃透中央精神而不是去怀疑中央精神。第二、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前面说了,中央精神是管全局的,而对某些具体的问题,中央未必有口径。比如房价,城市交通等,像此类政策操作层面的问题,不可能事事要中央表态,这样教员可以自己研究,也可谈自己的见解。但要强调的是,立场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这边,既不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说话,也不能为博得掌声而哗众取宠。这里的关键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搁置一边,不可从个人的得失去评论政策。举个例子。假如你在某国有上市公司兼职做独董,政府提出要控制高管薪酬,而你却在课堂上反对。显然,在这件事上你的言论不具公信力。因为你是利益相关人,就是讲得天花乱坠也怕没人肯信你。别误会,我这样讲不是反对别人做独董,我自己不会做,但别人可以做。我想说的是,作为党校教员,课堂上要代表多数人说话。前几年有某知名学者疾呼政府救市而受到公众质疑,原因就是他的子女在证券公司任高管。第三、要坚持事实求是、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党校教学采用专题讲授,强调“问题导向”。这样我们讲解或分析某个现实问题,无论从党性原则还是从学术规范看,都必须尊重事实,要先把事实弄清楚。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告诫也应成为党校讲课的一条纪律。否则,不下功夫做深入调查,对事实不清不楚,仅凭道听途说就妄加评论,小处论,在学术上不严肃,大处讲有悖于党性原则。不要说在党校不允许,在其他高校恐怕也是不行的。上文提到曾有教员没弄清事实就批评地方政府而触犯众怒,这现象其实今天仍然有。据我所知,我们有的教员不肯花功夫去做实地调研,备课用的全是的二手资料,而当学员在课堂对事实提出质疑时,教员往往张口结舌无以应对。更有甚者,有的没弄清事实不认错,反而还摆学者的架子,强词夺理混淆视听。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毁坏了教员自己的声誉,也损坏了党校的形象。第四、要恪守学术规则,对待学术争鸣不可上纲上线。党校教员要有胸怀,要尊重同行的研究,你不赞成别人的观点可以,但要讲道理,不能动不动就扣政治帽子。尤其是当别的学者不赞成你的观点或写文章批评你时,也不得在课堂上恶语相向。党校课堂可以进行学术讨论,但不能搞学霸作风,绝不可利用党校讲台宣泄个人不满,公报私“怨”。关于讲课纪律,目前我所想到就这四条。还要特别说明的是,教员的学术功力可以分高下,讲课艺术也可各不相同,但讲课纪律不能有分别。不管年轻教员还是资深教授,若认为上面四条可作为讲课纪律,那么纪律面前就得一律平等,要共同遵守,谁也不能例外。
金语佳诚
实现三个转变的方法如下:
一、提高对党校的思想认识。党校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是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和加油站,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是提升个人理论水平的平台。参加党校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的一个手段。
对面临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知识恐慌的我而言,有幸参加这样的培训,是组织对我的厚爱,我一定用最快的时间实现从党员干部到普通学员的转变、从工作到学习的转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在学习中本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创造自我、重塑自我、完善自我。
二、珍惜学习机会,增强求知意识。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这些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我愿意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成长,不断增强求知意识,积累知识,发扬刻苦钻研精神,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遵守学校纪律、做合格学员。在校期间,我一定会加强党性锻炼,增强组织纪律观念,遵守校规校纪,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党员先进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小组的各项活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争做一个合格的党校学员。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