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糖丸子
一、继续教育人员范围
全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或不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参照《会计人员管理办法》(财会〔2018〕33号)执行。
二、继续教育内容及形式
(一)继续教育内容。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当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应不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二。
1.公需科目。按照人社厅《关于开展2021-2022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的通知》要求执行,3个必修主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解读、国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全面解析、《民法典》解读及法治思维能力建设。
2.专业科目。主要包括会计法律法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会计以及警示教育等。各地、各部门(单位)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单位)实际情况和会计人员岗位需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确定继续教育内容。
(二)继续教育形式。会计人员可自愿选择网络培训、面授培训或者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加会计类专业会议、参加会计类专业学历(学位)教育、承担会计类研究课题等多种方式。
参加网络培训的人员完成学习后由培训机构统一后台推送培训记录进行登记;参加面授培训、单位组织培训的人员完成学习后由面授培训机构或组织单位统一向属地财政局报送培训记录进行登记;以其他方式完成学习的人员自行登录网站在线申请登记。继续教育信息登记、查询的官方平台为“四川会计服务”网站,网址:。
三、继续教育时间
2021年度继续教育 从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 ,会计人员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当年度继续教育并及时进行登记。确因特殊情况当年未完成继续教育的,应当在下一年度尽快完成补学。
四、继续教育机构管理
(一)资料报送。符合《四川省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规定条件且有意愿在我省组织开展2021年度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的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间向财政部门报送附件表格、基本信息(详见附件要求)等资料。
1.网络教育机构在2021年3月15日前(邮寄资料以邮戳时间为准)报送至四川省财政厅会计处。已在以前年度报送过资料的机构,本年度基本信息若无变化,此次只用报送附件表格、师资课件、收费标准;基本信息有变化的,应当报送附件表格、有关变化资料、师资课件、收费标准。
2.面授教育机构在实施培训5日前将上述资料报送所属地财政部门,具体报送方式及要求由各地财政部门自行确定。
(二)名单公布。网络教育机构报送资料截止日后,财政厅将在“四川会计服务”网站公布报送了资料且符合相关条件的机构名单,供会计人员自愿选择。面授教育机构名单由各地财政局自行公布。
(三)监督管理。继续教育机构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课程安排、收费标准等内容,做好服务保障,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防止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继续教育机构基本信息及培训计划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各级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继续教育机构的监督管理,定期对继续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出现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的,要及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五、其他
(一)会计人员应当首先按照财政厅《关于开展全省会计人员信息采集的通知》(川财会〔2019〕19号)的要求完成信息采集后,再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及登记,否则系统将会无法登记。
(二)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继续教育,应当在实施培训前5日,以正式文件或函件向所属地财政部门报送具体教学计划,明确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和培训师资,并附培训人员清单。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可对培训进行监督、指导。
(三)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严格审核继续教育登记信息,督促会计继续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及时报送会计人员培训学习信息并加强把关审核。
(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培训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管理各项规定。
(五)继续教育机构资料报送采用邮寄方式。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南新街16号四川省财政厅会计处
2021年四川成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登录入口:四川会计服务
魔都魔都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部门电话表序号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1 办公室 8662831986129850(传)2 政策研究处 861105213 法规处 867461894 规划财务处 861382365 就业促进处 861117566 人力资源市场处 867514837 军官转业安置处 867613908 职业能力建设处 861134989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8675962710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8662708311 农民工工作处 8612536512 劳动关系处 8611272413 工资福利处 8676178414 养老保险处 8612344915 失业保险处 8611705516 医疗保险处 8611163917 工伤保险处 8613681018 农村社会保险处 8611019319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处 8611056020 调解仲裁管理处 8613320021 劳动监察处 8614579222 外国专家工作处 8674293923 引智管理处 8674110924 信访处 8675887025 人事处 8676118726 离退休人员工作处 8675933 机关党办 8613741728 驻厅纪检组、监察室 8613908629 省公务员局 综合处 86766763职位管理处 86510797考试录用处 86783299考核奖励处 86510464培训与监督处 8651079730 省就业局 8776064331 省社保局 8669321832 省人才交流中心 8614060033 省人事考试中心 8662924 省军转干部服务中心 8613929935 省外资企业中方雇员事务所 8667559936 北院信息中心 8662670337 省专家服务中心 8674186038 北院机关服务中心 8661716139 省军转培训中心 86741638(总机转卢雁)40 南院机关服务中心 8613095541 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8613117642 南院信息中心 8611085343 省劳科所 8612928244 省医疗保险管理局 8652338145 省机关事业基金管理中心 8554188148 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8613621146 省职业培训指导中心 8611471747 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 8613613548 省招募办 8612998949 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 8674293950 省继续教育协会 8678676351 省人才服务行业协会 8613902852 省留学人员联谊会 8676131253 省劳动保障学会 8611921754 省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协会 8773650255 省职业技能开发学会 8611626956 省劳动保障学会社保分会 8663301657 省劳务开发协会 8612536558 省医保研究会 86138817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