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1

小布丁儿0126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购买可转债会计处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徐珊珊11

已采纳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它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新会计准则发布后对可转债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了较大的调整,对于该债券的发行者来说,也就必然关注如何在新准则指导下,对可转债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会计网小编为大家解答。一、所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其期限最短为一年,最长为六年,每张面值一百元。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属性,发行时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定期发放利息;但它还赋予债权人在未来一定期间可依合约上的转换价格,将其持有的公司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普通股的权利。《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后方可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期限由公司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存续期限及公司财务状况确定,所谓转换期是指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股份的起始日至结束日的期间。债券持有人对转换股票或者不转换股票有选择权,并于转股的次日成为发行公司的股东。2、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一般比不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低,因而发行企业可以用较低的利率筹措资金。例如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6日发行的5年期“海马转债”,第一至五年的利率分别为1.5%、1.8%、2.2%、2.5%、2.7%,是当时银行同期利率的36%~43%,可见,可转债的发行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3、发行人赎回性和投资人回售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 募集说明书可以约定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3]所谓的赎回是指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公司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回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而回售则是指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将所持债券卖给发行人。为了保障债券持有人的权益,债券发行人有可能在回售日或赎回日承担一定的利息补偿金。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比不可转换债券要低得多。如果发行公司的股价不能如预期上涨,使得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价值低于公司债券面额时,则持有人必定不会执行转换权利,只能得到较低的利息。为此,多数可转换公司债券附有回售权,允许债券持有者可于持有该债券满一定期间后,要求发行公司以面额加计利息补偿金的价格买回该债券。

购买可转债会计处理

274 评论(13)

看i哦飞机

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其中一种,可转换债券的账务怎么处理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可转换债券的账务处理的例题。欢迎大家阅读。

甲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 000 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应按债券面值和应计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的股份数。假定2008年1月1 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3 3436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200 000000×0.6499+200 000 000×6%×3.8897=176 656 400(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200 000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

(2)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等 15 899 076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12 000 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899 076

(提示:应把此处的“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改为“应付利息”)

(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时:

转换的股份数为:(200000000+12000000)/10=21200000(股)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贷:股本 21200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4699076

贷方19 444 524和194699076怎么来的?

甲公司2009年1月1日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00000元,票面利率6%,1年后可转股。转股时每股10元,股票面值1元,实际市场利率9%。

(1) 发行时,计算200000000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现值即为此债券的负债成分=200000000×0.6499+12000000

×3.8897=176656400,因此,权益成份(同时也是需要调整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调整部分金额)=200000000-176656400=23343600

借:银行存款 200000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33436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000000

资本公积-可转换公司债券 23343600

(2)2009年12月31日,计息并调整账面价值:

应付利息金额=200000000×6%=12000000

利息费用=176656400×9%=15899076

账面利息调整金额=12000000-15899076=3899076

借:财务费用 15899076

贷:应付利息 12000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3899076

(3)2010年1月1日,所有人将债券转换为股票。

应付债券账面余额=面值-利息调整余额=176656400+15899076=192555476

转股数=192555476÷10=19255547.6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2555476+23343600-19255547-6=196643529

借:应付债券 192555476

资本公积-可转换公司债券 23343600

贷:股本 19255547

库存现金 6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6643529

详细出处参考:

可转换公司债券会计核算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7-30 19:45 | 提问者:rrrwfnh

甲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次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 000 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利息按年支付。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不足一股的按初始转股价计算应支付的现金金额。

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假定按当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计算转股数)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3 343 6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200 000 000*0.6499+200 000 000*6%*3.8897=176 656 400(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

(2)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等 15 899 076

贷:应付利息 12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899 076

(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

转换的股份数:(176 656 400+12 000 000+3 899 076)/10=19 255 547.6(股) 不足1股的部分支付现金6元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应付利息 12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贷:股本 19 255 547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6 643 523 库存现金 6

以上关于利息调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此题主要考查实际利率法的核算,加上可转债的特点,因此此处的回答假设楼主已经了解实际利率法核算。

以下分步骤解释利息调整:

(1)2007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账面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 应付债券面值 = 债券公允价值,因此

账面的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 债券公允价值 - 应付债券面值 ,结果是负数,所以计借方。

(2)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

实际利率法的财务费用=176 656 400 * 9% = 15 899 076,与实际支付利息(即12 000 000)作为利息调整摊销。

(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时,100%转换,

2008年1月1日时,利息调整账户还有借方余额:23 343 600-3 899 076=19,444,524,全部转销。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5-4 17:43 | 提问者:514405611

甲公司经批准于2007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 000 0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利息按年支付。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棉值为每股1元。 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假定按当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计算转股数),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如果按一次还本付息,是不是应该这样?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200000000*0.6499+200000000*6%*5*0.6499=168974000(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为:

200000000-168974000=31026000元

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1 026 0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利息调整) 31 026 000

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15 207 66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12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207 660

(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

转换的股份数为:(168974000+12000000+3207660)/10=18418166(股)

借: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12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1 026 000

贷:股本 18 418 166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7 818 34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6 789 494

而一次还本,分期付息,是不是应该这样?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200000000*0.6499+200000000*6%*3.8897=176656400(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为:

200000000-176656400=23343600元

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

借:财务费用 15 899 076

贷:应付利息 12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3 899 076

(3)2008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

转换的股份数为:(176656400+3899076)/10=18055547.6(股)

借: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应付利息 12 0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贷:股本 18 055 547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7 843 528.4

库存现金 0.6

是这样吗?

还是按照书上的转换的股份数为:(176656400+12000000+3899076)/10=19255547.6?为什么?

其实,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行使转换权时可以转换成多少股份,不是会计处理的问题,而应当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案确定。

题中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股份数的计算 方法 为:“按当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计算转股数”。因此,转换股份时应当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为依据确定转换的股份数。则:无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还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都可以直接取得。

然而,题中分期付息到期还本下行使转换权时,相关会计分录显示已到期尚未支付的利息并未支付也不再支付,而是作为转换基础的一部分,因此,该利息构成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面价值”,参与转换股份数的计算。

206 评论(8)

蓝晶灵儿

可转换公司债券 是可转换证券的一种。从广义上来说,可转换证券是一种证券,其持有人有权将其转换成另一种不同性质的证券,如期权、认股权证等都可以称为是可转换证券,但从狭义上来看,可转换证券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 对于,它的相关会计处理,东奥小编在下面的内容中通过相关文字进行了相关说明。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我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采取记名式无纸化发行方式。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企业在进行分拆时,应当先确定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应付债券;再按照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整体的发行价格扣除负债成份初始确认金额后的金额确定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是合同规定的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利率折现的现值。其中,利率根据市场上具有可比信用等级并在相同条件下提供几乎相同现金流量,但不具有转换权的工具的适用利率确定。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照其初始确认金额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企业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可转换公司债券”明细科目核算。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可转换公司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面值,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科目,按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在转换为股份前,其会计处理与一般公司债券相同,即按照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确认利息费用,按照面值和票面利率确认应付债券或应付利息,差额作为利息调整。 首先,对股份公司来说,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在股票市场低迷时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可以减少外汇风险,还可以通讨债券与股票的转换,优化资本结构;甚至可获取转换的溢价收入。其次,对投资者来说,投资者购买可转换债券,可以使手上的投资工具变得更加灵活,投资的选择余地也变得更加宽阔。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278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