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58

想得快崩溃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杏林区会计企业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二月的小桃子

已采纳

医学和电气类~

杏林区会计企业

132 评论(8)

老王09870

马寒冰 (1916一1957),原名马国良,男,汉族,1916年出生于缅甸联邦勃生城,原籍福建省海澄县霞阳乡(今属厦门市杏林区),我国著名作家、词作家。他1928年回国,在厦门鼓浪屿英华中学就读,后赴浙江金华商业学校选修银行会计,1932年转入上海沪江大学就读。曾组织“天竹文艺社”,主编《天竹月刊》和厦门《华侨日报》的《天竹》文艺副刊。1937年6月到缅甸,先后任《仰光日报》编辑,《兴商日报》总编辑。抗战爆发后,担任“缅甸华侨文艺界救国后援会”的宣传工作。1938年回国,入陕北公学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参加八路军文艺工作队,后调军委卫生部工作,陪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太行、晋鲁豫、冀中、晋察冀、晋西北等根据地工作。抗战胜利后,被调到军调处执行小组工作。后到三五九旅任王震旅长的秘书。曾任后勤部长、宣传部长,一直随军南征北战。部队进入新疆后,担任新疆军区文化部长兼中共新疆分局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军总政文化部文艺处第三处处长兼编审出版处处长,主编《解放军战士》半月刊。主要作品有《中原突围》、《尼罗河畔》。是歌曲《新疆好》、《我骑着马儿过草原》的词作者。他因病于1957年7月7日在北京逝世,时年42岁。遗体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只要会唱《新疆好》《我骑着马儿过草原》,就知道军中诗人马寒冰。马寒冰,王震爱将。新疆军区宣传部长,新疆分局副秘书长。“七·七”抗战爆发,马寒冰历尽周折,从缅甸经香港到广州,辗转千里投奔陕北延安。因为华侨出身,在延安“抢救运动”中定为“派遣特务”,差点被“清洗”。王震看重马寒冰的一颗爱国心,看重他一口流利的英语,陪同印度援华医疗队表现的勇敢和才能。看重他多才多艺,为他平反。南下途中,马寒冰身染重病。王震执意送他到自己的老家浏阳,让老母亲照顾他。

245 评论(14)

夏雨落荷塘

肯定是医学呀

206 评论(8)

123老吃客

民国三十八年成立的省立行政专科学校,是台北大学最初的根基,嗣后台北大学又历经了省立法商学分校区院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等时期,并于公元2000年改制,成为独立的综合大学。回顾台北大学历次之改制与发展,已完整的纪录了高等教育各阶段的发展历史,而历届毕业校友济济多士,人才辈出,服务社会各阶层的杰出表现与辉煌成就,更印证了高等教育政策过去各阶段发展的正确性。益发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回溯创校历史已逾半世纪,新旧传承,源远流长,本缅怀前贤,策励来兹之意,谨就台北大学过去各阶段发展历史,扼要胪陈于后。第一阶段: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行政专校成立于1949年11月,创校目的为协助追随“政府”播迁来台之大专失学青年,完成未竟学业,及培育台湾省实施地方自治所需之各级地方行政干部。行政专校创校之初,由台湾省立成功中学校长左潞生先生为首任校长,并暂借台湾省立成功中学校舍授课。1950年5月,行政专校迁往台北市忠孝东路,暂借台湾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今台北科技大学)校舍授课。同年7月左校长辞任,由周一夔先生继任。嗣于1950年8月,觅得台北市长春路一一三巷(今合江街五十三号)现址兴建校舍,从此行政专校师生得以奠定日后永续发展之基石。行政专校成立之初,设民政、财政、计政及地政四科,嗣民政科改为普通行政科;计政科改为会计统计科;地政科改为土地行政科;惟财政科仍沿旧称。之后又陆续增设社会行政科、司法行政科、合作科、工商管理科 。第二阶段:台湾省行政专修班行政专修班成立于1950年,当时教育部委托台湾省青年服务团设立“台北青年接待站”照顾追随政府来台之失学大专青年。初名“台湾省青年服务团附设行政人员专修班”,之后改称“台湾省行政人员专修班”,再改称台湾省行政专修班。 行政专修班设有教育行政、普通行政、土地行政、财务行政、工商管理、社会教育、社会行政及合作等八科。行政专修班首任班主任为上官业佑先生兼任,继任班主任为杨尔锳先生。行政专修班班址初设于台北市中山北路台湾省青年服务团内(今台北市中山足球场现址 ),其后随台湾省青年服务团迁往台北市大直北安路今台北市北安国中现址。1955年,行政专修班奉令与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合并改制为台湾省立法商学院。第三阶段:台湾省立法商学院法商学院创立于1955年,系由“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及“台湾省行政专修班”合并改制而成。设有法科行政学系(后改为公共行政学系)、法律学系 、地政学系、社会学系四系,商科财政学系(后改为经济学系)、工商管理学系(后改为企业管理学系)、合作学系(后改为合作经济学系)八学系。法商学院院址为原行政专校校址,在今台北市合江街五十三号东西两侧;在合江街五十三号东侧者简称东院,为当年行政及教学中心,建有大礼堂、图书馆、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教职员宿舍等校舍。合江街五十三号西侧者简称西院,最初建有运动场,其后陆续兴建图书馆、社会科学馆、行政大楼等。当时因教育经费短绌,各项工程多须分作数次招标始克完成。其中兴建社会科学馆之经费,即端赖学校师生及校友捐助方得以完成,今日视之亦属杏林佳话。自西院逐渐兴建校舍后,法商学院行政及教学中心遂逐渐移至西院。法商学院除招收四年制之各学系新生外,亦奉准成立夜间部,为我国第一所大专院校开设之夜间部(现改为进修学士班与进修推广部)。第四阶段: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1年7月,“台湾省立法商学院”与“台湾省立农学院”合并为台湾省立中兴大学(简称中兴大学)。中兴大学校本部设于台中市,并同时设理工学院,法商学院仍在台北市。1969年中兴大学复增设文学院,1971年8月中兴大学改制为中兴大学,隶属教育部,陆续增设生命科学学院等,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中兴大学成立之后,因法商学院位于台北市,校本部位于台中市,为求教学行政运作顺畅,法商学院仍维持原台湾省立法商学院之编制与行政体系,人事、经费预算与校本部均分别编列。中兴大学法商学院首任院长为周一夔教授,其后继任院长依序为左潞生、龙名登、何伊仁、张书文、陈听安、陈文龙、郭昆谟、黄东熊及吴森田等教授。 法商学院与农学院合并为中兴大学后,因系所增加,校誉蒸蒸日上,学生人数年年倍增,原本的校区已经不敷使用。爰经多方寻觅,获悉今日台北市民生东路北侧有面积九千坪土地,隶属退辅会之桃园大同合作农场,因毗邻合江街院址,最为适宜辟为新校区。爰经多方奔走协调,并得退辅会赵聚钰主委大力支持,终使法商学院得以公告地价购得今民生东路校区土地,得以逐年次第兴建运动场、教职员宿舍、育乐馆、资讯中心、教学大楼等建物,以成今日台北校区之规模。第五阶段:台北大学学校自成立以来,系所学生日增,但受限于校地狭隘发展不易;此外,法商学院与台中校本部相隔遥远,也使得校务工作之推行较为不便,法商学院“独立”的诉求呼声也日益增加。经过师生多次集会研商,并获校友大力协助,在政府“各县市至少一所公办大学”的政策导向下,于1986年获得教育部同意选定台北县三峡镇为该校之新校区,并于1992年经行政院核准“台北大学发展计划”。1993年,“台北大学筹备处”成立,由郭昆谟教授担任筹备主任委员,进行台北县三峡校区的筹备工作。2000年2月1日,台北大学正式改制成立,首任校长为李建兴博士,现任校长为侯崇文博士,校务发展顾问为王惠钧博士、高强博士。截至2008年7月止,已有大小建物共30馀栋;校地59.32公顷,于全国大学院校中排名第21位,校园面积尚略大于台中的中兴大学。台北进修部中兴大学办理进修部(原夜间部),在各大学之中,历史最久;依其性质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为补修学分之夜间部,二为新制夜间部,三为大学第二部,四为进修部。(一)第一阶段夜间部 夜间部于民国四十四年十一月奉准成立,系为中兴大学前身之台湾省立法商学院,为改制前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及台湾省行政专修班之校友,补修大学学分,以完成大学学业所设置。至五十年六月结 束,五年六个月期间补修学分毕业生共计一九○四人。(二)第二阶段新制夜间部 新制夜间部,系政府为因应社会需要,招收无兵役义务而有志进修之在职青年,利用夜间授课完成大学教育。乃于五十二年十 二月核准中兴大学设置新制夜间部。五十三年九月招收法律、行政( 现为公共暨政策学系)、地政、社会、经济、会计统计(现分为会计、统计两学系)、工商管理(现为企业管理学系)、以及合作(现为金融与合作经营学系)等八学系新生四百名;另招收选读生四百名。五十五年参加大学夜间部联合招生。(三)第三阶段大学第二部 大学第二部,系“政府”为增加国民就业机会,于八十一学年度起,对夜间部之政策作大幅之改变,将夜间部明确定位为大学教育第二部,资源、设备与日间部共享,并可于下午时间排课,且配置一定比例专任教师及职员,并扩大招收未役 毕之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修习学分一切比照第一部日间部,并可相互选课。(四)第四阶段台北进修部 自八十六学年度起“教育部”依大学法明定夜间部朝进修教育发展,该校将第二部改制为台北进修部,设法律、公共行政、经济、社会、财税、地政、会计、统计、企业管理、金融与合作经营等十个学系,暨共同 学科,其中公共行政学系及企业管理学系均设双班,自八十八学年度起,公 共行政学系更名为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财税学系更名为财政学系,所有各学系,均依“教育部”规定名为进修学士班,历年毕业学生人数约在三千人左右。第一阶段部主任依序为吴英荃、蔡荫恩教授,第二三四阶段 部主任依序为李鸿毅,左潞生、龙名登、冯小彭、张书文、张致祥、陈文龙、刘家骏、王立中、李钟元、戴丽华、侯崇文等教授。 历任部主任继任以来,无不全力发展部务,或争取经费, 或兴建大楼、或更新设备、或增设学系、或增聘师资,遂使夜间部部务蒸蒸日上。法商学院与台北进修部自成立以还,系所学生日增,惟受限于校地狭隘发展不易。爰经师生多次集会研商,并获从政校友大力协助,终于七十八年获“教育部”同意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研拟迁校台北县三峡镇新校区计划报核,并于八十一年奉行政院核准台北大学发展计划。 溯自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三十八年建校伊始,万千校友殷切期盼改制为大学的心愿终能成真,实应对过去数以百计参与迁校觅地擘划的法商师长及校友前辈们,致上崇高的谢意与敬意。因为他们的热心参与及无私奉献,方才促成了台北大学的诞生。台北大学新展望八十二年二月五日,奉“教育部”核定成立台北大学筹备处, 并派郭昆谟教授担任筹备处主任,正式展开迁校三峡新校区筹备工作。筹备处设立之初,设于台北市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内。全力擘划建校蓝图,工作进行期间,幸得历届校友多方支持协助,多项建校计划遂能付诸实施。惟因三峡校地区段征收作业手续未能及时完成,致使设校时程延宕。八十八年二月郭前主任届龄荣退,聘前“教育部”政务次长李建兴博士继任。李主任接任后,首将台北大学筹备处迁往邻近三峡校地之三峡国中,竭尽全力推动建校后续工作,经一个月之奔走沟通协调,终而获致地方人士全力协助,遂使三峡校地区段征收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三峡地方父老并集资捐赠三莺艺术名家江冲默先生作品铜雕飞鸢乙座,用表支持;而社会各界亦慨赠老树数千株。三峡校地问题获致圆满解决后,即依计划展开各项校舍兴建工程,民国八十八年三月十八日,第一栋人文大楼正式开工,八十九年二月一日,台北大学正式成立;而校园整地、地下管沟、道路系统、水电系统、人工湖、污水处理厂、校门、围墙、照明及植栽景观等皆采同步进行;第一期十四层、九层、七层学生生宿舍群,第二栋八层商学大楼,陆续启用,其中三栋学生宿舍经学生命名为晓日楼、皓月楼、繁星楼,寓意隽永。九十三年八月底,李建兴校长荣退,侯崇文博士于同年九月一日获聘继任为校长,并于九十六年十月连任。侯校长到任后,积极承先启后,除持续强化各项校园建设、注重学校与社区之交流互动、致力推动学术合作,并提出“提升各系所教学暨研究表现,成为国内该领域领先发展之系所。”以及“成为卓越教育学府,培育企业界的最爱,国家公部门中高阶人才的一流大学。”作为校务发展之目标。三峡行政大楼业经于九十四年三月完工、行政单位于同年七月底迁入三峡校区办公,社会科学大楼亦于九十六年九月启用。其余工程部分,运动场与地下停车场预定九十六年十一月启用、而法律学院、公共事务学院将于九十八年九月迁入三峡新大楼、图书资讯大楼也将于九十七年底动土。台北大学将积极提振学校之发展,与三莺社区人文良性互动。在厚实的基础上,迈向多元而崭新的未来!“北大”大事记1949年,台湾省立地方行政专科学校成立。1951年,台湾省立行政专修班成立。1955年,“台湾省立行政专科学校”及“台湾省行政专修班”合并为“台湾省立法商学院”。1955年,增设夜间部(为台湾第一所开设夜间部之大学)。1961年,与台湾省立农学院合并为“省立中兴大学”,台北校区为法商学院。1971年,改制为国立中兴大学。2000年,国立中兴大学法商学院改制为““国立”台北大学”。

178 评论(9)

刘德华特首

厦门维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是2017-04-26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路478号2702单元。

厦门维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50211MA2Y6PJR4J,企业法人周香香,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厦门维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知识产权服务(含专利事务);企业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包装服务;办公服务;提供企业营销策划服务;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其他未列明的专业咨询服务(不含需经许可审批的项目)。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厦门维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15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