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似路长!
当你报名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时候,信誓旦旦说要好好复习准备,结果可能又是不尽如意吧!
很多想做会计的同学说证书不重要,想着毕业之后很少有对初级会计证书的要求。总是能听到:“反正我也用不到”“也从没人说因为没有初级证找不到工作的”导致很多同学选择了裸考上阵!
临到考前才复习,做几套所谓的真题就当复习过了……这个是很多考生的通病,后果就是:看题,懵,最后只能蒙。分数出来没过,继续安慰自己:考不过就算了,反正初级会计职称证书不重要。
很多考生认为,初级这么简单,考前随便看看书,做做题就能过了!其实自信也是好事,但太过自信那就是自负了,有一句话叫“淹死的都是会水的”,用来比喻这些考生,虽然不是那么准确,但是很形象。
根据往年考试经验,初级会计考试通过率仅有20%左右,18年初级职称考试通过率更是低至16.85%!那么为什么明明考试很简单、通过的人却很少呢?
1、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要求考生一年内通过全部科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单科合格成绩不予滚动保留。
2、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内容虽然简单,但是考试批次多、实行机考随机抽题,所以考试范围很广,需要考生全面掌握知识。
3、很多考生认为初级考试比较简单,没有从心理上重视起来,备考马马虎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考前才突击,导致直接弃考或者考试失利。
4、还有一部分考生是跟风报考,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抱着考着玩玩的心态想必是考不过的,这也增加了考试通过率的分母。
以上四大问题是导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通过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只看书不做题、没有练习无纸化考试系统等等,但说到底,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进行充足且认真的备考。
纵观永图网校历年高分学员,可以发现,他们有几个共同特点:了解考试政策,明白考证的必要性;时间管理做得好,制定了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资料选得好,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
什么人群适合考初级?
1、从事财会工作但是没有初级会计证书的人
很多财务人工作了好几年,手里只有一张会计证,如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已取消,一定要尽早考下初级会计职称,否则不是“无证从业”吗?
2、想要跳槽、转行进入财会行业的人
初级证书是财会行业的入门必备和敲门砖,尤其是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朋友,这更是你唯一的砝码。
3、财会专业大学生和非财会专业但是想增加一技之长的大学生
身为一名财会大学生,没有初级证好意思去面试应聘?
其他专业的在校生,如果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有些迷茫,不妨考一下。一是在校生有学习环境的优势,备考相对轻松;二是技多不压身,多一个证书就多一个就业的机会。
华兰欣子
人活一口气,不是把我逼急了,也真没有那么认真严肃的对待这个事情。六年的夏天,损失的是假期,得到的是自己从一个理工小白本慢慢的转变成了一定意义上的“专家”。回过头看看,经历了如此心酸历程后,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我对于会计新老准则都很熟悉,因为会计我考了五年,从老制度考到新制度。另外,其实讲实际的,一张含金量高的CPA证书,还是很多好的会计工作的敲门砖。
兰兰110110
自己学会计纯属偶然。 自己不是那种有经济头脑的人:只挣工资,不会投资;在家也不管账,在外也不喜欢给别人算账;花钱是该花的花,不该花的也花,属于先天性不太会过日子的人。所以,我对会计就没有多少兴趣,不爱在那方面费脑筋。 这次突然学起会计,只源于自己的一次工作变动。 自己原来大学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与会计专业完全不沾边。后来因一些原因,自己给领导提出了换岗位的想法,正好另外一个部门有一个岗位空缺,领导在征求我的意见后,就把我安排过去。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涉及到会计工作——出纳。 到了新岗位,在同事的帮带下,自己很快进入角色,新工作很快也就上手了。其中,出纳的主要工作就是:每个工作日下班前,收营业款、盘点、开票、记账,入库;每个月再往银行跑几趟:存款、给供货方转几笔货款、给部门的同事转个工资奖金等。 所以,我这个出纳工作说简单也简单,只是毕竟干的是公事,要求人要细致和谨慎一点,自己觉得干好它并没有什么难度和压力。 但自己平时也是一个爱思考的人。自己到了新岗位后,尽管出纳的工作能够胜任,但自己也知道出纳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会计工作;自己现在能胜任目前的工作,那是因为眼下的经济业务简单。要是经济业务量复杂一些呢?自己是否还能胜任?我就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还了解到,要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是持证上岗。这在会计法里有明确规定。出纳属于会计岗位,也是需要从业资格证的。看来,领导让我从事出纳工作确实出自对我的信任。于是,我想既然会计行业有持证上岗的要求,领导又信任自己,自己也存在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欠缺,不行自己就报个会计班,专门学习一下会计知识,又能和目前工作结合起来,顺便还能考个会计从业证,有何不好呢?于是,我决定报个会计班。 到了新岗位的第二个月,我便找到离家不太远的学校报了一个会计班。在报名的时候,接待人员告诉我,他们这里可以报基础班,也就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取证班;初级班,也就是初级会计师班;还有中级班,即会计师班。我的情况只适合报基础班,从零学起。 交了学费后,他们给我拿出一张空白学生卡,贴上我的一寸照片,填完内容注册以后,我就正式成为他们这里一名会计基础班的学生了。 为了上课不和平时的工作冲突,我都是上晚上和周末的课。学校课程排的最多的时候,周一、周三、周四晚上,周六、周天上午都有课。到了这些时间点我就去上课。 刚开始听课的时候,我对老师讲的内容很陌生,我基本听不懂。我反馈给老师,老师对我讲,你先不要着急,先慢慢听,逐渐就能听懂会计课的内容;我课堂上哪一个点听不懂,我就用笔先记下来,课后我问老师和同学,包括我自己看书本再琢磨。逐渐的,量变达到了质变,我对会计课就能慢慢听懂意思了。知道了什么是借方,什么是贷方,会计科目,什么是会计分录,它们又是干什么用的等等。 我从2016年的九月份开始上课,上到十一月份。有一次上课去,老师在课堂上突然宣布了国家会计政策的一个重大消息:2017年国家要取消原来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同时,会计从业资格的起点直接提高到初级会计师;我原来计划在2017年要考的会计员证,就变成考初级会计师证。这对我这个零基础的学生来讲,难度一下就提高了很多。影响我原来计划一年内考下会计员证将不能实现,因为国家取消了这个证的考试。还有,现在学基础课程都很吃力,还要考高一级的初级会计师课程,岂不是难上加难?但是,毕竟自己已经坚持上了三个月的课,要是放弃学习也觉得可惜。同时半途而废的结果让自己也感到不美气。于是,经过自己与自己的开会研究,决定还是接着上。于是,自己又补交了学初级会计师课程的学费。先把基础课上完,再接着上初级的课。调整计划参加2018年的初级会计师考试。至于到时候考初级会计师能不能通过,先不去管它,先学到与工作有关的会计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下来,我的学习计划又延长了一年。 由于学习难度提高了一个等级,所以,我心里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至少,我不能缺课。这一点我基本坚持着。 在课堂上,老师也给我们这些学生鼓劲。他知道大家都来自社会,除过来上课,平时大家还有工作上的事,家里面的事。也有个别在校大学生,还要忙自己学业上的事。既然大家都来学会计,老师希望大家不要浪费时间,要刻苦学习,因为要通过初级会计师的考试,不下点功夫也是不容易通过。他还送给大家两句我认为精辟的话:要么全力以赴,要么全身而退。对于成年人,这两句话的含义显而易见。 我听完基础课程后,再接着听初级课程时,已经没有了当初刚接触会计课时的一脸茫然。我已经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听下去,但是遇到实际问题,需要动手时,还是有不会做的地方。但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学习的劲头。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也是为了更有把握通过考试,我用手机加了一些著名会计的网校的微信群,有中华会计的网校的,也有东奥会计的网校的,在群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在学习期间,自己还报了实操班,学习实际做账。这是完全的手工做账,不是用如今流行的电脑软件做账,就是为了加深对会计知识的掌握。很快,第二年,2017年就过去了。 会计学校也是要放寒假的。过了2017年的寒假,也就是2018年的春节,一开学,就到了2018年的2月份。而考试时间国家已经确定,是2018年的5月份。只剩下最后三个月时间。这时候课还有一点没有上完。以前上完的课,我经过班里测试,掌握的情况也不是很好。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到了最后三个月的备考阶段,我重新给自己调整了学习计划,主要是要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早晨必须是六点起床,晚上不能早睡。实际上,最后三个月,晚上都是过了十二点才睡觉;每逢周末,除了必须出门要办的事情外,都在家里学习备考;三月份的清明节假期,五月份的劳动节假期,我都没有出去旅游——往年这个时候都是我开上车,带上家人沐浴在春光里旅游。 在最后的那段时间,我在网校还给自己买了几十套自测题,要求自己每天每门课各做一套。对照答案自行批改后,对做错的题自己写在专门的本子上,有空就看。一直坚持到考试的前一天,要考的两门课,我已经各自测试了二十多套题,平均分数也就60分。从自测的分数看,我对通过考试没有把握,60分的及格线反映出来的通过概率,让我感到不保险。要是根据自己备考期间下的功夫,我又觉得自己应该能通过考试(考60分)。因为我认为自己很努力了。这点信心来自于我对学习的认识: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 5月12日,初级会计师国家统考的时间到了。我在规定的时间,带着规定的东西,去了规定的地方,完成了规定的考试。 6月8日,考试成绩统一网上公布:我的会计实务课程70分,经济法课程67分。分数不算太高,但我顺利通过了分数线。后来网上报道这一年陕西省的通过率是20%,全国的平均通过率还要低一些。 对于自己的这个考试结果,我并没有象有些同学那样过分的喜悦。因为我通过初级会计师的考试,和他们不太一样:我不是为了找工作就业而学会计——我是有工作的人;也不是为了升工资来学习会计。我现在的工资是按照土建工程师的待遇开的,这是中级职称,已经高于初级会计师的初级职称。还有,自己学会计也不是单位的安排,也就不存在单位给你升工资的.事先承诺。不过,通过了考试我也感到高兴:我不但实现了自己的阶段目标,而且,这次学习的经历还检验了自己的某种能力。 古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我学会计时已经过了四十岁。我在考场上看到的考生,绝大多数是八零后、九零后;考场上在我旁边的考生,我看了她的身份证,比我小了整二十岁。我都怀疑这种考试,不分年龄阶段参加考试的公平性。 我最终想到了这次学习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个过程。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压力,同时也给一些人的思想带来了迷茫。因为生活的压力,人们把挣钱作为第一要务。这本身也无错,人的生存、生活毕竟是第一位的。但是为了挣钱,有些人变得浮躁:目标很大。有些人张口就是谈创业,要做所谓的大事情,要干事业,却忘记了自己当下的能力;有些人做事情急功近利,却忘记了成功也需要积累。也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生活无忧,也就不思进取,精神上也缺少了正确的方向,空余时间和精力全花在了无实质意义的休闲娱乐上。这些看似都没有错,都是别人无权干涉的个人选择,但在人的精神层面上反映是不同的。人终究活的还是精神,人的差异也在精神层面上。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让人看到的物欲横流,娱乐至上的时代,人的精神层次就更显的稀缺和重要。 在这次学习、考证的过程中,除过学到一些会计的专业知识,我还接触和感受到了另外一些东西,包括遇到的老师和同学,和其他的一些事情。这些不光是对工作产生有益的影响,更有价值的是对自己如何过好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有了帮助和新的感悟。 人在生活中,在不断前行的路上,有一些感悟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还没有去过的路途中,辨别正确的前进方向。 人要获得更高精神层面的感悟,不见得非要学哪一种东西,比如说会计。其实人生里要学的,有意义的东西很多。前提是自己是否想学。只要用心学习了,就会有感悟。 人是通过学习不断来丰富自己,突破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 这次偶然学会计的经历,让我也收获了另外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成果。说它是成果,是因为它已经转变成我的一种精神财富。 话说回来,这一次的学习过程已经结束,但它促使我对生活新的认识,又刚刚开始……
秋水伊人ying
考取了初级会计证是什么体验,能不能说下?
很多人在大学时候,为了就业时多一个就业选择,就会考取初级会计证书。单单是这个证书而言,考试难度并不大,它是电脑进行判卷,虽然有填空,判断,多选,计算题,但是涉及的内容并不深。因此只要认真备考,哪怕是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专业的人,依旧可以在短短三个月内,拿到初级会计证书。那么,考取了会计初级证是个什么体验呢?笔者认为,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对于打算从事会计专业的人,十分有用,但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只是多掌握了一些知识。
会计从业人员原本需要考取的证书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但是随着这个考试的取消,初级会计证成为当会计的人必须考取的第一个证书。相对而言,初级会计考试的报名人数剧增,报名的很大基数是来自大学生群体,他们考取证书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大学生是盲目从众,看到周围的朋友报名会计考试,自己也就跟着报考。也有的大学生是因为自己本科学习的专业就是会计、财务管理、审计这类和会计挂钩的专业,所以必须报考初级会计考试。
报考会计考试的人数每年全国高达百万人数,但是拿到证书的人不过百分之二十左右。很多人在盲目报考初级考试后,并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时间去学习,或者是冲动报考而对上会计课没有一点兴趣。这些人是完全浪费了报名考试的费用,所以到了真正考试那天,才会有很多考场发生考员弃考的事情。
笔者认为,会计这个职业,相对而言更适合女生来做,女生心思细腻,考虑事情也会更加全面。初级会计证作为进入会计行业的一个敲门砖,每年会有很多女生去报考,甚至许多女性将其作为生育后进入职场的第一个希望。但是笔者想要提醒大家,每一个行业都有其无奈之处,初级会计证只是进入会计行业最基础的证书,在它的上面还有中级会计证书,高级会计证书,拿到这些证书才能得到更高的工资。
初级会计证,是打算做会计工作的人必须拥有的证书之一。而不打算当会计的人,拿到初级会计证,只能是收获一些会计的相关知识,而且每年初级会计证需要进行继续教育,以保证持证人继续具备当会计的资格,年检证书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虽然数目不大,但总归是一笔开销。笔者劝导大家,在考证前,思考自己是否需要该证书,毕竟考试需要时间进行学习,后续的会计证书的继续教育,也需要大家付出时间和金钱。
以上仅是笔者个人的观点,欢迎您评论补充。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