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01

下雨不流泪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学计提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九州至尊

已采纳

1、所处对象在不同的时间被处理。

权责发生制是以已经发生的费用为基础的。具体来说,在权责发生制下,一些已经发生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是预先列入的。

预支以未发生费用为基础,具体来说,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属于当期的费用虽然尚未支付,但应计入当期损益。

2、内容不同。

退出可以理解为计算和退出。规定的比率乘以规定的待计算提取的基数,计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折旧准备等。

预支费用是指企业预支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费用,如保险费、修理费等。

3、账户处理是不同的。

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减值等是主要的核算和提取科目。

以预支方式办理的事项主要包括所得税费用和修理费,以及应计入管理费的保险费。

扩展资料:

计提功能:

1. 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一些已经发生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是预先计入的。

2. 按规定计算并提取相关制剂(滞留、减值)。

3.预计会有一些应付账款。

4. 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项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计提

会计学计提

255 评论(12)

逛街搵食人

没发生的时候,预先计算来,备用的(而实际上以后也确实会发生的).

94 评论(8)

九种特质

一项费用支出,其受益期往往不是与支付时在同一个会计期间所以,有些费用支出是预付的,受益期在支付之后有些费用支出是累积起来支付的,受益期在支付之前在支付之前的,一般是按摊销方法,将该费用摊销到各受益期间的费用里去。而款项支付在后的,就需要预先在各受益期先做费用,形成负债,最后累计支付,这种情况就是计提,例如:本月员工上班,应该放工资,但是一般在下月发放,也就是说,本月的工资是本月发生的费用,但实际支付却在下月所以将工资做进本月的操作就是计提

256 评论(14)

小琳子雄霸天下

会计中的计提和预提的意思如下:

计提是指计算和提取,将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科目中。

预提是指的是预先提取,一般用于财务方面的预提费用科目。

会计中的计提和预提的区别有以下两点:

计提是基于已经发生的费用,具体是指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预提是基于未发生的费用,具体是指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属于当期的费用尽管尚未支付,但应计入当期损益。

2.内容不同。

计提可以理解为计算和提取,将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科目中,如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如预提的保险费、修理费用等。

3.账务处理不同。

通过计提方式处理的科目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通过预提方式处理的科目主要预提所得税费用和预提的应计入管理费用的修理费、保险费等。

扩展资料:

八项需要计提的会计准备包括以下部分: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计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提

246 评论(10)

耶阿吃吃吃

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的范围: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货的范围比较宽,有在途材料、原材料、包装物、在产品、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存货是否需要计提跌价损失、关键取决于存货所有权是否属于本企业、存货是否处于加工或使用状态。凡是所有权不属于本公司所有的存货,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如受托代销商品;凡是处于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存贷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如: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存货实物形态及数量不容易确定)、在用低值易耗品(价值低且已摊入成本)等。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的金额限制:从理论上分析,凡是存货的市场价或可变现价值低于其成本价的,都需要计提存货跌价损失,并且规定必须分品种,规格、产地、品牌明细核算,但在实际核算工作中由于很难做到而显得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如大型商业企业存贷品种及规格少则上万种,多则几十万种,尤其在目前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存货市场出售价格低于成本价,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无论存货跌价损失的金额是多少,都需要计提存发跌价损失,一则会计核算工作已非常大,不可能全部做到;二则对于跌价损失金额比较少的存货也要计提跌价损失,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笔者从为各个企业可以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规定计提存贷跌价损失余额的范围,可以用绝对数表示,存货跌价损失多少金额以上的,需要计提,否则不提;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存货跌价损失金额超过本企业实现利润规定百分比的,需要计提,否则不提。确定计提跌价损失金额范围或百分比,关键取决于对企业实现利润的影响程度补充:计提:会计学名词。可简单理解为企业根据有关规定计算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把尚未发生但将要发生的支出计算出来列入费用.]延伸的知识:《企业会计制度》允许企业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委托贷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八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如前六项)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或净资产。由于“八项计提”存在着较大灵活性和可调控性,利用“八项计提”调节企业利润粉饰会计报表成为某些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种手段。通常情况下,部分公司在业绩较差时少提准备可以“润色”业绩,有的则在经营较好时多提准备,以便为随后的会计期间做好“业绩储备”。而对那些急需恢复上市或“摘帽”的公司来说,计提和转回更是其跨年度调节利润的捷径,在铁定亏损的年度“一次提个够”,在必须扭亏的年度“一次冲个够”的现象并不鲜见。计提,成了上市公司玩弄利润的遮羞布。

302 评论(14)

飘飘飞雪

定义: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乘以规定的比率,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

预提是指扣留、预扣的意思。原则上业务费是不可以预提进费用帐的。一般只有租金、保险费、短期借款利息等采取预提。而且在年底时不得有余额。余额要冲减费用或并入利润征所得税。

区别:

1、所处理对象时间不同

计提是基于已经发生的费用,具体是指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预提是基于未发生的费用,具体是指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属于当期的费用尽管尚未支付,但应计入当期损益。

2、内容不同

计提可以理解为计算和提取,将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科目中,如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如预提的保险费、修理费用等。

3、账务处理不同。

通过计提方式处理的科目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通过预提方式处理的科目主要预提所得税费用和预提的应计入管理费用的修理费、保险费等。

扩展资料

计提功能: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计提时机: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计提

百度百科——预提

304 评论(15)

midnightdq

一、计算资金应用时间不同。

1、计提是基于实在的情况,如,本月发生的收入已经有了确定的金额,月末按实际收入金额计算提取营业税及附加;因此,计提重在"计",即有实际根据,可以计算,费用属于本期,计算出来,提在期。

2、预提是基于知道某种费用会发生,但不能确切发生数,但同时这个数又与现在有关联,比如,修理费用,它是因为现在使用设备而造成设备将来要修理,为体现权责发生制,故在费用实际发生前预先提出预算。

二、针对的费用使用情况不同。

企业费用已经发生,但还没有支付,这种情况下就要计提。例如企业的员工工资不是当月发,是下个月发,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财务报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就要计提,否则就虚增了利润。预提是在费用没有发生之前,对于该事件费用的估计预算。

三、举例说明

1、如一个公司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修理,每月预提了800元。共预提了5个月,一共预提了4000元。

2、每月做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800

贷:预提费用——大修理费800

3、第六个月实际发生修理,实际用了5000元;

借:预提费用——大修理费5000

贷:银行存款50004、这里“预提费用”就有了1000元的借方余额,实质上是资产科目“待摊费用”。

借:待摊费用——大修理费1000

贷:预提费用——大修理费10005、待摊费用1000元,可以分几个月摊销。例如分2个月摊销。则每月做

借:制造费用——大修理费500

贷:待摊费用——大修理费500

扩展资料

计提功能

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

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

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

预提费用的内容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各项应付未付的费用。其实质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属于当期的费用尽管尚未支付,但应计入当期损益。

如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间隔的时间较长,在未进行大修理时,不可能产生大修理费用,但大修理费用应在固定资产两次大修受益期间内进行预提,作为当期费用。

按期预提计入费用的金额,同时也形成一笔流动负债。预提费用主要有预提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修理费用等,其金额有的可以确定,有些需要估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计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提

157 评论(11)

小楼新雨

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有时候,费用已经发生,但还没有支付,这种情况下就要计提。例如企业的员工工资不是当月发,是下个月发,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财务报表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就要计提。否则就虚增了利润。计提时机发生在:1、在权责发生制前提下,预先计入某些已经发生但未实际支付的费用。2、根据制度规定,计算、提取有关的(留存、减值)准备。3、预计某些应付账款。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扩展资料:2001年初,在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企业要计提的会计准备从四项扩大到了八项。因此,过去的"四项计提"就将会被"八项计提"所取代。(这"八项计提"也将在上市公司2001年中期报告中反映出来。)新增的四项计提包括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具体来讲包括如下,1.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在期末应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於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委托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并入短期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项目。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应在期末对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於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应当在期末因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於其账面价值的无形资产,应当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4.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在建工程预计发生减值时,如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的在建工程,也根据上述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见,新增的四项计提,同样是遵循了谨慎性原则所做的会计处理,而且准备的计提也能较为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提

27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