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羽羽
铁路安全常识 一、不在铁路上行走、坐卧。因为火车速度快、声音小、惯性大不易停下等特点,在铁路上行走坐卧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因为电压极高,所以严禁攀爬铁路旁的高压电杆,不用弹弓等击打高压线,不用棍棒或绳索等连接、碰挂接触网导线,避免因高压电触电造成伤亡。三、爱护列车和铁路设备,不在铁路道心和钢轨上放置杂物,不击打列车和击打铁路信号灯等设备。 四、不爬乘货物列车或到铁路站场股道内玩耍,以免发生以外事故。 五、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铁路运输物资、保护国家财产做出贡献,积极揭发、举报偷盗铁路运输物资,拆卸铁路器材等破坏铁路的坏人坏事,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六、车辆、行人通过要停车了望。确认无来车后方可通行,严禁翻越道口栏杆,严禁强行穿越道口,人行过道禁止机动车通行。 七、教师、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儿童的安全教育,教育他们不要在铁路上玩耍、置放障碍物(摆放石子、压小刀等),不要沿钢轨、或道心行走,不要在停留的列车下乘凉、睡觉。 八、严禁在铁路线的两侧1000米范围内采矿、采石、挖沙及爆破。大牲畜养殖户要加强对牲畜的看管,严防冲闯道口,饲放时要远离铁路20米以外。 九、严禁钻越、破坏铁路防护网,严禁钻越、扒越火车,严禁击打列车,严禁拆盗铁路设施和车辆配件,严禁销售、收购铁路器材,严禁携带雷管、炸药、煤油、汽油、酒精、棉花等易燃、易爆及非法携带枪支、进站上车,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dongdongth
关于铁路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介绍如下:
1、什么是铁路?
铁路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铁路运输过程的特点是独特的轨道运输和列车运输方式。铁路有完善的组织列车运行的组织措施,按运行图组织列车在铁路线路上运行。
2、什么是铁路线路?
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它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桥梁、涵洞、隧道等)和轨道(主要包括钢轨、连接零件、轨枕、道床、道岔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后者叫做上部建筑,前者叫做下部建筑。
3、什么是铁路轨道距离?
轨道距离是指铁路线路两根钢轨间的距离,简称轨距。这个距离应在钢轨头部内侧顶面下16毫米处测量。国际铁路有三种轨距,即宽轨轨距1524毫米;标准轨距1435毫米:窄轨轨距1000 毫米。
4、钢轨分几类?什么叫重型纲轨?
钢轨类型是以每米钢轨的重量来划分的。每米重60公斤及其以上的称为重型,50公斤的为次重型,43公斤的为中型,38公斤的为轻型。钢轨越重越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力,所以,行车速度越高,列车重量越大,越要求使用重型钢轨。
wangqinglin0
1. 铁路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铁路是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 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车辆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传统方式是钢轮行进,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 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列车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滚动,使这上面的人感到更舒适,而且它还能节省能量。如果配置得当,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 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列车的重量,使列车的载重能力大大提高。 1、铁路营业线上的路外安全,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事故分析表明,发生路外伤亡事故,主要原因是行人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横过线路、穿越铁路站场、爬车、钻车、跳车,行人、机动车辆抢过铁路道口以及自杀等。铁路桥梁和铁路隧洞禁止一切行人通过。 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导致了公民生命财产的直接损失,而且对铁路行车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特别是机动车辆违章抢越道口经常将列车撞击脱轨。这些事故既反映出部分社会公众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不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依法保护铁路运输安全的意识淡薄,也提醒铁路运输企业、地方 *** 和相关媒体要加强安全常识的宣传和引导。 2、我们坐火车的时候经常能够看见蓝灯,它是相对调车作业而言的,调车机通过它来对列车进行编组,对货物进行位移,而且只有在车站才能看到。蓝灯表示必须在该信号机前停车,白灯表示可以越过该信号机。 3、“鸣”等信号标志给司机以提示,表示前方有不容易瞭望的地方,如曲线、隧道、岔口等。天气不好时,作用更加明显。 4、火车司机一般在接近车站前三公里就通过电台呼叫:“某某站,某某次接近”。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车站进行“车机联控”,使得司机在行车过程中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5、目前直达车司机(Z字头列车)的驾驶执照是A本,为火车司机中级别最高的。据介绍,火车司机的考核十分严格。 一般来说,考试必须过三关:规章关(制动的理论、维护保养理论、技规行规);检查机车故障;路考,且不准看速度表,既要正点又要保证停车位置准确。此外对于司机的身体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视力,绝对不能是色盲。 铁路长,至天边,大火车,开上面。很多人,坐里边,铁路快,又安全。 过铁路,不应该,火车来,不安全。 2. 铁路基本常识有哪些 铁路铁路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 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 铁路上由机车牵引运行的运载工具。 种类 铁路车辆按照用途可分为铁路客车、铁路货车和铁路特种用途车三大类。用于运送旅客和为旅客服务的车辆为铁路客车,如座车、卧车、餐车、行李车等;用于运送货物的车辆为铁路货车,如敞车、棚车、平车、罐车、保温车等;用于铁路企业办理自身业务用的车辆为铁路特种用途车,如检衡车、除雪车、试验车等。 货车按照适合装运货物品种的多少,又可分为通用车和专用车。上述敞车、棚车、平车、罐车、保温车等适应多种货物运输要求的,称为通用车;只适应于装运一种或少数几种性质相近的货物的,如漏斗车、水泥车、长大货物车、集装箱平车、高压罐车等,称为专用车。 通用车的回空损失较小,但有效载重的利用率随货物而异,有时偏低,对不同装卸设备的适应性也不相同。专用车空车率较高,但可针对特定货物的特性选择参数,因而载重和容积的利用率高,在结构上可以同选定的装卸设备配套,从而缩短装卸作业时间,加速车辆周转。 铁路车辆还可按轨距分为准轨车、宽轨车和窄轨车;按产权所属关系分为路用车(所有权属于铁路部门的车辆)和厂矿自备车等。 发展概况 早期铁路车辆都是两轴的,设备简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66陋。 客车首先向多轴发展,出现过三轴、四轴和六轴客车。其中四轴的转向架式客车具有较好的走行质量和曲线通过性能,因而成为客车的基本形式。 随着轻型材料的发展,车体重量大为减轻,出现了一些活节式车辆,相邻两节车的相邻端共置于一台两轴转向架上,非活节端采用两轴或单轴转向架。这种车辆多用于动车组。 现代客车为了提高旅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多采用全金属整体承载结构的车体,以及独立的温水或电气采暖、强迫通风、电气照明、空气调节、热水和冷冻饮用水等设备。有些国家的铁路现在致力于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如日本新干线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 300公里,法国铁路巴黎和里昂之间的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60公里,这样高的车速对客车的强度、动力学性能和运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宗货物运输的发展,要求货车的载重量不断增大。为此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一是结合重型钢轨的采用,提高货车的最大允许轴重,从而在保持原有轴数的条件下增大货车载重量。例如美国铁路四轴货车的载重量已由大约30吨逐步增大到45吨、63吨和吨(相应于轴重 吨),少数车辆达到过 113吨(轴重吨)。 一是增加轴数,在基本保持原有允许轴重的条件下增大货车载重量。例如苏联铁路的八轴罐车和敞车,载重量分别达到120吨和125吨(最大允许轴重吨)。 用于运送特种货物的长大货物车,最大的轴数多达32根,载重量高达500吨。目前除欧洲各国铁路尚有相当数量的载重18~40吨的二轴货车外,其他国家的铁路货车均以四轴车为主,载重量多在60~70吨左右,不少国家已完全淘汰了二轴车。 列车重量的不断提高,除了要求车辆具有足够的强度外,还要求采用高强度车钩,大容量缓冲器和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的列车制动装置。不少运输煤或矿石的单元列车,为了提高翻车机卸车效率,在车钩缓冲装置中采用旋转式车钩。 中国铁路的客货车辆以前主要依靠进口,类型复杂,设备简陋,载重量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车辆。 从1949年到1983年,全国拥有的客车数量由约4000辆增加到约18700辆,货车由约46000辆增加到约285000辆,分别增长倍和倍。新造客车在结构上采用全钢焊接结构,构造速度有所提高,走行平稳性和舒适性得到改善。 货车淘汰了二轴车。货车的平均标记载重量由1949年的吨提高到1983年的吨。 结构 车辆通常由车体、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车辆设备五部分组成。车体是车辆上容纳旅客或货物的部分,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也有上面敞开的。 车辆类型不同,车体结构也不同。车辆上的许多载荷都直接作用在车体上,因此车体必须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 车体由下面的走行部支承,两端装有车钩缓冲装置,内部根据需要布置各种设备。走行部是车辆借以在钢轨上运行的部分,有轮对、轴箱装置、弹簧和减振器、转向架的构架或侧架及其他梁件和杆件等零部件。 四轴和四轴以上的车辆中,这些部件组装成前后两个转向架,因此对于这些车辆来说,走行部就是转向架。走行部应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和平衡。 车钩缓冲装置是车辆上实现与其他车辆或机车相互连结,并在列车运行和编组过程中传递和缓和拉伸力和压缩力的部件,由车钩和缓冲器及其他零部件组成,安装在车体两端的底架牵引梁内。制动装置是车辆上实现运行中列车减速或停车,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设备,由装在车体下部的制动主管、空气分配阀、制动缸等部件和装在走行部内的基础制动装置(制动梁、闸瓦等)组成。 为保证单独停放时不致溜动,车辆上还装。 3. 铁路基本常识有哪些 铁路铁路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走。 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 铁路上由机车牵引运行的运载工具。 种类 铁路车辆按照用途可分为铁路客车、铁路货车和铁路特种用途车三大类。用于运送旅客和为旅客服务的车辆为铁路客车,如座车、卧车、餐车、行李车等;用于运送货物的车辆为铁路货车,如敞车、棚车、平车、罐车、保温车等;用于铁路企业办理自身业务用的车辆为铁路特种用途车,如检衡车、除雪车、试验车等。 货车按照适合装运货物品种的多少,又可分为通用车和专用车。上述敞车、棚车、平车、罐车、保温车等适应多种货物运输要求的,称为通用车;只适应于装运一种或少数几种性质相近的货物的,如漏斗车、水泥车、长大货物车、集装箱平车、高压罐车等,称为专用车。 通用车的回空损失较小,但有效载重的利用率随货物而异,有时偏低,对不同装卸设备的适应性也不相同。专用车空车率较高,但可针对特定货物的特性选择参数,因而载重和容积的利用率高,在结构上可以同选定的装卸设备配套,从而缩短装卸作业时间,加速车辆周转。 铁路车辆还可按轨距分为准轨车、宽轨车和窄轨车;按产权所属关系分为路用车(所有权属于铁路部门的车辆)和厂矿自备车等。 发展概况 早期铁路车辆都是两轴的,设备简陋。 客车首先向多轴发展,出现过三轴、四轴和六轴客车。其中四轴的转向架式客车具有较好的走行质量和曲线通过性能,因而成为客车的基本形式。 随着轻型材料的发展,车体重量大为减轻,出现了一些活节式车辆,相邻两节车的相邻端共置于一台两轴转向架上,非活节端采用两轴或单轴转向架。这种车辆多用于动车组。 现代客车为了提高旅客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多采用全金属整体承载结构的车体,以及独立的温水或电气采暖、强迫通风、电气照明、空气调节、热水和冷冻饮用水等设备。有些国家的铁路现在致力于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如日本新干线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 300公里,法国铁路巴黎和里昂之间的特快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60公里,这样高的车速对客车的强度、动力学性能和运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宗货物运输的发展,要求货车的载重量不断增大。为此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 一是结合重型钢轨的采用,提高货车的最大允许轴重,从而在保持原有轴数的条件下增大货车载重量。例如美国铁路四轴货车的载重量已由大约30吨逐步增大到45吨、63吨和吨(相应于轴重 吨),少数车辆达到过 113吨(轴重吨)。 一是增加轴数,在基本保持原有允许轴重的条件下增大货车载重量。例如苏联铁路的八轴罐车和敞车,载重量分别达到120吨和125吨(最大允许轴重吨)。 用于运送特种货物的长大货物车,最大的轴数多达32根,载重量高达500吨。目前除欧洲各国铁路尚有相当数量的载重18~40吨的二轴货车外,其他国家的铁路货车均以四轴车为主,载重量多在60~70吨左右,不少国家已完全淘汰了二轴车。 列车重量的不断提高,除了要求车辆具有足够的强度外,还要求采用高强度车钩,大容量缓冲器和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的列车制动装置。不少运输煤或矿石的单元列车,为了提高翻车机卸车效率,在车钩缓冲装置中采用旋转式车钩。 中国铁路的客货车辆以前主要依靠进口,类型复杂,设备简陋,载重量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车辆。 从1949年到1983年,全国拥有的客车数量由约4000辆增加到约18700辆,货车由约46000辆增加到约285000辆,分别增长倍和倍。新造客车在结构上采用全钢焊接结构,构造速度有所提高,走行平稳性和舒适性得到改善。 货车淘汰了二轴车。货车的平均标记载重量由1949年的吨提高到1983年的吨。 结构 车辆通常由车体、走行部、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车辆设备五部分组成。车体是车辆上容纳旅客或货物的部分,通常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也有上面敞开的。 车辆类型不同,车体结构也不同。车辆上的许多载荷都直接作用在车体上,因此车体必须具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 车体由下面的走行部支承,两端装有车钩缓冲装置,内部根据需要布置各种设备。走行部是车辆借以在钢轨上运行的部分,有轮对、轴箱装置、弹簧和减振器、转向架的构架或侧架及其他梁件和杆件等零部件。 四轴和四轴以上的车辆中,这些部件组装成前后两个转向架,因此对于这些车辆来说,走行部就是转向架。走行部应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和平衡。 车钩缓冲装置是车辆上实现与其他车辆或机车相互连结,并在列车运行和编组过程中传递和缓和拉伸力和压缩力的部件,由车钩和缓冲器及其他零部件组成,安装在车体两端的底架牵引梁内。制动装置是车辆上实现运行中列车减速或停车,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设备,由装在车体下部的制动主管、空气分配阀、制动缸等部件和装在走行部内的基础制动装置(制动梁、闸瓦等)组成。 为保证单独停放时不致溜动,车辆上还装有手制动装置。车辆设备是车辆上为客货运输服务的附。 4. 铁路安全常识 短一点 铁路安全常识 一、不在铁路上行走、坐卧。 因为火车速度快、声音小、惯性大不易停下等特点,在铁路上行走坐卧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二、因为电压极高,所以严禁攀爬铁路旁的高压电杆,不用弹弓等击打高压线,不用棍棒或绳索等连接、碰挂接触网导线,避免因高压电触电造成伤亡。 三、爱护列车和铁路设备,不在铁路道心和钢轨上放置杂物,不击打列车和击打铁路信号灯等设备。 四、不爬乘货物列车或到铁路站场股道内玩耍,以免发生以外事故。 五、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铁路运输物资、保护国家财产做出贡献,积极揭发、举报偷盗铁路运输物资,拆卸铁路器材等破坏铁路的坏人坏事,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六、车辆、行人通过要停车了望。 确认无来车后方可通行,严禁翻越道口栏杆,严禁强行穿越道口,人行过道禁止机动车通行。 七、教师、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儿童的安全教育,教育他们不要在铁路上玩耍、置放障碍物(摆放石子、压小刀等),不要沿钢轨、或道心行走,不要在停留的列车下乘凉、睡觉。 八、严禁在铁路线的两侧1000米范围内采矿、采石、挖沙及爆破。大牲畜养殖户要加强对牲畜的看管,严防冲闯道口,饲放时要远离铁路20米以外。 九、严禁钻越、破坏铁路防护网,严禁钻越、扒越火车,严禁击打列车,严禁拆盗铁路设施和车辆配件,严禁销售、收购铁路器材,严禁携带雷管、炸药、煤油、汽油、酒精、棉花等易燃、易爆及非法携带枪支、进站上车,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 铁路职工安全常识有哪些 铁路职工安全常识如下: 1、铁路职工应具备的一般安全知识如下: (1)铁路工作人员在上班前不得饮酒,在执行职务时,不得与别人闲谈或做与本职无关的工作。 工作前,要充分的休息,保证工作的精力充沛、思想集中。 (2)在任何工作开始之前、均应首先检查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及工作有关的事项,如有不安全现象,必须消除或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工作。 (3)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机车、车辆、机械设备等下面或有倒塌危险、有毒气体和过分湿潮的地点附近休息、饮食、乘凉和避风雨。 (4)一切铁路职工,应严格遵守铁路运输秩序。 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飞乘、飞降机车或列车,禁止在移动中的机车、车辆前方抢越线路。 两线中间的通行道上,如有堆积各种零件、垃圾、煤炭、积雪或结冰的地点不得通行。 禁止从车辆或车钩下面,由一方窜向对方,绕过车辆或列车时,不得紧*车辆或列车前、后通行,并须注意邻线是否有列车、车辆驶来。 (5)在接近线路通行或横跨线路时,应注意瞭望,望认无机车、车辆移动或列车驶近时,方准通行。 横跨线路时,要走直角,并须严格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制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抢越线路或在线路中心行走。 横越道岔时不得足踏岔尖和道岔转动部分,禁止从集中联动的道岔处通过。 (6)夜间通过有沟渠或有碍通行的处所与乘降机车时,应携带照明灯。 夜晚检查时经过凸凹不平道路和在水井、水池附近通行时,应注意防止滑落摔伤。 (7)非专职人员,严禁动用一切与行车有关设备、装置。 (8)电气化铁路上,接触网的各导线及其相联部件通常均带有高电压。因此,禁止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任何物件、如棒条、导线、水流等)与上述设施接触。 (9)当接触网的绝缘不良时,在其支柱、支撑结构及其金属结构上,在回流与钢轨的连接上,都可能出现高电压,因此平时应避免与上述部件相接触;当接触网绝缘损坏时,禁止与之接触。 (10)在有电区(有接触网区域)工作或横过接触网时,所持工件、物品应与接触网保持2m的距离。 (11)一切机械设备均须指定专人负责、各种输电线路,机器的操纵握柄或开关,除操纵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负责人许可,严禁乱摸、乱动。 (12)各种机械设备,工具及检查测量用具等的质量状态,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期限进行检查和修理。 对机械设备,工具等必须在每次工作前经过严格检查和试车。 (13)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人员禁止进入有放散有毒气体、有害尘粉,有 *** 性的光线灼伤危险的火花的作业工作场所。 (14)对火药、瓦期,油类、乙炔发生器及其他有爆炸、燃烧危险的物件、气体附近,禁止吸烟或持可引起发火的照明灯具。 (15)在各种容器内(如锅炉、金属槽等)进行工作时,外面应设专人进行监护。 在冬季工作时,严禁在容器内取暖,以防窒息。在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配带安全带。 (16)各种电动机及电动机具,除按规定日期检查绝缘电阻外,每次使用前也必须进行绝缘试验。电动机械及其附属装置或电路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工作,通知电工修理,严禁擅自触动。 临时接设电线或增设灯头须按正当手续办理,严禁私自拉线,接灯或接火,更不得用铁丝等容易导电的物体接触或拉栓电线。 6. 【请提供一篇关于铁路安全知识的文章】 1.铁路旅客乘车安全须知 1.旅客应当接受并配合铁路运输企业在车站、列车实施的安全检查,不得违法携带、夹带匕首、弹簧刀及其他管制刀具,或者违法携带、随身托运烟花爆竹、枪支弹药等危险品、违禁物品.旅客进站乘车、出站应当接受铁路工作人员的引导. 2.铁路运输托运人托运货物、行李、包裹时不得有下列行为:⑴匿报、谎报货物品名、性质;⑵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或者在危险货物中夹带禁止配装的货物;⑶匿报、谎报货物重量或者装车、装箱超过规定重量;⑷其他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3.旅客或托运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检查时:在车站,安检人员可以拒绝其进站或运输;在列车上,则由列车工作人员通知乘警依法进行检查.因拒绝检查而影响运输的,由旅客或托运人负责.对怀疑为危险物品,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又无法认定其性质的,旅客或托运人又不能提供该物品性质和可以经旅客列车运输的检测证明时,铁路可以不予运输. 4.站车查出危险品时,按下列规定处理:⑴在车站发现超过旅客 *** 携带规定的少量有危险性质的生活用品,可以由旅客选择交由送站亲友带回或放弃该物品;⑵旅客拒绝按本条前款规定处置危险物品或站车发现属于严禁携带和托运的危险品、违禁物品时,应将物品及旅客、托运人交公安部门处理;⑶列车检查发现的鞭炮、拉炮、摔炮、发令纸类的危险品应立即水浸销毁. 5.发现危险品或国家禁止、限制运输的物品,妨碍公共卫生的物品,损坏或污染车辆的物品,按该件全部重量加倍补收乘车站至下车站四类包裹运费.危险物品交前方停车站处理,必要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对有必要就地销毁的危险品应就地销毁,使其丧失危害力并且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没收危险品时,应向被没收人出具书面证明. 6.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在站内、列车内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的人,站、车均可拒绝其上车或责令其下车;情节严重的送交公安部门处理;对未使用至到站的票价不予退还,并在票背面做相应的记载,运输合同即行终止. 7.旅客携带品由自己负责看管.每人免费携带品的重量和体积是:儿童(含免费儿童)10千克,外交人员35千克,其他旅客20千克.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长、宽、高之和不超过160厘米.杆状物品不超过200厘米;重量不超过20千克. 8.下列物品不得带入车内:⑴国家禁止或限制运输的物品;⑵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危险品、弹药和承运人不能判明性质的化工产品;⑶动物及妨碍公共卫生(包括有恶臭等异味)的物品;⑷能够损坏或污染车辆的物品. 9. *** 携带下列物品:⑴气体打火机5个,安全火柴20小盒;⑵不超过2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剂、染发剂,不超过100毫升的酒精、冷烫精,不超过600毫升的摩丝、发胶、卫生杀虫剂、空气清新剂;⑶军人、武警、公安人员、民兵、猎人凭法规规定的持枪证明佩带的枪支子弹. 2.铁路路外安全常识和注意事项 铁路营业线上的路外安全,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事故分析表明,发生路外伤亡事故,主要原因是行人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横过线路、穿越铁路站场、爬车、钻车、跳车,行人、机动车辆抢过铁路道口以及自杀等.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导致了公民生命财产的直接损失,而且对铁路行车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特别是机动车辆违章抢越道口经常将列车撞击脱轨.这些事故既反映出部分社会公众法律意识、安全意识不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依法保护铁路运输安全的意识淡薄,也提醒铁路运输企业、地方 *** 和相关媒体要加强安全常识的宣传和引导. 一、铁路路外安全注意事项 铁路钢轨两侧的路基顶面叫做路肩.路肩上、桥梁上和隧道内设有员工通道,便于铁路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检查、维修时行走.在员工通道行走、作业时,铁路专业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与铁路无关人员不得在铁路上、桥梁上、隧道内的员工通道行走. 《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除铁路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明确规定不得在铁路上行走坐卧.近年为了有效的保护铁路运输和公众安全,铁路部门对提速地段的线路两侧使用防护网进行了全封闭.铁路两侧的防护栅栏防止行人、牲畜上铁路,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同时,也为铁路行车安全树立起屏障.随着铁路标准线建设的深入开展,防护栅栏将越修越长.但是,由于铁路沿线居民图方便,或与火车抢道,或翻越栅栏,或损坏栅栏强行抢越铁路,不按规定通过平交道口;违法擅自在铁路上行走、坐卧、纳凉、捡拾杂务、穿越铁路站场,钻车、扒车、跳车等,这些因素造成铁路单位防不胜防,铁路部门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死亡事故仍然居高不下. 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部分干线列车速度已经达到160km/h,在这种速度下,火车刹车距离需1400米,而行人过轨通常至少需要10秒.由于了望条件的影响和人员反应灵敏程度的不同,随意跨越铁路、在路肩上、桥梁上栏杆内侧和隧道内的人行道上行走或在铁路附近坐卧休息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为了自身安全,行人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得私自进入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行人、车辆横越铁路时,应走立交桥或道口,在尚未修建防护栅栏的地段,不得随意跨越铁路,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