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6

马路小花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注协初级会计职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银色手链

已采纳

目前国内的会计证考试分为三个级别。第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也就是所说的《会计证》,根据国家的规定,在我国所有要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必须持有该证书。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初级会计电算化。第二、会计职称证书考试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初级会计职称)、中级资格考试(中级会计职称)和高级资格考试(高级会计职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从事会计职业2年的人,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考生必须一次性通过2个科目,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一)、中级会计实务(二),考生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才可取得证书。另外,目前,我国对已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采用评审制来认证其高级会计师职称,高级资格考试科目:高级会计实务。第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执业资格考试)。凡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或者已取得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考。自2009年起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变为“6+1”模式,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新增科目)。另外,考试分三个阶段。 第一层级,专业阶段考试设6科,即在延续现行考试的5科基础上,增设1科。 第二层级,综合阶段考试设1科,考试科目为综合测试, 第三个层次,是英语考试。资料暂不详。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考生通过专业阶段全部科目考试后,取得长期有效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合格证书”。考生通过综合阶段科目考试后,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合格证”。取得全科合格证考生,如5年内申请成为中注协会员,并满足继续教育要求,全科合格证长期有效。否则5年内有效。依据相关规定,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者),可以申请免试一门专长科目。考试实行滚动式,从第一门单科合格成绩取得之年限算起,五年内必须考完所有科目,才可获得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

中注协初级会计职称

219 评论(10)

咚董董动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会计职称也被大家习惯分为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和我们所熟悉的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高级会计职称一样。初级会计职称相当于助理会计师。

有会计职称考试相关政策表明: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

取得初级资格。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按照下列条件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一)助理会计师:大专毕业担任会计员职务满二年;中专毕业担任会计员职务满四年;不具备规定学历,担任会计员职务满五年。

(二)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只可聘任会计员职务。

取得中级资格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可聘任会计师职务。

高级资格(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结合的评价制度,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若符合相关报考资格则可以同时报考(前提:中级报考科目与初级报考科目考试时间不能冲突)。 是否具备初级会计职称合格证书并不是报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判断条件。

会计从业资格证正如名字所言是一般从事会计行业人员必备的证明。对学历、工作年限基本没有要求,只要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这三门比较简单的基本课程考试就可以了。注册会计师考试是国家级执业资格考试,并非职称考试。取得该资格的人,一旦从事注册会计师职业,就要承担较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执行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鉴证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并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重要的社会责任决定了考试的入门标准,因此,比起其他会计职称考试来,注册会计师的难度会大些。其难度定位在注册会计师应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上。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会计职称考试属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类考试,要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必须先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一般可用来在单位评薪评级用,初、中级会计职称持证人员一般多从事会计核算类等具体财务工作。注册会计师考试属于执业资格类考试,是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会计专业技术工作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考生只要符合注会报考条件即可报名参加考试,不需要先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持证人员主要从事审计相关工作。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85 评论(15)

跳蚤的华丽转身

可以先到当地的财政局询问。 如果你以前不是财会专业毕业的,可以到财政局或财政局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现在一般有三门课程:会计基础、会计职业道德和财政法规、会计电算化。 培训后通过考试,如果三科均及格,凭证到财政厅申请办理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 如果你以前是学这方面专业的话,可以免考会计基础和会计职业道德和财政法规,并在结业两年内通过会计电算化考试就可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 如果你想了解更加全面,可以参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管理办法 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必须取得会计基础、会计实务、财经法规三科合格证书、初级(或中级)电算化合格证或珠算五级以上(含五级)证书方可换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电算化证书是以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必备。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证。取得会计证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遵守国家财经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3)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4)热爱会计工作,遵守职业道德,秉公办事。凡符合基本条件,具有中专以上财经专业(含财会职业高中)学历,可直接报名参加会计证专业知识统一考试;不具备财经中专以上学历,必须参加会计证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按规定参加会计证专业知识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按规定办理正式会计证并予以注册。会计证的报名考试在每年1~4月份,考试具备规定学历的二科:《财务会计法规》《会计》;不具备规定学历的四科:《财务会计法规》《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计算技术或会计电算化》。考务费每人每科20元(不包括书费),考试合格后输会计证每人每次25元。注册后的会计证实行年检制度,会计证的年检由会计局负责,每两年进行一次,具体年检时间为1~2月份,原则上逾期不予办理。未经年检的会计证,在最后一次年检的第三年5月1日起自行失效,发证机关予以注销。若重新从事会计工作,须按规定重新办理会计证。

238 评论(14)

江南装饰

注册会计师是执业资格类证书,初级会计师是职称类的证书,职称和资格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只能做账,而不能进行审计;后者既能做账又能审计。注册会计师和初级会计师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初级会计师从事的是会计行业,注册会计师从事的是审计行业。会考试有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实行的是“6+1”模式,是指专业阶段考试6门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和综合阶段1门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要求考生一次通过考试。证书性质不同:在财会领域,主要包括两类证书,一是职称类证书,二是资格类证书。像初级会计师就属于职称类证书,而注册会计师就属于资格类证书。职称和资格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前者只能做账,而不能进行审计;后者既能做账又能审计。

346 评论(15)

MrStoneLiu

您好!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1.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2.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3.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二、初级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三、中级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5、取得博士学位。四、注会专业阶段考试报名条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综合阶段考试报名条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1、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2、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停考处理期限未满者。更多报考指南,点击我的昵称进行了解!

34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