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的哒哒
银行治理方面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南开学报》(哲社版),2003.1。《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主题转载)2003.2李维安、曹廷求,从治理者到被治理者: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问题透视, 《东北财大学报》,2004.1曹廷求,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基于银行年报的实证研究 ,《改革》 ,2004.6李维安、曹廷求,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城市银行绩效:来自山东、河南两省的调查证据,《经济研究》,2004.12曹廷求,《公司治理学》(第八章:银行治理,李维安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9年修订版)李维安、曹廷求,保险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中国的改革,《保险研究》 2005.4曹廷求(执笔人),鲁豫两省银行机构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情况调查,《南开学报》(哲社版),2005.1(署名课题组)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 ,《南开学报》(哲社版),2005.1曹廷求,张惠,保险公司治理:典型模式的国际比较,《保险研究》, 2005.10曹廷求、段玲玲,治理机制、高管特征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以山东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南开管理评论》,2005.4曹廷求、郑录军、 段玲玲,山东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比较,《金融研究》,2005.10曹廷求、郑录军、于建霞,政府股东、银行治理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 《金融研究》,2006.6曹廷求、钱先航,中小银行机构公司治理机制替代效应研究,《金融论坛》, 2007.10曹廷求、郑录军、钱先航,山东省银行机构公司治理机制调查报告,《金融研究》(实务版), 2007.12曹廷求,公司治理与现阶段商业银行改革,《西部金融》,2008.5曹廷求、张光利、阮佳佳、位华,银行治理、治理机制与治理风险--首届银行治理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2010.9曹廷求、王营,特许权价值、公司治理机制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金融论坛》,2010.10曹廷求、张光利,市场约束、政府干预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金融论坛》,2011.2曹廷求、王营、位华,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和风险承担行为:一个文献回顾,《山东大学学报》,2011.5曹廷求、王营、朱博文,外部环境、治理机制与银行风险-第二届银行治理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2011.10曹廷求、张光利,特许权价值、市场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上海金融》,2011.11钱先航、曹廷求、李维安,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经济研究》,2011.12曹廷求、朱博文,货币政策、银行治理与风险承担,《金融论坛》,2012.12曹廷求、陈丽萍,城市商业银行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金融论坛》,2012.12曹廷求、朱博文,银行治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金融研究》,2013.1钱先航、曹廷求,法律、信用与银行贷款决策-来自山东省的调查证据,《金融研究》,2015.5张光利、曹廷求,地方国有经济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审慎行为,《金融论坛,》,2015.3钱先航、曹廷求,董事会中的官员与银行审慎行为,《当代经济科学》,2015.6公司治理方面曹廷求,近二十年来有关公司治理的主要争议及其启示,《山西财大学报》, 2002.3,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10于建霞、曹廷求,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理论与实证,《山东社会科学》, 2002.4曹廷求,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华东经济管理》,2002.4于建霞、曹廷求,论争管理者持股,《企业管理》,2002.10曹廷求,股权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技术经济》,2002.12曹廷求、刘呼声,大股东治理与公司治理效率,《改革》,2003.1曹廷求,论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学术界》,2003.3曹廷求,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三大挑战,《山西财大学报》,2003.5。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4.2。于建霞、曹廷求,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理论及实证的国际观点,《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3.5曹廷求、于建霞,股权结构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目标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历史逻辑,《山西财大学报》,2004.6。人大复印资料《证券与投资》, 2005.4曹廷求、孙文祥,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1曹廷求、孙文祥、于建霞,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成长机会与公司绩效,《南开管理评论》,2004.1曹廷求,大股东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调查证据,《山东社会科学》,2005.1于建霞、曹廷求,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Listed Firms,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ISTP检索),2005曹廷求、孙宇光,股权结构、公司特征与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山东大学学报》 , 2007.4曹廷求、于建霞,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对近期文献的回顾, 《产业经济评论》, 2007.6曹廷求、杨秀丽、孙宇光,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度量方法与内生性,《经济研究》,2007.10曹廷求、钱先航,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08.6曹廷求、钱先航,为什么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存在差异?《南开学报》,2008.6(署名课题组,执笔人)曹廷求、王倩、钱先航,完善公司治理确实能抑制大股东的控制私利吗?《南开管理评论》,2009.1曹廷求、钱先航、郑静,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改进:2002-2006,《财经研究》,2010.1曹廷求、崔龙,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政府动机--基于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改革》,2010.8曹廷求、阮佳佳,董事会自主治理与公司绩效——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治理调查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9曹廷求、姜红霞,自主性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基于上市公司治理调查的实证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0.10王倩、曹廷求,董事会职能实现过程研究--基于山东省农信社的调查分析,《软科学》,2011.1曹廷求、钱先航,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基于治理风险视角的分析,《会计研究》,2011.7曹廷求、潘旭、傅建国,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敏感性的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1.11曹廷求、田金秀,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山西财大学报》,2012.1曹廷求,近30年公司治理研究的演进逻辑与重点突破,《经济学动态》,2012.4《新华文摘》2012年13期全文转载。曹廷求、王营、张蕾,董事市场供给会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吗?《中国工业经济》,2012.5曹廷求、张光利,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的动机与效果检验,《经济研究》,2012.6曹廷求、钱先航,强制性与自主性治理:法律、公司特征的交互效应,《管理评论》,2012.9曹廷求、王营、张蕾,董事网络位置及其溢出效应:为关系支付薪酬,《财经研究》,2012.10王营、曹廷求,CEO任期、继任来源与管理层激励的动态调整,《上海经济研究》,2012.11曹廷求、张钰、刘舒,董事网络、信息不对称和并购财富效应,《经济管理》,2013.8王营、曹廷求,董事网络增进企业债务融资的作用机理研究,《金融研究》,2014.7曹廷求、刘海明,股权分置改革的中期检验:透析内在机理,《改革》,2014.7曹廷求、刘海明,广告宣传、流动性与公司治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6曹廷求、刘海明,发声—退出机制、流动性与公司治理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15.5 其他方面曹廷求,证券课税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涉外税务》,2001.10曹廷求,主板市场的制度缺陷与二板市场的制度创新,《经济体制改革》, 2001.5曹廷求,关于期货套期保值的几个基本问题,《生产力研究》, 2002.6曹廷求,中国期货市场:十年回顾与发展展望,《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5曹洪军、曹廷求,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3.1王鹏飞、曹廷求,外资银行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基于国际经验的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9郑录军、曹廷求、于建霞,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5.1曹廷求、黄艳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各地市的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6.1曹廷求,资本运营的成与败,《董事会》,2009.10钱先航、曹廷求、曹春方,既患贫又患不安:编制与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研究》,2015.7
大雪压青松丶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简称CAPM)是由美国学者夏普(William Sharpe)、林特尔(John Lintner)、特里诺(Jack Treynor)和莫辛(Jan Mossin)等人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支柱,广泛应用于投资决策和公司理财领域。 [1] 朱武祥. 资本成本理念及其在我国企业决策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 产经通讯,1999 [2] 赛志毅,宋琳. 论资本成本的不同约束性对中外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J]. 华东经济管理,2003,Vol.17 (1):124-125.[3] 邢乐成,宋琳. 论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深层次原因——基于资本成本的分析[J]. 财贸经济,2003(12):62-63.[4] 宋琳. 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区别[J]. 会计研究,2004(12):66. [5] 王海翔,汪平. 中西方对资本成本的不同理解[J]. 财会月刊,2004(7):40-42.[6] 沈艺峰,田静.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J]. 经济研究,1999(11):62-68.[7] 王宁.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比较[J]. 中国工业经济,2000(11):59-65.[8] 张峥,孟晓静,刘力. A股上市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与投资回报——从内部收益率的视角观察[J]. 经济研究,2004(8). [9] 孔伟成,薛宏. 公司治理、投资者保护与权益资本成本实证研究[J]. 企业经济,2005,Vol. 9(297).[10] 汪炜,蒋高峰. 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 经济研究,2004(7).[11] 廖理,沈超. 利用CAPM计算中国房地产行业资本成本[J]. 中国管理科学,2004,Vol. 12(4):37-42.[12] 吴世农,冉孟顺,肖珉,李雅莉. 我国上市公司系统风险与会计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 会计研究,1999(12).[13] 叶康涛,陆正飞.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 管理世界,2004(5):127-132.[14] 陈晓,单鑫. 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J]. 经济研究,1999(9):39-46.[15] 哈泽尔. 约翰逊. 资本成本管理与决策:公司价值的关键(资本运营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6]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 财务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 朱武祥,蒋殿春,张新. 中国公司金融学[M].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18] 吴世农. 中国股票市场风险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9] J. David Cummins and Richard D. Phillips, Estimating the cost of equity capital for property-liability insurers [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s, 2005, vol.72. [20] Gebhardt, William R, Lee, Charies M.C, Swaminathan, Bhaskaran. Toward An lmplied Cost-of-capital[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1(39):135-176.
微微的辣
林钟高教授简介 (来源于校园网) 林钟高,男, 1960年9月出生,福建省泉州市人。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会计学教授、会计学硕士生导师。安徽工业大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安徽工业大学“公司治理与运营研究中心”(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者。 兼任 :安徽省政协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和硕士生导师、福州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教授、宿州学院教授、黄山学院教授、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研究会副秘书长与常务理事、全国高校教材编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研究员、安徽省会计学会副会长、安徽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审计学会常务理事、马鞍山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马鞍山市社联副主席、马鞍山市审计学会副会长等。 林钟高教授 1982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于同年分配到江西财经大学任教,其间曾到上海社会科学院会计研究室从事学习和研究,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审计学家王文彬教授。1985年4月调华东冶金学院(现为“安徽工业大学”)会计系任教至今。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20多年来,一直在高等学校从事财务会计与审计学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论著,内容涉及会计、审计、财务成本、以及经济管理理论等广泛的领域,据1998年对全国财务会计学者所发表论著的摘引量统计分析资料显示,林钟高教授名列全国第10位。 出版的专著和教材27部,1000多万字 ,主要是:《现代审计基础》、《审计基本理论》、《高等会计学》、《国际会计标准导论》、《独立审计学》、《离任审计》、《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基于会计政策绩效的分析》、《会计准则经济论纲》、《税务会计学》、《审计证据综论》、《会计信息价值论 — 作为市场决策基础的研究》、《会计行为论》、《独立审计理论经济分析》、《会计再造—美国 2002年会计改革法案启示录》、《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竞争成本论》、《公司治理与会计》、《审计失败—基于契约的研究》等等。其中: 《现代审计基础》 获得原冶金部优秀教材唯一中青年奖(1995); 《国际会计标准导论》 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政府奖,1996); 《会计行为论》 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政府奖,1998); 《审计学》 获得安徽工业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1999); 《新编高等会计学》 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政府奖,2001); 《会计准则经济论纲》 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三等奖(政府奖,2003); 《独立审计理论研究》 获得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 《公司治理与会计》 获得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5)等等。在《会计研究》、《财经研究》、《审计研究》、《经济管理》、《财务与会计》、《税务与经济》、《财经理论与实践》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 发表230多篇学术论文,总字数130多万字 。100多篇学术论文或被有关刊物、文集转载;或获得省部级和专业学会等奖励,其学术观点被众多学者所引用或评论。 承担财政部、原冶金部、安徽省教育厅等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宝钢、马钢等大型企业合作研究课题多项 ,课题成果深受专家肯定。鉴于他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1993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终身待遇;1994年获首届“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章;1995年入选安徽省高校中青年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1年被选入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2年被评为安徽省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师德标兵和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评为“2004年度中国管理科学杰出研究者”。作为会计审计学科评审专家,长期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的青年教师资助计划等基金项目做评审工作;作为安徽省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和学位评审委员会的学科组成员和评委会委员,多年来为全省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学位评定做评审工作。 林钟高教授 曾入选《中青年会计名人名作全书》、《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中华人物辞海》、《世界华人英才录》、《 2000中国风•杰出人物特集》、《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国改革之星》、《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外名人辞典》、《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集》、《中华娇子•专业人才卷》、《世界优秀华人教育专家名典》、《中国专家著述目录大典》、《中华兴国人物大典》、《中国杰出财务会计专家名典》、《当代中国知名学者辞典》等20多部严肃的典籍中。 林钟高教授 在主要承担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不忘为本科生上课。承担的 研究生课程 主要有:《会计理论》、《审计理论》、《高级财务会计学》以及前沿跨学科研究性课程《会计审计经济学分析》等。他 1999——2005年所带的10名硕士毕业生发表了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了6本学术专著,并参与了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成为毕业研究生中的佼佼者。林钟高教授的 主要学术研究思路 是:改变“囿于会计研究会计”的传统研究方法,将会计学放入整个经济学、管理学的领域中,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主流经济学)来研究会计审计问题,提升会计审计研究的经济意义、经济价值和经济生命。其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 两个主题上,具体包括公司治理与会计理论、会计经济学分析、财务治理理论与实践、独立审计理论、会计市场学等等。 林钟高教授近 5年出版的主要专著、教材目录(标有*为专著): 1.《会计准则经济论纲》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年3月 2.《会计信息价值论 — 作为市场决策基础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 3.《独立审计理论研究 — 一个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立信会计 02年9月* 4.《公司治理与会计理论》 经济管理出版社 03年4月* 5.《会计再造—美国2002年会计改革法案启示录》 经济管理出版社 04年4月* 6.《竞争成本论》 经济管理出版社 04年10月* 7.《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 05年1月* 8.《论审计失败—基于契约的研究》 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06年1月* 9.《内部控制研究: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06年6月* 10.《会计准则的制定\变迁与执行:基于绩效的分析》 在审稿中 11.《行为财务: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在修改中 12.《财务与审计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分析》 在修改中 13.《论会计公正》 2002年以后林钟高教授承担的科研课题 1、宝钢成本管理实践与创新 宝钢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9.5万元 2、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 财政部 2003年5.0万元 3、安徽省企业竞争力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安徽省社科基金 2004年3.0万 4、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成本管理体系 安徽省人事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资助课题 2004年2.5万元 5、宝钢财务战略:思想与路径 宝钢集团公司 2005年50万元 2002年以后林钟高教授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 1、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证分析与模式重构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课题 2003年 2万元 林钟高教授近 5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标有*为国家级以上刊物): 1.寻租理论与会计准则 财经研究 2001年第2期* 2.论审计失败 广西会计 2001年第4期 3.审计代理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1年第4期* 4.资本经营环境下的若干财务问题 财政研究 2001年第4期* 5.从代理人理论看代理人业绩评价问题 经济管理 2001年第9期* 6.论会计信息与报酬契约 广西会计 2001年第6期 7.论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 广西会计 2001年第9期 8.会计信息目标的一种理论解读 财经科学 2001年第5期* 9.信息不对称:会计准则规范的经济理由 运筹与管理 2001年第3期* 10 .会计信息、期权理论与债务契约 预测 2001 年第 6 期 * 11.审计独立性的博弈分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经管)2001/4 12.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选择 上海会计 2002年第5期 13.试论审计营销 广西会计 2002年第1期 14.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2002/2 15.公司治理环境下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财经科学 2002年第4期* 16.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 17.财务治理结构:框架与实现途径 经济管理 2003年第2期* 18.会计准则制定:规则导向抑或原则导向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5期* 19.审计合谋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预测 2004年第2期* 20.公司治理框架下的财务控制研究 经济管理 2004年第12期* 21.会计准则制定:价值冲突及其调解 财贸研究 2004年第4期 22.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研究 2004年第8期* 23.会计准则制定中的价值冲突及其调适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24.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产权博弈分析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5期* 25.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分析与改进 改革 2004年第4期 26 . 独立审计:第三方实施及其失败 当代财经 2005年第2期 27.论会计准则的伦理基础 财经研究 2005年第9期* 28.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于复杂性的博弈分析 财会通讯 2005年第6期 29.企业组织形式与财务报告改革 财会通讯 2005年第10期 30 .从博弈的角度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1 .行为财务:一项理论研究 华东经济管理 2005 年第 5 期 32 .国外行为财务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 铜陵学院学报 2005 年第 4 期 33 .伦理经济学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应用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 年第 1 期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