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whound壹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财务状况。
损益表反映的是经营状况。
资产负债表: 中资产总计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与利润总额的关系。
翻看一下凭证科目余额平衡表,公式很明了,为各科目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每项余额分别标示借贷方,资产负债表为各科目余额填列,但看一下底部合计与资产负债表上的底部总计数不相符,是因为试算平衡表为所有科目合计,未分开资产类科目和负债权益类科目,
用手工试着分开一下,期初数容易分出,列出公式后,资产总计与资产负债表上的一致,期末数同理,也与资产负债表上能够一致,但本期发生额却无法分出资产和负债权益,是由于期初与期末因费用结转为零,无金额,而本期发生额的借方和贷方都存在损益类发生额,而损益类发生额应归集到资产类中,还中负债类中,或是权益类科目中。
回想做凭证的过程,发觉不好分,因为不定向,比如费用发生可能是资产减少造成的,也可能是负债增加造成的,原因在当期不可知,即不全是资产,也不全是负债发生造成的。
那就,按本期借贷方发生额的差额计算,因为,费用类科目借贷方相等地,差额为0,这样,负债类相加把本年利润也加上,资产类把生产成本余额及折旧(减),所得结果正好为两个相反数,一正一负,说明当期借贷相等,符合平衡公式。
此数的值正好为年初总计与年末总计的差额,分别用年初的资产总计或负债损益总计去+本期资产总计或负债总计应正好等于年末的资产总计或负债损益总计,但是,本期资产总计与本期负债损益总计一正一负,在加对应年初或年末总计时,会减少一倍,造成不平,这是由于本期发生的余额是以某一方减去另一方产生的正负差额,但在与年初年末本方余额相加时,应取正。
比如,本期借方减去贷方,会造成资产余额为正,负债余额为负,在年初负债与本期负债相加时,是贷方余额,所以,借方余额作为负数相加时,贷方余额实为正数。这样,应可知道年初总计与年末总计的形成关系。
下一个路岔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间期经营成果的报表。1、损益表的作用1) 损益表提供的信息,可用于反映和评价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效益。2) 通过损益表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多个方面,据以考核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3) 损益表可用于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赢利趋势。4) 损益表可用于反映企业实现利润的分配情况,以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大期后赢利的能力。2、损益表的格式损益表的格式有:1) 单步式。这种方式将所有的收入汇列在一起,也把所有的成本、费用或支出列在一起,一步计算出净损益。2) 多步式。这种方法通过多步计算得出企业损益:第一步,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第二步,营业净收益=毛利-营业费用;第三步,营业净收益+非常收益=纳税前收益;第四步,纳税前收益-所得税=净收益。3) 账户式。这一方法是将各项费用列于左方,各项收入列于右方。4) 报告式。这一方法类似于多步式,用编制会计报表的格式排列。3、损益表的编制明确当期经营观念和总括观念。当期经营观念反映损益表中只应计入在当期经营有关的惯常收入和惯常费用。总括观念主张,除了股利分派的资本收益以外,所有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都要总括地反映在损益表中。针对两种观念的矛盾,报表编制者应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出发,并结合外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寻找它们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表内数字的填列内容及填列方法:1)产品销售收入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收入”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2)产品销售成本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成本”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3)产品销售费用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费用”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4)产品销售税额附加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发生额填列。5)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6)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7)投资收益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8)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账户分析填列,9)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项目,可在表内计算填列。1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根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填列。
菜菜爱榴莲
损益表的编制
明确当期经营观念和总括观念。当期经营观念反映损益表中只应计入在当期经营有关的惯常收入和惯常费用。总括观念主张,除了股利分派的资本收益以外,所有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都要总括地反映在损益表中。针对两种观念的矛盾,报表编制者应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出发,并结合外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寻找它们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损益表的项目,按利润构成和分配分为两个部分。其利润构成部分先列示销售收入,然后减去销售成本得出销售利润;再减去各种费用后得出营业利润(或亏损);再加减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后,即为利润(亏损)总额。利润分配部分先将利润总额减去应交所得税后得出税后利润;其下即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积金和应付利润;如有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的利润分配部分如单独划出列示,则为“利润分配表”。
(一)损益表的核心公式: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1.收入的内容包括:
(1)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基本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
(2)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所有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资及包装物销售、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废旧物资出售收入等;
其他业务收入具有不经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一般较小,占收入的比重较低等特点;
(3)投资收益:是指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利润、股利和债券利息等收人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收益。包括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4)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它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等。
2.成本费用的内容包括:
(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产品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品成本是企业在生产单位(车间、分厂)内为生产和管理而支出的各种耗费,主要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生产工人资和各项制造费用。广义的产品成本除了生产发生的各项管理和销售费用等;
(2)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其他业务支出:本科目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等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
(4)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应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性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费和技工学校经费、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的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5)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应由销售产品、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负担的销售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二)表内数字的填列内容及填列方法:
1.产品销售收入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收入”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2.产品销售成本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成本”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3.产品销售费用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费用”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4.产品销售税额附加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5.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6.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7.投资收益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发生额分析填列;
8.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账户分析填列;
9.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项目,可在表内计算填列;
1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根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填列。
lilybell714
你好,利润表和损益表是同一张报表的,他们都是三大财务报表,各自的意义不一样的。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当前国际上常用的利润表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单步式是将当期收入总额相加,然后将所有费用总额相加,一次计算出当期收益的方式,其特点是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数据,便于理解;多步式是将各种利润分多步计算求得净利润的方式,便于使用人对企业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