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4

五爷威武
首页 > 考试培训 > 初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猫妖梦懿

已采纳

一、基础知识(共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广袤(mào) 折叠(dié) 憧憬(chōng) 惊羡(xiàn) B、诠释(quán) 模样(mó) 徘徊(huái) 折戟(jǐ) C、裨益(bì) 蓦地(mò) 挑剔(tī) 真谛(dì) D、锃亮(zēng) 涟漪(yǐ) 栖息(xī) 腼腆(tiǎn) 2、下列没有错别的一组是( )(2分) A、潜移默化 记忆犹新 威言耸听 相题并论 B、半明半味 摇摇欲堕 嶙峋 眼花瞭乱 C、锱铢必较 斑驳 死气白赖 熠熠 D、历历在目 密密麻麻 熙来攘往 津津有味 3、找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经过这次月考动员大会,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B、他的祖籍是江苏响水人。 C、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D、有谁能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呢?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他人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5、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 ,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文明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7、古诗文默写。(10分,第①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 (1)、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 (冰心《成功的花》) ⑵、海上的夜是柔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金《繁星》) ⑶、_________________,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母亲》) ⑷、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心《纸船》) ⑸、东风不与周郎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⑹、山下兰芽短浸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⑺、苏轼在《浣溪沙》这一首词中表达一种旷达乐观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实践活动(8分,第一题5分,第二题3分) 8、学校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书香进校园”的号召,决定以此为主题,编写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你将给小报起个什么样的文学名称?设计哪些栏目(栏目至少写4个) 名称: 栏目一: 栏目二: 栏目三: 栏目四: 9、请向同学推荐你喜欢的一本书。 句式: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 ,(填书名)(1分) 我喜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从书的内容、人物、作者情感等方面向同学介绍)(2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0、解释词语。(6分) (1)自度其足:度 (2) 置之其坐:置 坐 (3)而忘操之:操 (4) 遂不得履:遂 (5)涉江:涉 (6) 遽契其舟:遽 契 11、解释下列句子。(4分) (1)宁信度,无自信也。译: (2)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 12、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为你打开一扇门》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3—18题。(12分)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③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⑦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⑧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⑨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⑩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⑿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⒀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12分) 13、分层正确的是( )(2)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14、如何理解“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句中“人类历史最形象的诠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__。 15、谈谈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2`)16、文中有两个词请解释出来。(2)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17、本段中心句是( )(1) A、第①句 B、第⒀句 C、第⑿句 D、第⑦句 18、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该入的一项是:(2`) ( )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_____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二)、(16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 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 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 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分, 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 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 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 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 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 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妈妈笑 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 在砰砰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 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 结着芳香的果。 19.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2分) 20.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 间飞了。21.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3分)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22.文中的小男孩儿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 边的横线上。(2分)23.下面这段话运用写作文这样一个细节,表现出小男孩“学习起来很吃力”,学用这种 细节表现的方法将下面这句话补充完整。(3分)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写 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 他学习起来总是那么刻苦。 24.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2分)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点评:一个 的愿望。(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25.文中有一段满含着哲理的抒情,将它积累在下边的横线上,并且永远记住它。(2分)五、作文(50分)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 伞为儿子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能交代记叙文的六个要素。 2、能抒真情,发实感。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能写出一件完整的事, 5、字迹工整。 答案 1、C 2、D 3、C 4、A 5、C 6、D7、略 8、名称:起的名字应有文学色彩如:阳光苑、新星苑、 栏目:如:走近名著、诗歌赏析、新星杰作、名家简介等。 9、注:书名要用双引号,没有的不给分。原因要能扣说明来答而且没有错别字。 10、(1)量尺码(2)放;同“座”,座位(3)拿,携带(4)终于(5)搭船渡过 (6)立即,匆忙;雕刻 11、(1)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么? 12、做事不能墨守成规,应该从实际出发,学会灵活变通,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3、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14、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15、不阅读文学作品,尽管是专业知识上的高学历,但是对于文化、智慧、感情的积累只能是虚无或贫乏得十分可怜。 16、见书第三面 17、D 18、D 19 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以一篇作文打动老师,感动妈妈的故事 20.“涌出”是流出之意,“搂住”是用双手抱住。 写出妈妈被这篇“作文”感动了,知道了怎样“格外喜欢你”。 2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小男孩比作一只喜鹊, 写出了这个小孩受到老师的表扬后高兴的样子。 22.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23.根据实况评改,答案应紧扣“刻苦”二字。 24.感人至深、真诚、发自肺腑等 25.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 ,结着芳香的果。 作文: 1、基准分24分,另:不写题目扣2分,写题目不写内容的得2分。 2、书写卷面分可另加2分。 3、能写出一件事,结构完整 作文评分要求及说明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 (50~47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严谨,详略得当。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 (46~34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 (33~28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 (27~19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 (18~0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3.语言优美。4.富有个性。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扣分 1.没有标题扣2分。 2.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1~3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1~3分。

初一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327 评论(9)

薛苏一世

不管对于哪一门学科的学习,我们都要学会去做试题卷,因为它不仅能够检测出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起到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下面是我整理的,相信这些文字会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各得奇所自做主张形影不离 B.絮絮叨叨 喜出望外 水波粼粼 C.翻来覆去 不可抗拒 流转无力 D.热情四溢 为富不仁闻风丧胆 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顺序正确的是*** *** ***3分***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稻子的战斗中。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 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来临的广播。 A.②④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现代文阅读 秋日树语 翁秀美 ⑴ 暑气渐褪,凉风新起,天高云淡,水净月清。 ⑵秋,是一首清淡悠远的山水田园诗,秋日的树们则在田园诗中铺排成一行行高低错落明媚鲜妍的韵脚。秋,原本有点萧条与凄清,是树,让秋充实了,丰盈了。 ⑶所有的树到了秋天,仿佛也到了一个极致,不是春日单纯朦胧的青涩,也不是夏日笼统一团的翠绿,而是一幅色泽鲜明的油画。A仿佛一夜之间,树有如神助,一下子得了如此多的颜色和光彩,于是树们看上去千姿百态,色彩缤纷,青青黄黄绿绿红红,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黄是耀眼的黄,绿是浓密的绿,红是燃烧的火,很是壮观。B还有一层灰一层紫一层蓝一层绿,挨呀挤呀,争着把自己纳进秋的镜头。秋日的树让人炫目、羡慕。 ⑷不是吗?你看,白杨树叶片绿中泛黄,风中翻转着,呼啦啦作响;那银杏叶,漫天的金黄闪亮了整个世界,瞧上一眼,黄色便浸到心里,洇开一片;枫醉了,满头满脸的红,那红,层次分明,猩红、粉红、鲜红,如珊瑚灼海,红云万匹,恍若"万千仙子洗罢脸,齐向此处倾胭脂";间杂嫩青老绿的松柏,美不能言。就连临水之树,倒影亦是泼红嵌黛,光鲜明亮,偶有雁儿穿梢而过,直疑是人间仙境。 ⑸树与秋的相逢,可是初秋的一场恋爱、深秋的一次惜别?树对秋倾尽了生命中的所有。 ⑹ 树用一春一夏的生发成长,于秋日悄悄地捧出无数硕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众多奉献者中,有树的每一个品种每一个名字。这些名字都沉甸甸地化作秋的美丽别称:金秋。 ⑺树与秋同进共退。树叶的生命在深秋走到了尽头,树叶下落的姿势轻俏曼妙,那是树与秋美丽的拥抱。四季分明才是真正的四季,落叶之美无法形容,且不会让人觉得伤感。都说努力应从春日始,窃以为却是秋天方能给人以无言的启示,正是目睹了秋日落叶的从容静美,才会有种强烈对比,更加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催人奋进,教人惜时,将平生的理想抱负酝酿一冬,来年开春厚积薄发。 ⑻即使叶子全掉光,树细细的枝杈如同蛛网,也会伸展柔韧的枝条,疏疏勾勒,在蓝色天幕上随意画出万千种形态各异的图画。即使落到地面的叶子,也用最后的力气将地面铺成红红黄黄的地毯,任凭孩子跳过,行人踩过,秋风巡察,秋雨点将。 ⑼疏忽自己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树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多美。树看不见,它只知道用自己的色彩和生命,涂抹著秋,展示著秋。倘若树会说话,那便是树最纯朴最美丽的语言。 ⑽如果大地没有了树,山是孤独的,水是寂寞的,鸟的窝搭在哪呢,风又会和谁打招呼呢,而秋,还有什么意义呢?湖泊,秋天,斑斓的树,这就是一个让人神往的童话仙境了。不事张扬且能荡人魂魄的,莫过于秋日的树,此时的树,走进了一种境界,滤去春夏之际的浮躁喧嚣,变得沉稳安静,淡定通达。 ⑾ 树为秋画了一个丰实厚重而完美的句号。一棵棵一行行仅剩枝干的清瘦的树,静立著,一身素净,步入风飞雪舞的寒冬。 【小题1】结合语境,说说第三段中“所有的树到了秋天,仿佛也到了一个极致”中“极致”的含义。3分 【小题2】在作者看来,树和秋有着怎样的关系?3分 【小题3】阅读第7段中划线句,结合全文,说说秋天究竟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小题4】从语言方面赏析。3分 A仿佛一夜之间,树有如神助,一下子得了如此多的颜色和光彩,于是树们看上去千姿百态,色彩缤纷,青青黄黄绿绿红红,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黄是耀眼的黄,绿是浓密的绿,红是燃烧的火,很是壮观。 B还有一层灰一层紫一层蓝一层绿,挨呀挤呀,争着把自己纳进秋的镜头。 选择其中的一句或者文中你认为很有表现力的语句进行点评。 我选 我的点评: 阅读理解 ***21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著:“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题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小题2】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3分*** 【小题3】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尊君在不***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元方入门不顾***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小题3】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3分***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 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4分 1.我欲之楚*** ***2.将奚为北面*** ***3.吾马良*** ***4.此数者愈善*** *** 【小题2】翻译 2分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小题3】成语__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诗歌鉴赏 天净沙 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百草红叶黄花。 【小题1】下列诗句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小题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不著一个“秋”字。 B.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C.本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近及远,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4分***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 》的影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 的歌颂;二是对 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默写 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 学而不思则罔, 。 ***2*** ,可以为师矣 。 ***3***三军可夺帅, 。 ***4***孟浩然《过故人庄》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6***古诗词中以“雨”为抒写物件的诗词很多,请写出相连的两句: , 。 ***7***文学作品或谚语中有许多劝学的名句,请写出一例***课内外皆可*** 作文 秋色已深,木叶转黄,在这金秋时节,史铁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他对母亲真挚情感和对生命深切感悟的《秋天的怀念》,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正如翁秀美老师所说秋天催人奋进,教人惜时, 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在这个季节里收获了什么呢?请以“在这金秋时节,我收获了一份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30分*** 要求:***1***请从“友情、知识、奋进等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注意可以选择自己觉得真正收获的内容来填写。***2***联络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个。***3***在文中不要出现隐含学生资讯的人名或者校名。 听力题 综合性学习:开学了,同学们在新的学校,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请完成下列题目:***4分*** ***1***请写出与友情有关的成语两个 、 。 ***2***请写出与友情有关的古诗词一句: , 。 ""的人 年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苏教版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年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3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