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3

刘二蛋蛋蛋
首页 > 考试培训 >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口诀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ingting2171

已采纳

第一步,首先把整个考卷浏览一遍,对题目难度、题量、题型、答题要求、分值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确定自己的答题方案,即对自己答题的顺序和在各个题目上的时间分配做出全局性的安排,同时还应预留检查全卷的时间。浏览全卷可以对所有的题目在头脑中留下一个印象,在答题时有助于各个题目之间的相互联想,这对于开阔思路,消除记忆堵塞现象有好处。第二步,做题前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避免盲目答题。审题的内容包括:看清题型和题目的具体要求,还包括审准题目所提供的信息第三步,做题正确的方法是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的答题方法有利于消除紧张,逐步提高自信,以饱满的精神和较佳的思考水平来攻克后面的难题,避免完全按顺序答题时不停地遇到难题,不停地产生紧张焦虑心情。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口诀

157 评论(9)

fairyzhangyanting

1.职业理念:本模块主要考查方式为4道单选题和1道材料分析题,4道单选题的题干通常是教育案例形式出现,比较简单。而材料分析题作答的角度多从教育观、学生观以及教师观的知识点考虑,考查内容都比较基础,属于常规知识点。重点备考的知识点有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等。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本模块考查的方式为4道单选题和1道材料分析题。4道单选题的题干通常是教育案例形式出现,由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97年和08年两个版本,单选题作答需要注意这两个版本中每一条规范的具体要求;材料分析题更多侧重考查08年版本的知识点。重点备考的知识点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97年版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版本)。3.教育法律法规:本模块考查方式为单选题。第一种考查方式为的重点法条的观点,因此考生需要理解法条的含义,识记为主。重点备考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儿童权利公约》、《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第二种考查方式为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主要以案例反选的形式考查,在备考时注意积累各种侵权行为。4.文化素养:本模块考查方式为单选题。本模块考查的都是少数民族、节日风俗、文学艺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的一些内容,考查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内容较多,得分不稳定,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重点备考的知识点有文化常识、艺术成就、文学常识、历史常识、科技常识等。5.基本能力:本模块一般考查的方式为单选题、材料分析题以及写作题。其中,逻辑思维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分别考查单选题,需要考生平时总结一些规律,多做相应的练习题。材料分析题以阅读理解的形式考查,主要考查是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书写能力,需要勤学勤练勤思考。写作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作文素材,通过练习,提高写作能力。重点备考的知识点有阅读理解、逻辑思维、信息处理、写作能力等。

157 评论(11)

ssssss0008

一、教育观

二、学生观

三、教师观

四、教师职业道德

350 评论(12)

咂咂咂1

《综合素质》(小学)-笔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2.教师职业行为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四)文化素养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五)基本能力1.阅读理解能力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逻辑思维能力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3.信息处理能力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4.写作能力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三、试卷结构模块 比例 题型 职业理念 15% 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法律法规 10%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5% 文化素养 12% 基本能力 48% 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约39%非选择题:约61% 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题(1)小明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马上制止,让小明站到讲台边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2)“五岳”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下列不属于“五岳”的一项是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衡山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论语·为政》)【注释】①罔:迷惑、糊涂。②殆:疑惑、危险。(3)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2.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3.写作题请以“我为什么要当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11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