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5

姹紫嫣红NEI
首页 > 考试培训 > 导游证考试大纲2019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沉醉

已采纳

导游证自考安排如下:

1、认真阅读2019年考试大纲

2019年导游考试大纲已于7月发布,但不同省市对口试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要求。

2、购买教材

导游考试有政策法规、导游业务、国家导游基础知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四种教材。教材会根据大纲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想拿导游证的朋友一定要购买最新版本的教材。

关于出版社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有限的使用教材和出版社,但为了保险起见,建议使用“中国旅游出版社”和“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3、阅读和练习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指导阅读,做练习巩固知识。

一般来说,大纲分为三个部分:“理解”、“熟悉”和“掌握”。例如,熟悉和掌握基本上是必需的知识点。你必须仔细研究这两部分。但在2018年,也有很多知识点。晓波建议你在学习大纲时,用不同颜色的笔把这三部分画出来,然后分类记忆。

考生在快速通过考试后,将开始与题库结合,在练习题的过程中学习、加强记忆、巩固知识点。网上题库有很多种。候选人必须在2019年选择最新的一个。如果你分不清哪一个是新的,那就选择一个有多年培训经验的著名导游培训平台,这个平台是不运行的。

4、在线报名

导游资格证书考试实行网上报名,全国统一。2019年的注册时间应在7月下旬。随时注意博图发布的注册时间。

报名时需提供个人资料、近期免冠照片电子版、学历证明及身份证。在这里,晓波应该提醒考生,网上申请填写的个人信息一旦通过审批,考生将无法修改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和申请信息。

其次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成本,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才可以交费。由于各省份的成本不同,成本区间为170-300,有的是现场支付,有的是网上支付。具体付款时间请参照各省通知(往年付款时间为9月中下旬)。

注:报名费一经交付,恕不退还。

5、整理口试资料

一般来说,各省的口试都会在笔试之后进行,但2018年,天津将先参加口试,然后再参加笔试。

考生在准备口试材料时,应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准备导游和问答题。问答题和导游词可通过官网、图书馆和互联网查询获取信息,也可供被测学生共享。

但准备好的导游词必须按照大纲要求重写,因为没有同样的特点,准备好的导游词有3-5个。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如何开始,你可以联系博图提供给你。

6、参加考试

具体考试(笔试、面试)时间和考点将在他们拿到考试许可证后公布。考试许可证一般在考试前15-30天在官网上下载打印。考生凭准考证在指定地点和时间参加考试。

7、考试内容

本次导游笔试共有两篇论文,一篇为政策法规类论文,一篇为导游业务类论文,一篇为国家导游基础知识类论文,一篇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类论文。分数都是100分。

笔试都是机器测试。考试前一个月,省官方网站将发布笔试机考试练习盘。考生必须提前练习。口试(现场导游)分为景点讲解和现场提问两部分。口试形式分为人机对话和人人对话,具体形式以我省通知为准。

8、申请导游证

导游证考试大纲2019

115 评论(11)

两小酒窝

中文类考生:黔灵山公园、甲秀楼、遵义会议会址、四洞沟景区、龙宫风景名胜区、黄果树大瀑布景区、西江千户苗寨景区、镇远古城、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兴义万峰林景区、百里杜鹃景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

外语类考生: 口译主要考察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

一、考试目的

贵州省导游服务能力(现场考试)是导游证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目的是考核考生是否具备为游客提供现场导游服务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素养。主要测试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包括景点讲解能力、导游规范服务水平、导游应变能力及游客特殊问题处理等,还包括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礼节礼仪常识以及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等。考试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科学、合理地从考生中选拔合格的导游,选拔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导游人才队伍。

二、考试内容

(一)景点讲解

主要考察考生导游讲解是否符合规范程序,考生对城市概况和景点讲解的准确性、全面性、条理性,讲解是否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具有一定讲解技巧,以及回答景点问题的准确性。导游证考试景点讲解主要围绕以下内容:1.景区级别;2.景区地理位置;3.景区组成;4.景区的旅游价值;5.景区总体情况概述;6.景区的旅游特色概况;7.主要景点介绍。

考察范围主要含以下景区:黔灵山公园、甲秀楼、遵义会议

会址、四洞沟景区、龙宫风景名胜区、黄果树大瀑布景区、西江千户苗寨景区、镇远古城、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兴义万峰林景区、百里杜鹃景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

(二)导游规范

主要考察导游证考试考生对导游服务规范及工作程序的掌握和应用。考察范围主要含:导游服务内容与原则、导游的行为规范、旅游团队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散客旅游服务、旅游故障的预防与处理、旅游者个别要求的处理、导游带团技能、导游语言技能、导游讲解技能等导游业务相关知识等。

(三)应变能力

主要考察考生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考察范围主要有: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旅行社法律制度、导游管理法律制度、旅游饭店管理法律制度、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旅游出入境、安全管理法律制度、旅游交通管理法律制度、旅游市场管理法律制度、旅游合同法律制度、旅游争议解决法律制度等在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四)综合知识

主要考察导游证考试考生对所在省份主要景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考生对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知识是否全面了解。考察范围主要有:贵州省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历史沿革,旅游资源概况,贵州文化特征,宗教概况,少数民族与民俗概况,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景点知识。

(五)口译

口译主要考察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外语类考生)。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19年贵州省导游证考试科目五大纲。希望各位考生能使用大纲备考,有针对性的练习。更多关于导游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持续更新。

183 评论(9)

24678happy

【 #导游证考试# 导语】成功=时间+方法,自制力是这个等式的保障。世上无天才,高手都是来自刻苦的练习。而大家往往只看到“牛人”闪耀的成绩,忽视其成绩背后无比寂寞的勤奋。以下为“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六章知识点:宫殿与坛庙”,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考 网! 一、宫殿 宫殿为帝王居住之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级、最豪华的一种类型。根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宫殿。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两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基址,其中第一号宫殿基址是一个长、宽各约100米的夯土台基,周围有墙,南面有门,台基上有一座东西长米、南北宽米、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建筑。安阳殷墟的宫殿规模更大,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丙组共有基址17座,排列有序,左右对称,显示了建筑结构和布局的进一步发展。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宫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财力和建筑的技术力量,以及统治者的骄奢*逸。 秦汉以来,宫殿规模更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未央、长乐、建章诸宫,唐代的大明宫、兴庆宫等。宫殿虽豪华壮丽,但大多数都在王朝更替或是争夺皇位时,毁于战火或被拆毁。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保存得完好的宫殿主要有两处,即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清故宫。 (一)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1.宫殿的布局 (l)严格的中轴对称 为了表现君权受命于天和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 (2)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 中国的礼制思想,有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崇敬祖先、提倡孝道;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有土地才有粮食,“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喜气洋洋,手中无粮慌慌张张”“有粮则安,无粮则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人所共知的天经地义。左祖右社,则体现这些观念。所谓“左祖”,是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祖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地方,因为是天子的祖庙,故称太庙;所谓“右社”,是在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神、粮食神的地方。古代以左为上,所以左在前,右在后。 (3)前朝后寝 这是宫室(或称宫殿)自身的布局。大体上有前后两部分,一墙之隔,“前堂后室”,即“前朝后寝”。所谓“前朝”,即为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所谓“后寝”,即帝王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在“前朝”中央靠墙处,设有御座,这是帝王上朝坐的地方;在“后寝”,则设有床具,供休憩之用。 2.宫殿外陈设 (1)华表 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桥梁、陵墓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设在陵墓前的又名墓表。一般为石制,柱身通常雕有蟠龙等纹饰,上为方板和蹲兽。华表高高耸立,既体现了皇家的尊严,又给人以美的享受。竖立于皇宫或帝王陵园之前,将其作为皇家建筑的特殊标志。 华表起源于墓碑(木制),后来人们将木柱竖于交通要道,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故称“华表木”或“恒表”。不久,君主又让人们在上面刻写意见,称其为“诽谤木”(古代“诽谤”一词是中性词,指责过失的意思)。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社会相继建立,已经不允许人们在“诽谤木”上刻写“谏言”,而演变为刻上云龙纹的华表。 (2)石狮 宫殿大门前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石狮(或铜狮),有辟邪的作用。又因为狮子是兽中,所以又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按照中国文化的传统习俗成对石狮系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爪所踩之物来辨别雄雌。爪下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必定是雌狮。在中华大地还有北狮、南狮之分。北狮雄壮威严,南狮活泼有趣。还有所谓“三王狮”,那是因为狮子是兽中,而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凤凰是鸟中,牡丹是花中,故称“三王狮”。 (3)日晷 即日影,它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所生阴影的位置来显示时间。 (4)嘉量 我国古时的标准量器。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斗、升、合、龠(yue)。含有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5)吉祥缸 置于宫殿前盛满清水以防火灾的水缸,有的是铜铸的。古代称之为“门海”,以比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扑灭火灾,故又被誉为吉祥缸。如北京故宫中的吉祥缸,古时每年冬天在缸外套上棉套,覆上缸盖,下边石座内燃炭火,以防止冰冻,直到天气回暖时才撤火。 (6)鼎式香炉 有盖为鼎,无盖为炉。是古代的一种礼器,举行大典时用来燃檀香和松枝。 (7)铜龟、铜鹤 龟和鹤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灵动物,用来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最有名的被称之为龙头龟、仙鹤。 (二)中国现存的古代皇宫 1.北京故宫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始建于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至今已近600年。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宫墙长达3400米,墙外环绕宽52米的护城河。宫殿分前后两部分,即前朝和内廷。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场所,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太和殿又称金銮殿,皇帝即位、诞辰以及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重大国典在此举行。中和殿是皇帝在前往太和殿途中小憩之处,皇帝先在此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执事人员的朝拜。保和殿是皇帝宴请外蕃王公贵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处,清后期也是殿试的场所。 保和殿之后为内廷,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和帝后、嫔妃、皇子公主居住、游玩奉神之处。主体建筑有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及其两侧的十二座官院。乾清官东西各有六组院落,自成体系,即东六官和西六宫。西六官以南有养心殿。养心殿是清代后八位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正间为皇帝接见官员处,西间为皇帝阅览奏折和议事处。东间在同治、光绪执政期间,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内廷主要有四座花园,即宁寿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御花园及建福宫花园(现已复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末代皇帝溥仪下台后仍居内廷,直至1924年被逐出宫。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延续至今。该院收藏历代文物近100万件/套,是世界上的博物馆之一。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沈阳故宫 位于沈阳旧城中心,占地60000平方米,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四周围以高大的红色官墙,殿堂金瓦雕梁画栋,光彩夺目,是我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 沈阳故宫的布局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依其自然布局和建筑先后,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都沈阳初期所建的大政殿,也就是故宫的东路;第二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续建的大内宫阙,包括最南端的照壁、东西厢楼、东西朝房、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建筑,也就是故宫中路;第三部分是清高宗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扩建的,包括戏台、嘉阴堂、文溯阁、仰熙斋等建筑,也就是故宫的西路。 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大木架构成的建筑,殿身八面都用木隔子门组成,以榫卯相接,可以任意开启。殿前排列十座方亭,为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 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前后有出廊,围以石雕栏杆。此殿为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和接见外国使臣、边疆少数民族代表之所。 文溯阁为故宫西路的主体建筑,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兴建,专为庋藏《四库全书》之用,也是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的地方,建筑形式仿浙江宁波天一阁。 沈阳故宫历经大规模修缮,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3.布达拉富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我国的宫堡式建筑群,为藏族占建筑艺术的代表作。相传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此宫。至清顺治二年(1645年),达 赖五世受清朝册封后,遂扩建宫室,具今日规模,从达 赖五世起,重大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是原西藏封建农奴社会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宫殿依山垒砌,主楼高119米,13层,东西长420米,南北宽300米,有房屋近万间,其中宫殿、灵塔、佛殿、经堂、僧舍、平台、庭院等一应俱全。宫内珍藏大量雕塑、壁画和明清两代的敕书、印签、礼品、匾额、佛教典籍等文物。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与2001年,大昭寺与罗布林卡为其扩展项目。 4.园林中的宫殿 园林和宫殿结合,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特点之一。清代颐和园中的仁寿殿、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中的澹泊敬诚殿,即是的园林中的宫殿,帝王们常常在那儿处理政务。 二、坛庙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包含着浓重的对祖先的崇敬,对土地、粮食、天地、日月、各种神的崇拜,对各种文神、武神及其他神的尊敬。为了寄托这种崇敬和感恩的心情,产生和形成了许多坛庙建筑,也称为礼制建筑。 (一)祖庙与社稷坛 1.北京太庙 位于天安门左侧,今为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过去是帝王祭祀祖宗的地方。包括戟门、正殿、两庑、寝宫、祧庙,有明显的中轴线,左右配殿严格对称。其位置也符合中国传统的“左祖右社”的规定。外有高大厚重的墙垣和树冠茂密的古柏,内有空敞宁静的庭园,庄严肃穆,静谧安宁。 2.北京社稷坛 中国传统的治国思想是“以农为本”,因为“民以食为天”。发展农业生产与土地密切相关,所以要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古代以“社稷”代称国家。按“五行”中五方五色的配置,中央为黄,东方为青,南方为红,西方为白,北方为黑,所以必须用五色土覆盖于坛面,以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祭祀社稷是由北向南设祭,所以其总体形制与太庙相反,即享殿、拜殿及正门均在北,沿正门、享殿、拜殿、五色土方坛为序,由北向南展开。神厨等附属建筑物在西棂星门外。 (二)天、地等坛 祭祀天、地、日、月、泰山神等活动,是历代帝王登基后的重要活动。 因为君权“受命于天”,且要秉承“天意”治理国家,所以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祭天在南郊,时间在冬至日。 因为土地是国家的根本,繁体字国家的“国”,“口”中有“或”,这“或”即“域”。所以皇帝必须亲自或派人前往地坛祭地,祭地在北郊,时间在夏至日。 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必须到日坛祭日,祭日于东郊。因为月亮是夜明之神,所以又必须到月坛祭月,祭月于西郊。因为祭天、地、日、月等活动都在郊外进行,所以统称为郊祭。 历许多皇帝,如秦始皇、汉武帝等,都要登五岳之首泰山祭泰山神,称为封禅大典。 反映上述中国文化思想的旅游胜地主要有: l.天坛 位于北京。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其建筑由内外两重城墙环绕,南边围墙左右两角呈方形,北边围墙左右两角呈弧形,以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天坛由四组建筑组成:祭天的圜丘(坛呈圆形,以象征天,故称),祈求丰收的祈年殿,皇帝斋宿的斋宫,贮放神牌的皇穹宇。这些建筑以圜丘坛、祈年殿为主体,前者在南,后者在北,中间以海墁大道相连,大道宽约30米、长360米。斋官、神乐署在主轴线以西。周围广种柏树,有一种肃穆宁静的氛围。l998年12月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地坛 位于北京。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地坛与天坛相对应,坛呈正方形,以象征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所以又名方泽坛。主体建筑为两层方台,尚有皇祗室(供皇地祗神牌位)、神库、神府、斋宫等建筑。 3.曲阜孔庙及孔府 孔庙是祭祀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场所。目前全国各地保存的历代孔庙甚多,尤以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的孔庙规模、年代最早,它与孔府、孔林并称“三孔”。 曲阜孔庙原为孔子故宅,鲁哀公时立庙,历代增修,至明中叶扩至现存规模,占地公顷,房屋460多间。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奎文阁、碑亭等。整个建筑群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历代皇帝均在此举行隆重的祭孔活动。 孔府是历代孔子嫡裔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山东曲阜孔庙东侧。建于宋宝元年间(1038-1039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后屡经扩建,遂成今日规模。孔府占地13余公顷,包括厅、堂、楼、轩等400余间,有院落九进。主要建筑有大堂、二堂、三堂、六厅、前后堂楼、花园等。1994年12月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1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