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蝴蝶飞不过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呼吸系统 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 氧 气 外界空气 肺泡 二氧化碳 通过呼吸道完成 2)体内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氧 气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条件:毛细血管与肺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结果:静脉血 动脉血 氧 气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条件: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结果:动脉血 静脉血 三、人体内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细胞中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2.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四、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 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秋刀鱼与禹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三个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功能: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2、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黏膜 功能:阻挡、杀死、清扫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 第二道防线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功能: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免疫:出生后产生的, 促进白细胞吞噬抗原,或使病原体 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 失去活性 物起作用。 免疫器官: 1)胸腺:产生淋巴细胞和分泌胸腺激素(促使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 2)淋巴结:有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 3)脾:产生白细胞,内有吞噬细胞,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或异物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3、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1、 安全用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 2、 药物分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3、 急救:120急救电话 1)人工呼吸: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次数为15-20次/分。 2)胸外心脏挤压:有节律、带有冲击性的用力挤压病人的胸骨下端。 3)出血和出血的护理: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一. 评价自己的健康 1.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适应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 二.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