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1

烂醉的猫咪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基础规范的建立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向土豆要努力

已采纳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应当符合本规范的规定。第三条各单位应当依据有关法规、法规和本规范的规定,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会计工作依法有序地进行。第四条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第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要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和指导,通过政策引导、经验交流、监督检查等措施,促进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职责权限管理本部门的会计基础工作。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第一节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第六条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不具备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条件的,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事业行政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事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机构,应当配备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第七条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二)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不少于三年;(三)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掌握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知识;(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五)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第八条没有设置会计机构或者配备会计人员的单位,应当根据《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代理记账。第九条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总会计师行使《总会计师条例》规定的职责、权限。总会计师的任命(聘任)、免职(解聘)依照《总会计师条例》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第十条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会计人员,督促其遵守职业道德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第十一条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帐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第十二条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第十三条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第十四条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第十五条各单位领导人应当支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给予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第十六条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需要回避的直系亲属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配偶亲关系。第二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第十七条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第十八条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会计基础规范的建立

115 评论(9)

吃吃吃吃吃Chen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分析

目前,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仍然薄弱,这不仅严重削弱了会计工作,而且造成了经济秩序混乱,助长了腐化之风。下面是我为您搜集整理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会计管理是企事业单位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管理程序,一方面为单位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提高其透明度,规范其行为。另一方面为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做好会计管理工作,对顺利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功能转型、市场经济发展、维护和稳定财经秩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会计法;规范化建设;管理

一、进一步做好会计相关法律的宣传和检查工作

《会计法》是会计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会计法》执法检查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主线。新《会计法》颁布实施后,社会各界虽然对这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普遍认识不到位,落实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有必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建立检查与惩处连锁的组织领导体系。

当前,在《会计法》执法检查中,普遍存在着单一由财政、审计等部门组织检查的现象,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查处还不够有力。为了加大《会计法》执法检查的力度,公检法应被纳入检查单位成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力量。公、检、法部门参加执法检查,一方面,对不严格执行《会计法》的单位领导起到震慑作用,使他们面对严肃的执法检查,切实增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的意识,在日常会计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如履薄冰,真正把贯彻执行《会计法》当成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可有力地保证违法案件的及时立案和依法查处,保障《会计法》和各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从速处罚与从重处罚相兼顾的运行机制。

针对在《会计法》执法检查中被处罚单位推托或拒不执行处罚的问题,会计管理部门要与各地人民银行协调,在会计行政部门下发行政处罚决定后,由财政部门直接在受处罚单位开户银行划拨罚款,切实把处罚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同时,对拒不执行《会计法》的责任人出以重拳,追究其经济、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彻底解决违法违纪问题。

3、推行回访监管制。

为了不断规范会计管理工作,在深入开展《会计法》执法检查过程中,有必要坚持经常开展“回头看”,一方面督促存在问题的单位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回访及时发现基层单位存在的财务隐患,有针对性地指导、完善、落实防范措施,充分发挥预警作用,严防违法问题重复发生。

二、进一步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目前,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仍然薄弱,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些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账目混乱,差错严重;一些单位账外设账、“小金库”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单位人员变动不办理交接手续,造成责任不清;一些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给违法违纪行为造成可乘之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削弱了会计工作,而且造成了经济秩序混乱,助长了腐化之风。为此,要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重点,按照相关规定制度进行自查、整改、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扎实有序地把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

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改革的`客观需要,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它不仅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从而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同时还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采用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就会使会计人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理论和业务技能的学习,进一步参与单位经营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变事后核算为事前预测、决策、控制。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广大财会人员的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加强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和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核算工作管理,提高会计工作现代化水平。

三、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通过学习,使会计人员在职业观念、职业技能、职业纪律等方面有所转变,并自觉抵制和揭发会计造假行为,要使“诚信为本、操作为重、坚持准则、不造假账”成为会计人员的终身追求,并且成为会计行业的主流。

2、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要把好会计入口关,严格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选拔合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要结合执法检查及财政其他检查,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任职资格的检查,检查单位是否依法建账和进行会计核算、在岗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要开展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注册登记制度。

3、加强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力度。

要把不断出台的新制度的实施状况和效果应作为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加强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在搞好一般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对新制度的实施。通过培训学习,使会计人员全面熟悉和理解制度的具体内容、操作规程,深刻体会和把握新制度的重点、难点和精神实质,预见实施新制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级财政部门应将新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作为一项日常的工作来抓。特别是对不执行或执行新制度不到位的行为进行曝光和处罚,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参考文献

[1] 韩伟.浅析企业会计核算管理[J/OL].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12):28[2014/3/27].

[2] 曲永秀.现代工业会计管理趋势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

[3] 王君.提高财政会计管理工作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7).

[4] 简述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创新管理新方向[J].现代商业,2014,(6).

15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