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9

妹喜儿lady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资料保管规定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贵州米粉

已采纳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其他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15年2.会计账簿类: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25年账、明细账和辅助账簿保管15年定资产卡片账,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3.财务报表类:年度财务报表永久保存于月度、季度财务报表,企业单位保管期限为3年,行政事业单位保管期限为5年4.其他会计资料: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保存计档案移交清册保管15年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银行对账单保管5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四条 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主管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档案工作制度,对全国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档案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会计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第五条单位应当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销毁等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安全。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所属机构(以下统称单位档案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单位也可以委托具备档案管理条件的机构代为管理会计档案根据《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刑法》等法律规定,企业和个人应妥善保管会计档案,擅自销毁、隐匿会计资料是违法行为,会被依法追究责任。如果有特殊原因,造成会计账簿丢失或损毁,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提交相关证据资料,避免出现重大损失。

会计资料保管规定

326 评论(15)

皛白白皛

【财务会计资料保管年限的规定(2022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归纳一下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 定期一般分为5年、10年和30年

一、需要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

1、年度财务报告

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4、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二、保管期限为30年的会计档案

1、原始凭证(含用作会计原始凭证的完税凭证)

2、记账凭证

3、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4、其他辅助性账簿

5、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三、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

1、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银行对账单

、纳税申报表

5、单独装订、未用作原始凭证的发票抵扣联

6、出口凭证

7、未用作会计原始凭证的完税凭证 四、保管期限为5年的

会计档案

1、固定资产卡片账需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2、已经开具、单独装订、未用作原始凭证的发票存根联

3、发票登记簿

314 评论(11)

小崔崔shining

要保存30年。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规定为30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预算单位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规定如下:

1、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财政总决算、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决算)。

2、保管期限为25年的会计档案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3、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有: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

4、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有: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货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5、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固定资产卡片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财政总预算会计月、季度报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月、季度报表。

6、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月、季度财务报告;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

禁止虚假: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核心,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不但丧失其应有的作为改善管理、防范风险、正确投资的依据的作用,反而会起相反的作用,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因此,对生成和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的行为,必须严格禁止。所谓伪造会计资料,就是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内容编造会计资料,这种会计资料所记录和反映的内容是实际没有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是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严重不符的。

所谓变造会计资料,就是采用涂改、挖补、剪接等手法来改变会计资料的真实内容,这是一种歪曲、篡改事实的行为。所谓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就是将有虚假内容的会计资料如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给会计资料的使用者。这三种行为都属于会计违法行为,有这三种行为的,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6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