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12

芥末花vera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职称对退休影响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黑马胖子666

已采纳

退休后职称只对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中人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在2014年10月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制度改革之后,职务职称对养老金待遇的影响在逐渐弱化。2014年以前职务职称确定的生活补贴的数额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级别之间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职称直接与养老金待遇挂钩。但在2014年以后,退休待遇计算方法则是包括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的养老金以及职业年金,在新办法的实施之下,与养老金待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缴费年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弱了职称对养老金的影响。

中级会计职称对退休影响

142 评论(15)

乐趣小鱼

很多人认为职称只是在职的时候有用,实际上即使退休了,职称也是有作用。

1、荣誉的象征:无论是初、中、高级职称,还是其它比较特殊的、难以获得的职称(特殊人才职称、终身教授职称、名誉院长等),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2、能力的体现:退休后的返聘、再就业都需要职称来证明个人能力;

3、退休金的增加:新旧养老保险交际时间段参加工作的人员,退休时会根据职称高低有专门的计算方式。

一、职称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我们平时所了解接触的职称,一般都是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更多时候只是副高级别,正高职称很难获得),对于一些其他特殊职称了解很少。比如:教师中的特殊存在——终身教授,学校中的特殊存在——名誉院长,这类的职称作用并不是很大,所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与感谢,更多时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很多特殊的职称的评选也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样,一般是通过特殊形式奖励给做出特殊贡献的人,这样的职称不仅稀少,而且很难获得,但是一旦获得以后就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荣誉。

二、职称是能力的体现

很多人认为职称没有用了,是因为职称是能力的体现,而退休后就不需要能力了,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种情形:再就业——返聘或者重新找工作。退休了不代表工作的结束,只能代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是还是可以选择继续工作。可以自主创业,可以被公司返聘,可以寻找新的工作。这个时候对于陌生的企业来说,自己的职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企业通过职称来判断个人能力是否达到了标准。举个例子:一个55岁退休的女教师,又不想闲下来,准备加入个培训机构。问题来了,对于培训机构而言,这个55岁老师的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带好高三学生冲刺?不能砸了自己培训机构的牌子。这个时候,退休女教师拿出高级职称证书,自然就能说明一切了。

三、职称对于退休工资也是有影响的

2014年以前,退休的时候如果具备副高职称,每个月的退休津贴是要比其他人多上好几百元。职务职称不同的情况下,退休以后拿到手的退休金明显有着差距,这也说明职称和养老金是挂钩的。还有个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如果是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的人,退休的时候,其职称会决定其职称指数以及调节指数,从而影响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式。还有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0月养老保险改革后,一些单位依然继续发放一些津贴补助,比如住房、奖励等,这些依然是和职称挂钩的。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了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职务职称的作用在逐步弱化。

106 评论(8)

许清池79

你想多了。考到会计中级职称,对退休金是不会有影响的。

199 评论(15)

敏足一世

一、假如是在体制外的,即参与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时,其职称是不起作用的,不论你有什么职称,有没有职称,对月养老金(即问题中所说的月退休工资)的计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月养老金的上下,只与当地的社平工资以及你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等要素有关。

即便你有高级职称,领的工资很高,但你交纳养老保险的基数低,你的缴费工资指数就低,你的个人账户余额低,那么,你的养老金不会太高。假如一个没有职称的人,固然工资低,但交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比你高,那么他的缴费工资指数就比你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状况下,他的月养老金就会比你高。

因而,参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人,退休时职称对计算养老金是没有影响的。

二、假如是在体制内的机关单位或参公单位,那么职称在计算养老金中也是没有作用的。在职时,工资几与职称无关。虽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今退休时都还是“中人”,都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而且过渡性养老金中的视同缴费指数与退休时自己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有关的,但公务员、参公单位人员退休时的视同缴费指数只与自己的职务职级有关,与技术职称是无关的。

也就是说,作为公务员或者参公人员来说,即便你有高级会计师、经济师或者工程师等职称,这关于退休时进步养老金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但作为“中人”来说,退休时的职务、职级对进步养老金的作用还是比拟大的。

三、假如是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而且是“中人”(2014年9月前参与工作,201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退休时又聘用在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的,那么职称对计算养老金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首先是职称高,工资就高,交纳的养老保险就多,缴费工资指数就高,个人账户余额就高。其次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职称高,视同缴费指数就高,计算出的过渡性养老金就高,从而使总的养老金就高。

详细差几,这取决于获聘职称的时间,中级职称岗位是在十级、九级、八级岗位以及高级职称岗位是在七级、六级、五级的哪一级岗位,各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的上下,自己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状况等,不好混为一谈。有中级职称岗位领五、六千元养老金的,也有高级职称岗位领七、八千元养老金的,总体而言,差一两千元是正常的。

四、假如是在体制内的事业单位,虽然有职称,但是退休前是聘用在管理岗位的,计算养老金时,其职称对计算养老金也是不起作用的。其道理与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是一样的。

五、假如是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2014年10月后参与工作的人员),那么退休时计算养老金时,也与自己的技术职称没有什么关系了。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样,只与当地的社平工资以及自己的缴费基数、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等要素有关了。但是,关于事业单位专技岗位人员来说,由于高级职称的人员在职时的工资高,缴费基数高、缴费工资指数高、个人账户余额高,其计算出的养老金会相对高一些。详细高几,要依据详细状况来计算。这种状况退休的人目前还没有,也没有实例。

综上所述,高级职称退休与中级职称退休,其职称对养老金有影响的,从目前来看,只要事业单位聘用在专技岗位的人员。其他退休人员,职称对养老金的计算是没有影响的。事业单位专技岗位的人员,退休时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人员的养老金相差几,与聘用时间、聘用岗位、各地的社平工资、视同缴费指数等要素有关,不能混为一谈,但差一两千元是比拟正常的。

103 评论(14)

sheenashen

会计中级职称与退休工资?会计中级职称,退休的工资和普通的会计是有区别的。要高于普通的会计。

314 评论(8)

linsisty-Q

普查员、兼职会计、办所培训学校收徒弟。会计界素有“越老越吃香”的说法,再加上会计人“闲不住”的个性,于是有不少退休会计,要么重新走上了被返聘的职场路,要么转换身份当起了会计老师或咨询专家。老会计都回聘带徒指导业务,这些人都是财富无弃之理。

124 评论(14)

蓝海Mario

在事业单位根据工龄的长短,任职年限,职级的具体差别来说,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每月在养老金上的差距大约在1800元左右,这是因为事业单位食物职称划分也比较详细,像高级职称还分为正高专业技术一、二、三、四级,副高分为专业技术五、六、七级,而中级职称分为专业技术八、九、十级。具体差异要具体的详细计算,不能一概而论。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由于事业单位职级划分详细,相同职称级别不同薪资的差异也比较大。

1、高级职称的划分

事业单位和企业不一样,企业的薪资待遇是由企业自行决定得,企业里的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工资待遇区别就比较难以确定,而事业单位则不同,事业单位的支撑薪资待遇比较固定,哪一级给什么待遇是固定的,但是相同职称因为级别不一样,薪资待遇也不一样,以高级职称来说,高级职称分为正高和副高,正高分为专业技术一、二、三、四级,副高分为专业技术五、六、七级,那么正高一级和副高一级待遇相差就比较大了,如果是正高职称的女性还有不同,那就是高级职称可以延长五年退休,大家都知道,在职的薪资和所缴纳的养老保险数额是不一样的,加上缴费年限不同,那么退休以后的养老金相差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在事业单位大家都知道只要能够评上职称,在工资待遇上的差别就要大很多,正高虽然和副高只相差一级,但是在薪资待遇上相差就是一大截,正高一级与副高七级之间的退休工资差额为2885元。一级之间相差大约有1,500元左右。那么可想而知,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相差那就更大了!

2、拿了高级职称还需要被聘用才有实际意义

事业单位的人员都知道,在事业单位评上职称是一回事,被聘用是另外一回事,也就是说评和聘是分开的,评上职称并不代表就能够享受这个职称的待遇,必须要单位聘用才能够享受待遇。所以说,只有被聘用了,薪资待遇才会发生变化,那么相应的来说养老保险这一块就会发生变化,在2015年以前,国家对事业单位有职称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有增加的,高级职称增加700元,副高级职称增加460元,中级职称350元,初级职称级以下260元。在养老保险方案调整后就没有增加了,但是在职的时候职级不同进而影响缴费基数,那么职称对于与养老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3、中级职称退休比高级职称退休少拿很多养老金

现在大家都知道,缴费基数高养老金就高,高级职称缴纳基数高,那么养老金相应也就要高很多,不过在事业单位拿到高级职称也比较难,大多熟人也都是处于中级,但是中级职称里也分等级,所以考取相应职称证书,取得一定职称资格,那么不仅是在职的薪资待遇高,以后的养老金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不过还有一个因素也会影响养老金,那就是所在地区,如果是发达的一线城市,那要比偏远地区的相同职级的薪资待遇,以及养老金的多少有很大影响,相同职称可能在一线城市相差一两千元,在偏远地区可能就相差几百元。

总的来说,高级职称要比中级职称拿的养老金要高,基本都能高出1800元左右,再加上在职的时候高级职称人员可能所在的职位也比较高,那么缴费基数也相应高,养老金的差距可能还会更大一些,所以这些都是视具体情况而定!

323 评论(14)

Cherry6151123

审查员、兼职会计师和培训学校的学生。会计领域有一种说法,即“会计越老越受欢迎”,再加上会计师的“不安分”性格,许多退休会计师要么开始职业生涯,要么重新开始,要么改变身份,成为会计教师或顾问。老会计师被雇来管理公司,这些人都很富有。

327 评论(12)

我们的季节

技术职称,是一个人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技术等级的标志,在职时,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不但可以获得相对应的技术职称工资,同时也是一个人专业能力的见证,所以在职时大家都要想尽各种办法,申报技术职称,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二是为了获得与技术职称相对应的劳动报酬。而这种劳动报酬,除了在职时的工资高一部分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缴费基数,从而在退休后养老金水平更高。所以专业基数职称,对退休养老金的影响,虽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还是有间接的关系。在退休以后,由于没有从事相关的技术专业工作,因为已经退休,不再聘用相应的技术职务,所以基数职称只是作为一种曾经的专业成就,作为曾经的人生履历,也是自己没有浪费光阴和时间的历史见证,这既是自己的荣耀,也是全家的荣耀。目前我国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当有需要的时候,随时都会发光发热。很多人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实际上都还处于退而不休的状态,虽然和原单位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是对于高技术人才,特别是紧缺专业的高技术人才,市场还是非常需要的,所以在人才市场上还是比较有竞争优势的。有的退休后,还可以聘用到其他单位从事一线的技术研发工作,有的可以作为专家或是技术的顾问团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咨询,所发挥的作用其实一点也不比在职时差。综上所述,企业退休后虽然职称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有技术职称的人,特别是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很多还是处于退而不休的状态,虽然技术职称已经没有在职时那么重要了,但是技术职称的价值还存在,随时都有再次发光发热的可能。

11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