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等二爷de22
采用直线法摊销。
直线折旧法是一种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保守的折旧方法。这种折旧法在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里每年提取等量的折旧费。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600
贷:累计摊销600
扩展资料:
一.无形资产摊销是对无形资产原价在其有效期限内摊销的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和加速摊销法。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比工业经济时代要多一些,而不同种类的无形资产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一律按直线法对其进行摊销就失去了合理性。在进行实务操作时,企业可以参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无形资产的摊销采用直线法、产量法和加速摊销法。
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三.按照使用年限,将无形资产分为期限型无形资产和无期限型无形资产两大类。
1、期限型无形资产,即随该项无形资产的使用,其使用寿命会越来越短,最终在一定的使用年限之后,它将不再属于该企业的一项资产。这个使用期限正如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2、无期限型的无形资产,主要是指那些没有法律规定、合同规定、或公认的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而这里的无期限是一个相对概念,而非绝对的。它是指企业在良好的运行期间的无期限,如果企业面临倒闭,该项相对意义上的无期限型无形资产也随之消失了。
小妖精87623
直线法就是每年都是摊销一样啊比如说买了一个无形资产花了10万元 预计可以使用五年 假设没有净产值那在之后的五年里 每年都摊销2万 这就是直线法相关分录为:借:管理费用(或者其他)20000 贷:累计摊销 20000PS:通常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 都用直线法进行摊销哈
钮咕噜嘟嘟
1)直线折旧法,这种折旧法在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里每年提取等量的折旧费,每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 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如一固定资产:机器甲,购入值10000,1、净残值一般按10%计提,计算得:10000*10%=1000 2、使用期限为10年 3、每年折旧费=(10000-1000)/10,则每年折旧费为900,每月为900/12,分录:1、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机器甲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2、第一月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等 900/12贷:累计折旧——机器甲 900/123、报废时: 要执行固定资产清理程序。(2)五五摊销就比较简单省力的一种方法了,一般用于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也即在购买时摊销一半,报废损坏时报销另一半。假如购买一低值易耗品A 1000 分录:购买时:借:制造费用等 500贷:低值易耗品——A 500报废时:借:制造费用等 500贷:低值易耗品——A 500以上只是列明两种方法的一般使用方面。
胖墩er猫
无形资产年摊销额=无形资产取得总额/使用年限
直线法计提折旧计算折旧额公式: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年)×100%。
无形资产一般采用直线法摊销,直线法相当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的平均年限法,只是无形资产摊销时当月购入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当月不摊销。
扩展资料:
甲公司在每年年末收取利息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1000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144
贷:投资收益1144
这样,按折价购入债券的账面价值每期增加144元,待到债券到期时,甲公司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就和债券的票面价值10000元相等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直线摊销法
jackor57992
一次摊销法: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1800贷:现金1800五五摊销法:(1)借:低值易耗品-传真机1800贷:现金1800(2)购入时摊销一半: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900贷:低值易耗品—传真机900(3)报废时摊销一半:借: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900贷:低值易耗品-传真机900注:实行新准则后,低值易耗品科目改为周转材料科目
大鹏村长
直线折旧法是一种使用最广泛也是最保守的折旧方法。这种折旧法在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里每年提取等量的折旧费。折旧年限积数法和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的方法。加速折旧法在资产有效使用年限初期提的折旧费较多,以后逐年减少。具有加速资产折旧,推迟初期税款缴纳的作者应缴纳的总税额相同,但缴纳的时间先后不同,成本加速补偿法的主要特点是,它放弃了有效使用期限原始划分,人为地把各种资产进行分类,并规定各类资产的成本补偿期限。这种期限通常比资产的实际有效使用期限短。它可以折旧全部资产价值,不再计算残值(Salvage Value),它规定了种类资产不同年份的折旧率。其具体计算公式是:(1)直线折旧法,每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2)按折旧年限积数法,每年折旧费的计算公式是:本年起算所剩的使用年限数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x未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总和
魔法袋的礼物
、年限平均法概述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优点,但它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它忽略了“何时受益,何时付费”的配比原则。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年限平均法不足: 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 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则。 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 最后,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年限平均法优点: 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简化了会计核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年限平均法适用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哪些固定资产使用平均年限法比较合适呢?根据影响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因素。当一项固定资产在各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其负荷程度也相同时。修理和维护费用在资产的使用期内没有显著的变化。资产的收入在整个年限内差不多时。满足或部分满足这些条件时,选择平均年限法比较的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计算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工作量法的缺点: 首先,同平均年限法一样,未能考虑到修理费用递增以及操作效能或收入递减等因素。 再次,资产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也难于准确的估计。 最后,工作量法忽视了无形损耗对资产的影响。 工作量法的优点: 当然,由于工作量法自身的特点,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工作量法反而比较合理。当有形损耗比无形损耗更重要量。或在各个期间资产使用不均衡的。不经常使用,因此其使用程度与产品的生产工作量有关。在这些条件下,可以选择工作量法。 适用范围: 实际工作中,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某些价值大而又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 3、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 首先,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在使用期是递减的。固定资产在前期效能高,创造的收入也大。同时,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初期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其次,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年增加。 再次,未来净收入难于准确估计,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风险小。 最后,加速折旧法考虑了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因此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优点有: ①最初几年工作效能高,收入大,相应的折旧费用大,符合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原则。同时,早期多提折旧也符合谨慎性原则。 ②通过提高折旧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资,即可减少无形损耗,通货膨胀带来的投资风险。 ③可以用递减的折旧费抵补递增的维修费,使企业利润在正常生产年份保持稳定。 ④可以加快固定资产设备的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刺激生产和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⑤折旧具有“税收挡板”的作用,由于递延了税款,企业可以获得一笔无息贷款。这是政府鼓励投资,刺激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性举措。 适用范围: 加速折旧法具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其特点适用于技术进步快,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医药等。 3.1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2÷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低于其预计净残值以下。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3.2 年数总合法 年数总合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某设备预计使用5年,则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为15(5+4+3+2+1)。第2年时尚可使用寿命为4,此年的年折旧率为4/15。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