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8

YIFAN的新家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账户结算管理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ttle1208

已采纳

会计账户的设置 一、会计账户设置的原则 设置会计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设计和选用会计账户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会计账户应根据会计科目设置。2.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选用和设计企业所需会计账户。3.会计账户体系的设计,应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和账目结算。 4.会计账户的设置应为提供信息需求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要求。 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 为满足生产经营管理要求,会计帐户不仅要能提供总括的信息指标,而且还要能具体反映。如“应收账款”账户可以提供企业全部应收账款的形成、收回的总括信息,但它却不能提供具体债务人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为了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会计核算还需要提供一些详细的信息指标,这就要求在反映总括信息账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层细化,形成不同层次相对明细的账户,以便提供各类经济活动的详细资料料。因此,为了满足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为了适应全面、多层次反映经营活动,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既要设置和登记总分类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又要设置和登记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总分类账户,是指对某一类会计对象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 为了保证会计算资料的可比性,总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通常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明细分类账户,是指对某一类会计对象进行局部或具体核算的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所提供的具体资料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它是依据企业自身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设置,而各个企业的具体经济业务不同,经营管理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明细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不宜统一规定,只能由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管理的要求和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自行规定。例如,根据企业的具体债务人,可在“应收账款”总账账户下设“甲单位”、“乙单位”等明细分类账户,提供各个具体债务人明细核算资料,可以表示为“应收账款——甲单位”、“应收账款——乙单位”等。 以某一公司为例,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具体设置见下格式1、格式2、格式3。格式1账户名称:应收账款 2008年 凭证号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余 额 月 日 1 1 年初余额 10 000 5 (略) …… 3 000 13 000 8 (略) …… 5 000 8 000 31 本期发生额 3 000 5 000 8 000 格式2账户名称:应收账款——甲单位 2008年 凭证号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余 额 月 日 1 1 年初余额 4 000 5 (略) …… 1 000 5 000 8 (略) …… 2 000 3 000 31 本期发生额 1 000 2 000 3 000格式3账户名称:应收账款——乙单位 2008年 凭证号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余 额 月 日 1 1 年初余额 6 000 5 (略) …… 2 000 8 000 8 (略) …… 3 000 5 000 31 本期发生额 2 000 3 000 5 000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某一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它们核算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提供的核算指标的粗细不一样,总分类账户提供的是总括核算指标,明细分类账户提供的是具体的详细的核算指标。总分类账户是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统治账户,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则是某一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对其总分类账户起着辅助和补充说明的作用。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相结合,即能总括又能详细地反映同一类会计对象的情况。 从以上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情况我们不然发现,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不仅存在以上关系,而且在数量上也存在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关系式: 某一总分类账户的期初(末)余额=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期初(末)余额之和; 某一总分类账户的借(贷)方本期发生额=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借(贷)方本期发生额之和。 鉴于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密切关系,在会计核算中强调:对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必须进行平行登记。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是指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登记,两者必须在时间、方向和金额上保持一致。

初级会计账户结算管理

291 评论(14)

中暑山庄产橘子

首先了解会计科目性质。然后再设置会计(科目)账户

11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