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缓冲1234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只需网报一次(7月11日-13日),可通过三种方式进入“杭州市小学一年级入学管理系统”:一是登录报名网站:直接报名;二是通过登录“浙里办”手机APP 报名;三是通过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报名。通过二、三两种方式时,须搜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入学一件事联办”,选择“在线办理”进入系统(位置为杭州市—萧山区)。报名时,适龄儿童(监护人)只能在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包括民转公学校,下同)选报一类,其中选择民办小学的应在可报名学校中选报一所。
穿G2000的恶魔
这篇《2013年浙江省杭州市小学招生报名公告》是 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报名时间 2013年6月22日至23日 二、入学年龄 新生入学年龄满6周岁(2006年9月1日—2007年8月31日出生)。 三、报名和招生录取办法: (一)报名办法 公办小学实行“一站式”招生报名机制。适龄儿童根据情况分别向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 1.杭州市主城区(指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滨江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下同)常住户口学龄儿童向户籍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 2.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向居住地所在教育服务区小学报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入学实行预登记制度,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在市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预登记系统进行预登记,并在报名时间内携带相关材料,凭预登记码到居住地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进行现场审核,确认符合条件后由学校接受报名。 (二)招生录取办法 报名人数未超过学校核定招生计划,学校不得拒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入学;区教育局可以根据周边学校报名情况,统筹调剂周边教育服务区学龄儿童到该校入学。 当报名人数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学校应根据学龄儿童户籍和家庭住宅情况,按照“住、户一致”优先原则,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1.学龄儿童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产的,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三者一致,均在小学教育服务区; 2.学龄儿童自学龄儿童出生日起在本市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且祖父母(外祖父母)住房在本小学教育服务区; 3.学龄儿童有杭州市主城区户籍,但不属于上述两类; 4.学龄儿童无杭州市主城区户籍,但符合在杭就读条件。 同一类情况适龄儿童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由学校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录取方法,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执行。该学校未能录取的学龄儿童由区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就读。 (三)其他 1.杭州市主城区户籍的拆迁过渡家庭儿童入学,凭拆迁过渡协议,向过渡地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过渡期间由过渡地所在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2.杭州市主城区集体户口家庭儿童,向实际居住地所在教育服务区学校报名,由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3.适龄特殊儿童入学。盲童向户籍或居住证(临时居住证)所在区教育局教育科或残联报名就读省盲人学校,聋人儿童向杭州聋人学校报名就读,弱智儿童向户籍或居住证(临时居住证)所在区培智学校报名就读(滨江区的弱智儿童向滨江区教育局教育科报名)。 4.在杭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华侨归侨子女,外籍华人子女,港、澳、台籍人员随带子女(含港、澳、台籍学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持有《杭州市人才居住证》、《杭州市特聘专家证书》或属地为杭州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来杭创业和引进人才子女入学,按照《关于在杭留学回国等人员子女入(转)杭州市主城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有关事项的通知》(杭教高中〔2012〕8号)规定,携相关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地(无户籍为实际居住地)或父母工作地学区学校报名。 5.工作地为杭州市主城区的回归和引进浙商子女入学,按照《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实施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杭州发展教育方面配套政策的通知》(杭教初〔2012〕10号)规定办理。携市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杭州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证明和相关材料到户籍所在地(无户籍为实际居住地)或父母工作地的区教育局教育科报名。 6.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可到其直系亲属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学区学校报名,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就近入学:父母在我国驻外机构工作或因公派往并长期在国外工作,父母双方均在野外地质勘察部门工作,户籍所在地确实无人照顾,需由杭州市主城区亲属照管或寄养在杭州市主城区的学生;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险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军人子女需提供所在部队师以上(武警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证明)。 (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杭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入学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2013年要求在杭入小学一年级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子女应符合如下条件: (1)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应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2)父母双方于2012年8月31日前在杭已办理(临时)居住证且在之后一直按规定办理,无中断; (3)父母双方或一方于2012年8月31日前已在杭交纳社会保险且在之后一直按规定缴纳,无中断; (4)父母双方或一方于2012年8月31日前已与在杭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工商部门办理的在杭营业执照,且在之后一直按规定办理,无中断。 四、招生咨询电话 上城区教育局87802200 87822587 下城区教育局85337050 江干区教育局86974947 86974946 86854736 拱墅区教育局88259970 西湖区教育局87965058 滨江区教育局87702150 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发局86871717 86871718 西湖风景名胜区社发局87179568 杭州市教育局87061385
足疗沙发厂家
市教育局发布《2018年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入学咨询服务指南》,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大家要抓紧看仔细哦!
一、服务指南中所称杭州市区具体是指哪些区?
答:杭州市区是指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江干区、西湖区、滨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
二、2018年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入学报名对象是哪些?
答: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期间出生的以下三类儿童:
1.市区户籍儿童。
2.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需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包括:
(1)符合《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2015〕2号)规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子女,持有《杭州市特聘专家证书》、属地为杭州的《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或属地为杭州市区的《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的引进人才子女;
(2)驻市区部队的随军子女;
(3)在杭州市区居住的港澳台籍和外国籍儿童。
3.符合我市小学入学政策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具体指持有杭州市区范围内申领的有效IC卡式《浙江省居住证》(以下将“杭州市区范围内申领的有效IC卡式《浙江省居住证》”简称为“居住证”)的适龄儿童。
网上登记和现场报名时,适龄儿童本人尚未取得居住证,但预计2018年8月31日前能取得居住证,如要求在市区申请入学,也需进行网上登记和现场报名。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优先安排规定报名时间内符合条件并完成报名的儿童入学。2018年8月31日前未取得居住证的不符合在杭就读条件,不能在市区学校安排入学,请家长尽早回户籍地为孩子报名入学。
三、2018年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入学如何报名?
答:1.市区户籍适龄儿童请务必记好下列时间和办理程序:
要求今年在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入学的市区户籍适龄儿童家长,于5月9日10:00—5月17日17:00,登录杭州教育网(唯一指定网站,网址:)进行网上登记,登记成功后,将获得登记码,登记码须妥善保存。
6月23日—6月24日,完成网上登记的杭州市区户籍适龄儿童随同家长并带相关材料到户籍所在学区学校,凭登记码进行现场报名。
2. 非市区户籍适龄儿童请务必记好下列时间和办理程序
符合入学条件,要求今年在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入学的非市区户籍适龄儿童家长,于5月9日10:00—5月17日17:00,登录杭州教育网(唯一指定网站,网址:)进行网上登记,登记成功后,将获得登记码,登记码须妥善保存。
于6月6日10:00—6月13日17:00,登录登记系统进行信息核对,核对中如对公安部门核查反馈的居住证持证和居住登记信息、住保房管部门反馈的房产信息等情况的准确性有异议,应在登记系统的信息核对界面上直接递交复核申请。
6月23日—6月24日,符合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就读条件的非市区户籍适龄儿童随同家长并带相关材料到所属教育服务区学校或当地教育局指定的学校,凭登记码进行现场报名。
滨江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实行积分入学,家长应按有关要求办理积分入学申请,不需要在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入学登记系统中登记。
四、小学一年级入学现场报名需要带什么材料?
答:完成网上登记且符合2018年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到学校现场报名时,家长应提交以下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
1.市区户籍儿童:家庭户口本、父母双方身份证。
市区集体户籍家庭儿童、市区户籍拆迁过渡家庭儿童等特殊情况的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详见小学6月中旬的招生公告。
2.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需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除提供家庭户口本和父母双方身份证外,还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家长在6月6日10:00—6月13日17:00期间,登录登记系统查询相关部门反馈的证明信息无异议的,报名时无需提供纸质证明材料。
3.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户口本、父母双方身份证、适龄儿童本人的居住证。适龄儿童本人暂未持有居住证,预计2018年8月31日前能取得的,可暂不提供居住证,待取得居住证后,最迟于2018年8月31日前补交。
五、6月23日—24日现场报名期间,家长应该到哪所学校进行现场报名?
答:完成网上登记且符合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请到对应的教育服务区(学区)学校进行现场报名。
报名学校详见各区教育局(社发局)公布的报名学校划分公告(可以点击《重磅 | 2018杭州市区学区划分公布!》)或各小学6月中旬的招生公告。
六、居住地为滨江区(以公安登记的居住地为依据)且持有居住证的适龄儿童,要求申请2018年在杭入读小学一年级的,应如何办理入学申请?
答:居住地为滨江区(以公安登记的居住地为依据)且持有居住证的适龄儿童,申请入读小学一年级,根据《杭州市滨江区居住证持有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和《杭州市滨江区2018年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细则》实施积分入学。
具体办法可登录杭州滨江区门户网站()“滨江生活--教育--公告公示”栏目或“新滨江人帮帮网”网站()“政策法规”栏目查询入学公告、服务指南等信息。
滨江区积分入学的日程安排如下:
月16日—5月23日,符合积分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家长向居住地街道办事服务中心或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受理窗口提出书面申请,并递交相关材料。
月15日—6月21日,申请子女积分入学的居住证持有人总积分和排名公示。
3. 7月6日—7月12日,居住证持有人积分申请子女入学报名学校分配公示。
月13日—7月14日,居住证持有人积分申请子女到分配的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七、非市区户籍适龄儿童家长在信息核对阶段,对公安、住保房管等部门核查反馈的居住证持证和居住登记信息、房产信息等情况有异议的怎么办?复核申请递交后,经公安、房管等部门复核反馈的信息如何查询?
答:2018年6月6日10:00—6月13日17:00,完成网上登记的非市区户籍适龄儿童家长登录登记系统进行信息核对,核对中对公安、住保房管等部门核查反馈的居住证持证和居住登记信息、房产信息等情况的准确性有异议的,在登记系统的信息核对界面上直接递交复核申请。
家长递交复核申请后,将由相关部门进行复核。请家长持入学现场报名所需材料,于2018年6月23日—6月24日,到实际居住地(以居住证登记信息为依据)所属教育服务区学校或当地教育局指定的学校进行现场报名时查询。
八、如何知道是否被学校录取了?
答:家长请关注报名学校相关信息,录取结果由学校公布。
九、网上登记的信息不实,能不能在杭州市区申请小学入学报名?
答:登记的信息将由公安、住保等相关部门进行核查,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发现不实信息,该条信息无效,将影响孩子在杭州市区正常入学。家长务必要认真核实,确保所填信息的真实性。
十、不符合在杭州市区入学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学到哪里报名?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为其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年龄不符或随迁子女本人未持有居住证的,不符合在杭州市区小学一年级入学条件,其父母应该及时送孩子到户籍所在地报名入学。
十一、居住证在哪里申领?学龄前儿童申领居住证有何规定?
答:流动人口申领居住证应到居住地派出所申请办理,也可以登录《杭州市居住证服务平台》(网址:)进行预约申请。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新型居住证制度的通知》(杭政办函〔2016〕137号)的规定,学龄前儿童以合法稳定住所条件申领居住证的,除满足居住登记并连续居住满半年且家庭在市区有合法稳定住所条件外,还须提交父母双方等法定监护人持有的《浙江省居住证》及其在市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以上的证明。
已在我市市区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申领居住证,参照连续就读条件,除满足居住登记并连续居住满半年条件外,须提供市区幼儿园出具连续一年以上的学籍和在园证明,并提供市区父母亲双方有效的《浙江省居住证》和其中一方在市区连续缴纳社保满1年以上的证明予以办理。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