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6

六月之程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作业成本法中级会计考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尝试新鲜

已采纳

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的区别,一个是资格类的证书,一个是职称类的证书。对财会人员来说,想提升自身竞争力,多考些证书是可行的。

作业成本法中级会计考吗

176 评论(11)

肖肖肖肖肖雪*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原理:

1、定义业务和成本核算对象(通常是产品,有时也可能是顾客、产品市场等)。这一过程很耗时间。如果两种产品满足的是顾客的同一种需求,那么在定义业务时,选择顾客要比选择单个产品更为恰当。

2、确定每种业务的成本动因(即成本的决定因素,如订单的数量)。

3、然后,将成本分配给每一成本核算对象,对各对象的成本和价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盈利能力的高低。

扩展资料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标

(一)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流程、产品、分销渠道或客户等成本对象,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二)通过作业认定、成本动因分析以及对作业效率、质量和时间的计量,更真实地揭示资源、作业和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作业、流程和作业链(或价值链)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

(三)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及其分析,为企业更有效地开展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种管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作业成本法

158 评论(13)

zhizhuo1986052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大纲变化详细解读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考试大纲已经公布。 与去年相比,个别章节变化很大,主要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这对于准备 2022 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的考生来说是个坏消息。 以下是2022年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大纲的全面解读,帮助您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备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2022年财务管理大纲的主要变化

2022年大纲与2021年大纲相比,有新的财务管理原则、本量利分析的优缺点、边际分析的优缺点、产品 生产和定价策略、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私募股权基金和期权合约等。调整了部分能力等级要求。 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已被删除。 整体来看,调整和删除的内容对备考和复习的影响有限,但新增内容比较重要,尤其是第六章新增的私募基金和期权合约。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187 评论(13)

Me馍馍27

考中级会计的时候,用的工具来做练习题,还有历年真题,模拟考试的,可以下载来练习 。地址:fk.369kuai。com/details/55EF9953

285 评论(9)

阳光的玖零

中级会计职称转注会考试通过概率大吗?中公会计针对考生这类问题为大家详细解答。

【报名条件】

中级会计职称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条件对比

考试类型报名条件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

5、取得博士学位。

对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注册会计师考试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1. 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

2. 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停考处理期限未满者。

【考试时间】

中级会计职称与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对比

考试类型考试时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预计2018年9月8日、9月10日(仅供参考)注册会计师考试预计2018年10月13日、10月14日(仅供参考)

【知识点重合度】

关于备考教材及知识点方面,中级会计所有科目包含内容,都可以在注会科目中找到对应。但中级会计中没有成本管理内容,所以从知识点方面,中级会计涉及面不能和注会相比,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却很紧密的。中级会计实务对应注会会计科目内容,中级经济法对应注会经济法、税法,中级财管对应注会财管,通过了中级会计对于注会备考帮助很大。具体章节重合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会计

中级会计实务

(1)除了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注会全都有。

(2)区别在于注会考得比较综合,相对而言应用更多,而中级考核比较浅显,主要是基本概念性内容。

《中级会计实务》注会《会计》第一章总论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存货第三章 存货第三章固定资产第四章 固定资产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第六章投资性房地产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第八章长期股权投资及企业合并第六章无形资产第五章 无形资产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十二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八章 资产减值第九章资产减值第九章金融资产第七章 金融资产第十章 股份支付第十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第十一章负债及借款费用第十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第十二章债务重组第十三章 债务重组第十三章或有事项第十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第十四章收入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五章政府补助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六章所得税第十四章 所得税第十七章外币折算第十五章 外币折算第十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二章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20第十九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二十章财务报告第十七章 财务报告

第十八章合并财务报表

第二十一章事业单位会计

第二十二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二部分:中级会计经济法与注会经济法、税法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中级会计《经济法》注会《经济法》、《税法》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法律基本原理

第二章 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第六章 公司法律制度第三章 其他主体法律制度

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概述

第五章 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四章 金融法律制度

第一节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第二节证券法律制度

第三节 保险法律制度

第四节 票据法律制度

第七章 证券法律制度

第九章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五章 合同法律制度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税法】第二章第七章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税法】第七章第八章 相关法律制度

第一节预算法

第二节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第三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第四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五节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第六节财政监督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法律制度

第十章 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三部分: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管

中级财务管理

中级财务管理中包含了注会财管的大部分内容,不过中级的要比注会的浅,无论是内容还是考查方式上,中级财管仅仅是皮毛,注会财管才有深入的解读。具体对比如下:

中级会计《中级财务管理》注会《财管》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第二章 财务管理基础

第一节 货币时间价值

第二节 风险与收益

第三节 成本性态

第三章 价值评估基础

第一节 利率

第二节 货币的时间价值 第

三节 风险与报酬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第一节 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第三节预算编制

第四节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第十八章 全面预算

第一节 全面预算概述

第二节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营业预算的编制

第四节 财务预算的编制

第四章 筹资管理(上)

第一节 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债务筹资

第三节 股权筹资

第六章 债券、股票价值评估

第一节 债券价值评估

第二节 股票价值评估

第三节 混合筹资工具价值评估

第十一章 长期筹资

第一节 普通股筹资

第二节 长期债务筹资

第三节 混合筹资

第四节 租赁筹资

第五章 筹资管理(上)

第一节 衍生工具筹资

第二节 资金需要量预测

第三节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现金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第四节 存货管理

第五节 流动负债管理

第十二章 营运资本管理第八章 成本管理

第一节 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量本利分析及应用

第三节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第四节 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

第十四章 标准成本法

第十五章 作业成本法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第十章 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第十章财务分析与评价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中级会计转注会或一起考可行性分析:

1、基础夯实:注会会计、经济法、税法、财管几乎包含了中级会计三科所有章节内容,但中级会计对于报名条件要求虽高,但考查的内容相较于注会却比较浅。所以中级会计可以作为转战注会的垫脚石。

2、增强自信:中级会计考试两年三科,通过中级无异于是对考生学习能力和毅力的一种肯定。通过中级会计的考生可以考虑转战注会,未通过中级会计的考生可以考虑和注会一同备考,同一年考,两个可以在学习中互相促进。并且在报名时间以及考试时间上也不会冲突。

3、实务考查有保障:中级会计职称考查的内容要比初级会计考查的要深入,实务性要求也会更高。从中级会计职称报名条件中可以看出,能够通过中级会计的工作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中级会计实务以及注会税法对于会计实务性要求比较高,所以中级会计的备考对于注会税法的通过非常有帮助。

本文是中公会计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公会计网。

展开全部

280 评论(13)

huahuaabcabc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是一种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加精细和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认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企业受到双重损失、总体获利水平下降 ;。

35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