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3

少女心-
首页 > 考试培训 > 烟叶烘烤技术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新羊年新气象

已采纳

上部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具体如下:

1、叶尖变黄期:

强调起点温度35-36℃,干湿球差1-2℃(下部叶1℃,中上部2℃),确保叶尖叶茸变黄,时间12-16小时,防止叶尖叶茸烤青,此阶段重点考虑温度,及时升至目标温度,再考虑适当拉开干湿差,风机使用低档为主。

2、叶片变黄期:

38℃确保烟叶叶片变黄,变软,适当延长38℃烘烤时间,确保烟叶失水变软。38℃烘烤时间中下部烟43-48小时,上部烟叶48-45小时,要求干温球差保持2-3℃,使烟叶变黄达8-9成黄。

3、叶片变黄凋萎期:

41-42℃稳温时间8-20小时,湿球控制在35-37℃,强调41-42℃温度的干湿球差拉至5-6℃,延时烘烤8-20小时,确保烟叶主脉变软,二棚支脉要黄,有利于缩小叶基尖色差,减少褐变现象,主脉变软叶脉带青。

4、叶脉变黄,叶片定色期:

适当延长45-47℃,稳温阶段烘烤时间15-25小时,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确保黄片黄筋小卷筒。

5、定色后期:

适当延长52-54℃,烘烤时间达20-30小时,温球控制39-40℃,促进香气物质充分缩合,确保烟叶烤后色度浓油份足,闻香明显,叶片大卷筒。

6、干筋前期:

尽量缩短高温干筋时间,延长60℃稳温时间,湿球温度控制在41℃使主脉干燥2/3。

7、干筋后期:

控制最高干筋温度65-68℃温球控制在42℃,使主脉全干。

烟叶烘烤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虽然基本原理相同,但因烟叶品种、性质不同,烟叶烘烤特性就不同,再加上外界环境及烘烤设备上的差异,这就需要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

烟叶烘烤技术培训

260 评论(10)

与食俱进a

我的38度烟变黄时候好,后面越烤越黑,什那搞错

213 评论(13)

小顽童阿淑

按烘烤过程分段介绍烘烤方法:

1、变黄阶段

烟叶变黄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叶片塌架变软,变黄达到簧片青筋微带青。

① 基本工艺条件

干湿球温度。点火后,以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至38℃,并保持稳定,误差不超过1℃。干湿球温度相差2℃~3℃,误差不超过℃;稳温时间要视烟叶变化情况而定,一般为30~72小时,当烟叶达到8成黄左右时,以平均4小时升温l℃速度,将温度升到42℃,干湿差由2℃升到4℃左右,并延长时间,使烟叶达到既变黄又变软。这段稳温时间约为8~12小时。

坚持通风变黄阶段要持续强制通风,风机先高速运转2~4小时,然后低速连续运转。缩小棚间温、湿度差,促使各棚烟叶的变黄与干燥尽可能均匀一致。

② 灵活控制的因素,灵活控制升温速度,通常雨天烟、薄烟、过熟烟、贪青烟或处于海拔较低的烟区,升温宜快,适当缩短38℃前的低温阶段。而旱烟、厚烟、适熟烟、处于海拔较高烟区,升温宜慢、相应延长38℃前的低温阶段。

灵活控制干湿差对素质不高、易于烤黑的鲜烟,应将干湿差扩大到3℃~5℃,这样可以预防“硬变黄”现象。对素质较高、有烤青倾向的鲜烟,应缩小干湿差,保持在1℃左右,这样可以杜绝烤青现象。

灵活控制变黄程度对品质优良、易于烘烤的鲜烟,可提高变黄程度达9~10成黄。对素质较差、不好烘烤的鲜烟,应将变黄程度降低到7~8成黄,让没有变黄的青色部分留给以后定色阶段较高温度下再变黄,这样可以预防把烟烤黑。

2、定色阶段定色阶段要达到的目标是:适时适速定色,提高烟叶外观等级质量和内在品质。要做到42℃叶片全黄,48℃叶脉全黄。在干燥程度上要达到:50℃时叶片半干,54℃时叶片全干。

① 工艺条件转火升温。烟叶在42℃稳温完成变黄要求之后,开始加大烧火,缓慢升温,转入定色阶段,这个过程的转换俗称“转火”。不适时转火会出现烤黑或烤青烟现象,所以转火时间的早或晚,升温速度的快与慢,是定色阶段关键环节。为了做到适时转火升温,烟农常采取分时段升温方法,其操作要点是: 以平均3小时升温1℃的速度,用12小时将温度由42℃升至46℃,湿球要稳定地保持在38℃~39℃。再以平均2小时 升温1℃的速度,用8小时左右时间将温度由46℃升至50℃,湿球仍保持在38℃~39℃。 然后,以平均每小时1℃的速度升温到54℃,湿球要稳定在39℃~40℃间。最后,在54℃左右稳温12~20小时,确保全炕烟叶干片定色。

连续强制通风定色阶段循环风机要持续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的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

②灵活控制的因素灵活控制升温速度,对于变黄快的烟叶,在转火后应快速升温定色。对于变黄慢的烟叶要慢速升温定色,使残留较多的青色在转火后,靠更高的温度和较慢的升温速度完成变黄和定色。灵活控制干湿差,对于素质高、烘烤潜质大的鲜烟叶,要采用相对较高的湿球温度,确保烟叶进行充分和完善变化,实现烤黄、烤熟、烤香。比如在38℃~42℃时,干湿差可以达到3℃;42℃~50℃时,湿球稳定在39℃;50℃~54℃期间,湿球稳定在40℃左右。若鲜烟叶素质不高、不太好烤,则宜控制相对较低的湿球温度。

3、干筋阶段干筋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全炕烟叶全部烤干烤透,不出湿筋、湿片,无洇筋现象。

① 工艺条件温湿度控制,干球温度以每小时1℃的速度由54℃左右升温至68℃。其中当升温到60℃时,要适度顿火稳温,等全炕低温区的烟叶完全干片定色后再继续升温,当温度达到68℃后,稳温12~20小时。在稳温过程中,当烟筋仅剩3厘米左右未彻底干燥、但已干缩呈紫色时,即可停止加煤,鼓风机仍需持续运转6小时左右才可停止工作。湿球温度的调整方法是,自干筋期升温开始,逐渐关小进排湿口,使湿球温度迅速调整至41-42℃,最高不超过43℃,最低不低于41℃。直至干筋结束。减小强制通风,干筋阶段初期循环风机要保持高速运转,保证热量供给和湿空气顺利排除。当各层叶片已基本干燥后,可转为低速运转。直至炉火熄灭,烤房内温度低于50℃后,才能关机,以防止风机电机损坏和烤房内局部过热而损害顶棚烟叶。

4、特殊工艺措施

①低温定色在烘烤返青烟时,除早转火促残存青色在较高温度下完成变黄外,更应坚持在47℃时充分延长时间,并将湿球温度保持在34℃~36℃。以较低的温度和较强的通风使烟叶干燥达60%以上,确保烟叶安全定色。

②湿球“前低后高”定色烘烤身份较薄、颜色较淡的烟叶时,在干球温度达50℃之前,湿球温度应保持在35℃~38℃间,确保叶片干燥达小卷筒。在干球温度为50℃~54℃时,要采取较高的湿球温度,约39℃~41℃。这样不但可以顺利定色,还可增进烟叶品质。

烤烟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育苗、大田生长和烟叶烘烤三个阶段。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

随着烤烟生产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湿式传统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烟草管理部门的技术引导和资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发展,并显示了独有的优势。新型烤房和与其配套的新技术的到出现,把烟草生产带入智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新领域。初显了烟草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端倪。

二、烟叶的成熟采收

因为烟叶的采收质量与最终的烘烤品质密切相关,所以要介绍烟叶的烘烤技术我们还要从烟叶采摘这一环节说起。

不成熟的烟叶和过熟的烟叶在烘烤中变黄和失水速度与正常成熟的烟叶差异较大,极易烤青、考黑或烤成杂色烟。给烟叶的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准确的识别烟叶的成熟程度,适时采摘是烟农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根据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和成熟时间的差别,我们把一颗烟株上的烟叶分为:下部烟叶、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从下部烟叶开始成熟到上部烟叶全部成熟,整个采收过程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三、编烟和装烟

编烟和装烟是烘烤前的两个重要工序。合理地编烟和装烟能保证同类烟叶所需温度的均匀一致性。如果编烟和装烟的疏密和部位不合理,烘烤中易出现烤糟和烤青的问题。

261 评论(12)

meteorakira

适时早收:当烟叶稍有落黄时便要采收。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时的密度应适当减少。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以防烟叶变黑;变黄温度为38-39℃,湿球温度为35-36℃,干湿差为2-3℃;烟叶的烘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用4天左右的时间来烤一炕烟便可。

一、下部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1、适时早收

判断烟叶的成熟度应该以烟叶的叶色变化为主要依据,当烟叶稍有落黄时便可采收,但要注意不能采收露水烟。

2、编烟装炕

编烟和装炕时的密度应该适当减小。

3、操作要点

(1)先拿水、后拿色,以防烟叶被烤黑。

(2)变黄温度为38-39℃,湿球温度为35-36℃,干湿差为2-3℃。

(3)转火时烟叶的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并且要适当延长42℃、46℃、48℃这几个温度段的时间,烟叶的烘烤时间不宜过长,通常用4天左右的时间来烤一炕烟即可。

二、烘烤烟叶的方法有哪几种

1、下部烟叶

(1)下部烟叶的含水量一般比较高,通常每8-9千克鲜烟才能烤出1千克干烟,烘烤时应特别注意烟叶的失水速度和变黄速度(黄色较难固定,烟叶不耐高温)。当烟叶全黄时,要确保烟筋变软、折而不断,使失水速度与变黄速度能够协调,这样才能烤好。

(2)变黄期的温度应控制在35-42℃,湿度应控制在36-38℃,升温的幅度应为每小时1℃,升温至36℃时要保温6小时,待烟叶变黄三成后升温至38℃。当温度升至38℃时应保温约14小时,待烟叶变黄六成后升温至40℃。升温至40℃后应保温约8小时,待烟叶变黄八成后要注意控制好温湿度,之后再将烘房的温度升至43℃。升温至43℃后应保温约6小时,待烟叶变黄至十成、烟筋变软后,将温度升至45℃转入定色期。

(3)定色期应将温度控制在45-55℃,湿度应控制在38-40℃,之后要对45℃、46℃、47℃这几个温度段各保温5小时,以便拖长时间使烟筋变黄,待升温至47℃时保温至烟叶变成黄叶黄筋,并勾尖卷边,然后再将温度升至50℃、53℃、55℃,并各保温4-6小时,待升温至55℃时保温至烟叶大卷筒,再继续升温转入干筋期。

(4)干筋期应将温度保持在55-68℃,湿度应保持在40-43℃,由55℃每小时升温1℃升至60℃时,应保温约6小时,之后每小时升温2℃直至升到65℃,并保温约12小时,直至主筋被烤干即可。

2、中部烟叶

(1)中部烟叶的含水量适中,通常每7-8千克鲜烟才能烤出1千克干烟,烘烤时的失水速度和变黄速度中等,其烟叶中的干物质较多,厚薄适中,且黄色易固定,因此质量较好。变黄期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使烟叶充分变黄,一般可用慢烤的方式进行烘烤,以便使鲜烟的质量能够被充分转化和实现,从而烤出质量最佳的烟叶。

(2)中部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是在变黄期将温度控制在35-45℃,当干球温度为38℃时应将烤房内的温度控制在35-36℃,当干球温度达到40℃后应将烤房温度升至36-38℃,升至36℃后应保温约8小时,待烟叶变黄四成后升至38℃。升至38℃后应保温约24小时,待烟叶柔软塌架、变黄九成后将温度升至40℃。升至40℃后应保温约8小时,待烟筋变软变黄十成后升温至43℃,并保温约6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升至45℃转入定色期。

(3)定色期的温度应控制在45-55℃,湿度应控制在38-40℃,当温度升至46℃时各保温6小时,以拖长时间使烟筋变黄,待烟叶变为黄片黄筋,并且勾尖卷边后,再将温度升至50℃。升温至50℃后应保温约8小时,待烟叶小卷筒后再继续升温。当温度为53℃、55℃时,各保温5小时,温度达到55℃时应保温至烟叶大卷筒,然后再升温转入干筋期。

(4)干筋期应将温度控制在55-68℃,湿度应控制在40-43℃,由55℃每小时升温1℃升至60℃时,应保温约6小时,之后再每小时升温2℃直至升到65℃。升温至65℃后应保温6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升至68℃,升至68℃后应保温约12小时,直至烟筋被烤干即可。

3、上部烟叶

(1)上部叶的含水量一般较少,叶片较厚且干物质多,同时保水能力强,烘烤时的失水速度和变黄速度较慢。如果起始温度较高,则容易烤出青烟尖,如果起始温度较低,则烟叶的变黄速度非常慢,而且拖长时间会导致烟叶内的干物质被大量消耗,从而使得定色时烟叶容易出现挂灰的现象。

(2)根据上部烟叶的实际情况,可先用较低的温度进行烘烤,待烟尖变黄后再升至较高温度,以加快烟叶的变黄速度。烘烤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烤房内的湿度,烟叶可适当挂密,以增加水分,当湿度不足时还要洒水补湿,这样才能促使烟叶变黄。

(3)上部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在于将变黄期的温度控制在30-45℃,当干球温度为38℃时应将烤房内的湿度控制在35-36℃,当干球温度达到40℃后应将烤房温度升至37-38℃。点火后,每小时应升温1℃,当温度升至36℃时应保温约15小时,待烟叶变黄三成后再升温至39℃。升温至39℃后应保温约28小时,此时要耐心等待,直至烟叶柔软塌架、变黄九成后再将温度升至40℃,并保温约8小时。待烟筋变软、变黄十成后将温度升至45℃,并开始通风排湿,以便让烟叶转入定色期。

(4)定色期的温度为45-55℃,湿度为36-37℃,以促使烟筋变为黄筋黄片,并勾尖卷边,当烟叶达到条件后再将温度升至55℃,并保温约8小时,直至烟叶小卷筒后再继续升温。当温度升至53℃、55℃时,各保温5小时,温度达到55℃时应保温至烟叶大卷筒,然后再继续升温直至转入干筋期。

(5)当温度升至60℃后应保温约6小时,然后再升温至65-68℃,并保温约12小时,直至烟筋被烤干即可。

32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