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5

号仔在厦门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所得税会计研究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霸气甫爷

已采纳

这个很好修改的 你这边是什么时候要交上去啊

所得税会计研究

126 评论(14)

棉花糖夫人

您好,看了您的目录,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只是还没有更好地理清写作思路,所以问题不大。鄙人有过不少会计方面的写作经验,在此提供一点帮助哈! 从您的目录来看,应该是硕士论文以下;从题目来看,所得税会计研究范围较大,其实不好下手,建议聚焦,比如专门研究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区别和联系;从您现有的目录内容来看,您的基本写作思路是先说明所得税会计的相关理论,然后研究所得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以及对二者的使用准则。 鉴于此,个人觉得您的第3章介绍了所得税的几种会计方法,那么第4章还应该介绍会计准则的相关理论,然后再研究 二者之间的差异和关联。最后再谈二者之间差异协调的意义、理论基础以及实际案例。 总体来说,您的前两章虽然通过了,但还存在一定的条理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做一下微调。 如果还有疑问,可随时再作提问哈,乐意效劳!

138 评论(12)

木木小YY

包括企业和个人所得税?

178 评论(13)

大头的陈小晶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税务会计的一个分支,是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整套会计原理、程序和方法。它诞生于西方的会计学领域,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53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宣布采用应付税款法,这开启了所得税会计的历史进程。从那以后至今,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已经历了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经长期研究和实践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我国所得税会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所得税会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存在的差异所致。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是经济领域中两个不同的经济概念,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体现不同的要求。因此,同一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收益与按照国家税法计算的应税收益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故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可能直接以会计收益为依据,而要以所得税法规定对会计收益进行调整后,才能正确的计算出应税收益,因而就产生了调整这一复杂过程的专门的所得税会计。

14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