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0

还是曼特宁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最怕职员报销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摆脱拖延症

已采纳

第一条 现金报销需填制报销凭证,按凭证内容要求在"摘要"处填写报销内容及金额,由部门经理、审核人员、总经理审核签字后交财务核报。(附流程)。第二条 申购物品须事先填制物品申购单,经部门经理、办公室签字后交财务部,物品单价在300元以上(含300元)须总经理审核签字,未经审批,擅自购买者不得报销。财务人员审核时应对照已收到的申购单。购买物品原则上由办公室办理,专业用品自行购买后至办公室办理登记后财务核报。(附流程)第三条 员工因工作需要不能回公司就餐的,可凭发票每人每餐报销10元。外出联系工作,应乘坐公交车辆,按实报销,若有特殊情况,经部门经理事先同意方可乘坐出租车辆,报销时须在发票上写明出发地、目的地。第四条 业务招待费:因工作需要招待客户或赠送礼品,费用在1000元以上者应事先填制特批单,报总经理审核签字后交财务部,财务人员审核时应对照已收到的特批单。员工因工作需要所支付的业务招待费在报销时须向部门经理、审核人员主动说明,并由经办人及部门经理在该张发票背后签字。(附流程)第五条 市外差旅费:员工因公赴外省、市出差,路程超过六小时及需要过夜的可购买硬卧火车票,轮船票不超过三等舱位;遇有急事需乘飞机的,必须事先填制特批单,经总经理签字后交财务部。财务人员审核报销时须对照已收到的特批单。住宿费每日标准为150元,伙食补贴每日80元,上述两项费用可累计使用。(附流程)第六条 员工参加有关于本职工作的进修需经部门经理、总经理同意,并至管理部登记备案,所发生培训费用按公司制定有关规定予以报销。第七条 员工因病就诊发生的费用按公司有关医疗费用报销规定执行。第八条 员工因探病发生的费用,除受总经理委派外,均不能报销。第九条 手机费:凡公司员工领用手机每月月租控制在200元以下,超出部分由领用人自行承担,遇特殊情况需提高额度,应填制特批单,经总经理批准。

会计最怕职员报销

281 评论(12)

金花2015

收据不是报销凭证,是对方收款凭证。如果只是往来款项,让出纳将款项支付给对方,则收到盖上对方财务章的收据,是可以作为支付凭据的。如果是费用支出等,必须有在规定期限内的合法合规发票,方可报销。至于出纳在支付款项之前,是不是都需要会计审核,视你单位会计制度而定。一般来说,支付款项是不能由出纳一个人说了算的,即使不需要会计审核,至少也需要相关部门领导审核。付款原则上应凭单位付款申请单,填列付款用途、金额并由相关经办人及领导审核签字后,方能付款。当然,有的小单位可能内控没有这么严格,往来款项收到收据也就能支付了。至于报销,老板让给报,也要完善相关手续,必须取得发票,并由相关经理在报销单上审核通过,如果单位需要由会计审核的,还得由会计审核签字后,方可报销。不能仅凭对方收据支付款项的,否则以后问起责任来,出纳吃不了兜着走。

290 评论(9)

贪嘴森淼

原来从工程款中扣出了这笔费用:借;应付帐款贷:其他应付款现在经理要报销这笔款 :借:其他应付款贷:库存现金等

336 评论(8)

老猫啊老猫

那你就报。出纳只要钱对就可以了。

187 评论(15)

杜拉拉candy

财务违规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以下行为: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2.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行为。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有关情况的行为。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行为。财务违规分几个层次:(由轻到重)1.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例如:漏税,虚报税收、统计等报表)2.违反行业准则,企业准则等(例如:虚假做账,不按准则进行账务处理等)3.违反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等(例如:不按企业核算制度进行工资核算等)4.违反财务部门相关规章条款等(例如:不遵守报销制度等)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审计机关发现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有权予以制止。被审计单位有前述行为的,审计机关认为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