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花蛇
位居广中医“四大名补”之首的《正常人体解剖学》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学子们的一门必修课。尽管身在中医院校,但是它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仍显得至关重要。很多学子都对要学习这门课程感到困惑不解,对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更是感到茫然。 带着着诸多的不解,我们请教了人称“解剖王”的王家有老师。这是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在此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中也得到学生们广泛或高度的认可。 “人最神秘”、“人体最美”,王老师如是说,“在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又最新鲜的课题是刻在阿波罗神庙墙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但事实上,目前,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完全认识人或自己。在我们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领域里,最具神秘的,最大的未知数仍然是人。对人奥秘的极大好奇是驱使我选择人体解剖学的原因之一,通过解剖,隐藏在肌肤下的部分奥秘一览无遗。其二,是因为人体最美。解剖人体有一种很神秘的美感。当把肺等器官中的动脉用特殊工艺分离出来时,它的形状就是一棵美丽的树。我喜欢人体解剖学,在上大学期间,学得最好的是人体解剖学,并在之后的留校任教、攻读研究生以及至今仍然执着地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在谈到学习《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时,王老师告诉我们,“不管你是临床专业的还是药学专业的,解剖学这门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对同学们今后学习其它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以及毕业后当一名优秀的医生起奠基性作用。试想一下,你敢让一个连人体器官正常形态结构都不清楚的医生来给你诊治或者进行手术吗?当自己作为医生时,弄不清楚人体器官的正常位置结构,你敢给患者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或针灸等治疗吗?所以呢,学好《正常人体解剖学》很有必要,因此它如同军事家手中的地图一样重要。这门课程之所以成为是“四大名补”之首,考试如此严格,是因为对学生负责,是对你们今后当医生负责,更是为广大患者负责。” “毋庸置疑,学好《正常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并不容易。这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有非常多的名词需要记忆(医学上1/3的名词来源于解剖学)。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课后花多一点时间在这门课程上学习,包括看书、看图谱、看标本以及在在自己身上琢磨。 对名词的记忆有很多方法。比如“归纳”说,对于“狭窄”的学习,整本书我们第一个学的狭窄就是食管的,接着在学习输尿管的狭窄,男性尿道的狭窄的时候就可以归纳到一起了。依此类推,有相同点的都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巩固学习。还有顺口溜、形象比喻及讲故事等方法。比如讲到睾丸和附睾功能的时候,可以比喻成一个是精子的生父一个是养父的关系,因为睾丸是产生精子,而附睾储存和精子发育的场所。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枯燥的解剖学名词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记起来更有趣些。”这是王老师对如何学习好这门课程提出的一些方法,着实让我们受益匪浅。 “老师您深受学生的欢迎,平时你有哪些较独特的授课方法呢?”王老师笑着说:“独特的授课方法还谈不上,也还没有形成,我侧重于经典的授课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在上课之前,我喜欢先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问题,一方面是对上节课的重点做一个简要总结,另一方面是为讲新的内容做一个铺垫,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让所学的知识前后连贯形成一个系统,毕竟,人体是一个整体,课本只不过是为了学习的方便而将人体分为九个系统,学完之后还是要综合到一起运用的。将所学到的知识综合到一起也是一种归纳总结的方法,而且这也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上课过程中,我也喜欢提问题,造成悬念,勾引学生想继续听下去的好奇心,然后逐一分析讲解。如讲心的位置时,我们会问学生心脏骤停时进行心外按压术的解剖学基础,通过心的位置有关知识点,思考为什么心外按压有效?是不是心偏左,就按压胸骨偏左呢?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勤思考,既能增加趣味性,又会减少学《解剖学》时的枯燥感。” 最后,王老师寄语我校学子们要端正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认真踏实地去学习并学好《正常人体解剖学》。
君临天下之嚻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时光匆匆,转眼间考试也已结束,试卷也发下来了.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惊讶了.因为这和我应有的水平相差甚远, 我在此向你说一声对不起,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殷切希望。在这次期末英语考试中我成绩十分不理想,不仅伤透了你的心,也让我无地自容。于是,今天,我怀着十二万分的愧疚和懊悔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不好好学英语这种恶劣行为的歉意及打死也不再不好学英语的决心。 早在您刚带我们的时候,您就已经三令五申,一再强调,全班同学,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学英语。直到现在,老师的反复教导言犹在耳,严肃认真的表情犹在眼前,我深为震撼,也经深刻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于是我一再告诫自己要把此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一片苦心。也应此,我现在开始自我反省. 正如高尔基说过的那样---当你把一件是看得十分重要的时候,磨难和失败就接踵而来了。就像在这次考试前,我因为太想考好太紧张导致我焦虑失眠,第二天精神状态极其不好。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我学得不牢固,要不然就是精神不好也不会考这个分。忆起当时,我当时就因为太焦虑不好好复习!但,悔亦晚矣,悔亦晚矣!而其他那些诸如粗心大意,没看清题目的事情我就不想多说了,我知道这些理由说出来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这所有的问题都只能归结于我没有学扎实,还未能达到一个现代中学生该具有地认识问题的水平。未能对老师们的辛勤劳作做出回报,我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我是一个对自己,对父母,对老师不负责的人 对于我(们)没有考好的事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如下: 1、 折磨了老师的精神,这样的折磨可能让老师工作分心,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 影响个人综合水平的提高,使自身在本能提高的条件下未能得到提高,违背父母的意愿,实乃不孝。 这次期末考试,我考的不好,在此深刻检讨,希望以后不要再考这个分数…… 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读,听,背,只要这三个能100%做到的话,那英语成绩,没有100分,也能95分。 但是,我却没有做到,没有听,没写好,没背好,什么都只做了三分之一,导致成绩不理想…… 此次考试后,我深刻检讨,认为深藏在我思想中的致命错误有以下几点: 1、 思想觉悟不高,对重要事项重视严重不足。就算是有认识,也没能在行动上真正实行起来。 2、 平时生活懒散。如果不是因为懒散、粗心大意、记忆力水平低,我怎么会把老师教的东西学不扎实?又怎么会考不出分? 我平时学习不认真,考试成绩便很好地回报了我,为此,我决定以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此,我订了一份计划: 一、学好课本知识。 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主动地解决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二、注意课外积累。 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自己摘抄吧
心泊-李伟
1、反思对待平时考试的态度大仲马说:“人生的意义就蕴含在两个词里----考试与分数!马克-吐温说:“生活是有考试和分数组成的一串念珠”。郭沫若说:“一个人最伤心的事莫过于无事可考。”我们对待任何一次考试,甚至练习都要有一个认真、严谨的态度,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考试的目的。同学们,充分享受考试带来的乐趣吧,你会做得更好的2、总结成功之处我们要学会转换观念,不能只找失败的地方,还要找到成功之处。一些学生可能会说,我考的这么差,哪有什么成功可言?哪有什么经验可总结?其实不尽其然。因为在每次考试中,绝大多数同学都发挥了自己的真实水平,成绩不论高低都有闪光之处:比如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考试心态较好,书写工整,注意审题,会做得题目能得分或得全分,达到了预期目标等。只要把总结写出来,坚持发扬,同学们就能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不断取得进步。3、解剖不足之处 ①、统计自己的错题数、失分总数及比例 ②、统计失分中有多少是因知识性错误造成的,有多少是因能力性错误造成的? ③、对于因知识性错误而失分主要是那些方面的知识(是自己没弄清楚还是老师没有讲到这一位置) ④、对于因能力型错误而失分的,则要分析到每个题目: 是否是因审题不仔细(包括题目的限定条件与隐含条件未审清以及干扰因素为排除)造成的? 是否是应知识串联不够或不会迁移造成的? 是否是因解题时思路不清晰或拘泥于思维定势造成的?是否是因书写马虎和不规范造成的?是否是因解题时为找到规律或模型造成的? 是否是因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会做得题目没有时间做而造成的?。。。。。。⑤、有无错题本?对于每次考试中的抽屉是否做了记载和分析?4、找出整改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用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态度要端正平时的学习与考试,不能应付,必须认真对待。②、综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方法和做题习惯认真对待每次考试,了解试卷的结构,了解考试内容的重点章节和非重点章节。非重点章节---多看课本重点章节----反思听课问题计算题失误失分----平时做题的习惯问题,不做大题,结果麻烦而不做题;综合程度高的题目----练习少的问题,总结少的问题,反思少;重复性错误----同点、同题失分(错题本的作用)总之,在正确方法指导下,经过大家的拼命学习,我们都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在高考中取得更大的进步,铸就属于我们得辉煌。考试后如何进行反思与总结每次大考一结束,学生普遍表现出心浮气躁,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这种状况要持续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而这段时间恰好是一项重要工作的黄金时间,那就是考后的反思与总结。因此,班主任应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考后的总结和反思。 一.充分认识考试总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每一次的考试都有成败与得失,每一次考试都会有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这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可是考完试后,很多同学却只关心分数,你得多少分?我得多少分?当然这未曾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有比较才会有促进、才会有进步吗。但不应该只关注分数,还应该认真地做好考试的总结与反思。关于考试正确的做法是考前重视考试、重视复习,考中认真对待,考后淡化分数、注重总结与反思。我们应该向学生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高考前的任何一次考试,都不能说明什么,它的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为高考丰富知识、积累经验。 也有不少同学考后不会总结,认为只要把试卷上的错题弄会就行了;还有的同学不认真总结,在老师安排的考试总结上写两句言不由衷的话来蒙混过关。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考试是对自己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有没有真正掌握,发现自己前段时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与考试积累成功的经验。因此建议每一位学生要在考试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让每一次考试发挥它应有的效用。 反思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2.要反思考试技巧。反思考试各阶段的得失,如:试卷发下来离正式应考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做了什么?是否全面了解本试卷后再应答?试卷的题量、题型、问题难度在应答前是否做到心里有底?做题顺序怎样,是否有效?遇到难题是如何处理的,有无经验值得总结?做题过程中是否会感到注意力难以集中,又是如何调节的,有无经验值得总结,能否形成适合于自己的保持良好注意力和思辨能力的方法?考试过程中是否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是否找到了问题的陷阱,能否确认自己所做的题目肯定正确?考试过程中是否注意到平时小心而错的事不再发生,表述是否符合题意,是否科学,还可以从考查的知识点等方面来反思等等。 3.要反思考试结果。考试结果是否符合真实水平?若考试结果不理想,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根源在哪里:是否复习不得法,应试技巧不对劲,或近阶段复习不用功,或考试时心理没准备,或身体不适应?考试结果反映出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解哪类题比较费劲,失分较多?在下阶段如何调整复习,应在哪些方面下力气? 4.要深入追思整个上课、听课、作业和复习的状况。每次考试应该说都是这一阶段的检验,应当反思这阶段上课、听课、做作业的效果如何,什么原因导致好或坏?做题目是否正常,是否能跟上复习进程,复习过程中是否遗留知识隐患点?在解哪类题目上有进步,哪类题目还有缺陷? 2、分析各科强弱的总体形势。在中学阶段,做为普通中学学生全面要求,需要分析所学各学科的情况,即哪科考的好,哪科考的不好,目的是认清自己在不同科目上的强势和劣势。分析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能做出具有可行性的指导和改进意向,并求得劣势学科学习水平有所提高。当然,求得多门学科成绩有所提高并不意味着“削平”,求齐头并进。比如对于一位数学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来说,分数虽然不低,但是考试时是否由于时间较紧或者在最后的难题上出现了技术性失分?这就要认真考虑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需要改进,并及时地做出调整,以利于好中求好,“锦上添花”。 3、总结学习方法的得失。初中阶段有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高中阶段有不同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某学科还有不同于其它科目的方法。比如,初中阶段的学习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强调思维的规则性和良好记忆力;高中阶段则进入提高阶段,强调思维的发散性和主动性,为此,学习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有所转变。考试一旦失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在该科的学习方法上是否存在缺陷,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成绩十分理想,也应该找出原因所在,以便今后“发扬光大”。 4、整理薄弱的知识点。要全面提高考试成绩,整理一下薄弱知识点是必要的。我认为,各学科的内容都是由具体知识点构成的整体,每个知识点的缺失都会影响总体成绩。比如,考试之后,对试卷中耗时较多的题、思考摇摆不定的题、做错的题,均需做出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原因所在。一些学科是公式掌握不牢,是该记住的没有记住,是解题方法没有掌握,还是思考方式运用不够熟练?都要找出原因,以求在此基础上有获提高。对试卷中的问题应仔细归类,不能单纯把错误归为马虎。对丢的每一分按如下原因归类:粗心马虎、审题不严、概念不清、基本技能不过关、时间不够、过程不完整、能力不及……。这样,你就会发现你的真正弱项,也就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考试前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做过去做过的错题,所以对每次考试中出错的题应重点标注并归类保存,记在积累与纠错本上。 此外,还应注意考后心态的调整。考后心态的调整很大程度在于学生如何看待成绩。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期中考试是暴露问题的最佳时刻。成绩不理想的背后是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这就是问题的暴露,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正,这样慢慢地就会带来学习的提高,从而这次的不理想就是下一次提高成绩的催化剂。相反,本来自己学得不好,却由于这次考得很好,使得很多问题被掩盖了,自己还以为没问题了,自以为是,自欺欺人,从而放松学习,必然会导致下一次的落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通过这一次的失败,找出了问题,从而导致下一次的成功,那这一次的失败就是必要的。这次的成功如果让你失去警惕,导致下一次的失败,那么这次成功就显得毫无意义。 总之,考试之后,认真进行反思和总结的这一步的意义一点都不低于考试本身。只要同学平时刻苦努力,细心考试,考后做好反思与总结的工作,找出失败原因,制定具体的措施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并不断鼓励自己,坚定必胜的信念,那么我们的失误就会越来越少,分数会越来越高!我们一定会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目标!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