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code12345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内容: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基本会计要素。(一)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有以下特征:①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如过去购买、生产、建造等等,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形成资产。即资产是现实中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如谈判或计划中的)。②该项资源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指企业享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虽不享有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这样才能排他性地从中获取经济利益。③该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指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如货币资金可以用于购买所需商品,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制造商品出售后收回货款即为企业获得的经济利益。④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按资产的流动性可将其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即长期资产)两类,其内容为:①流动资产: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耗用的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等。②长期资产:是指变现期间或使用寿命超过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长期投资:准备持有一年以上,不随时变现的股票、债券和其他投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型态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其他资产:除上述资产以外的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银行冻结财产、诉讼中的财产等。(二)负债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特征:①这种现时义务是指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或者说经济责任,其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②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③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④负债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偿还日期,或者债权人和偿还日期可以合理加以估计。负债按流动性分: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的内容包括:①流动负债: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②长期负债:指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如应付债券、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所有者权益表明了企业的产权关系,即企业归谁所有。所有者权益的特点:①无须偿还。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偿还所有者权益。②企业清算时,接受清偿在负债之后,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③可分享企业利润。所有者能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利润的分配。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包括:①实收资本:所有者按出资比例实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②资本公积:指由投资者投入但不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非收益来源取得,由全体所有者共同享有的资金。包括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外币折算差额等。③盈余公积:按照规定从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主要用来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和转增资本。④未分配利润:本年度没有分配完的利润,可以留待下一年度进行分配。(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具有以下特点:①收入是在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②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③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但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且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计量。正确区分收益、收入、利得的概念:①收益:是指企业在会计期间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资外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收入和利得。②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通常是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如企业接受捐赠或政府的补助而取得的资产、因他人违约而获取的罚款收入等。例:某百货公司本月销售商品10万元,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1万元,获得某企业赞助捐赠5万元,出售固定资产获收入3万元。则该公司的收益为19万元,收入为11万元,利得为8万元。(五)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具有以下特点:①.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偶发的。不是日常活动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则称为损失(营业外支出)。②.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兼而有之。费用本质上是一种企业资源的流出,是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③.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与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时的支出无关。④费用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付的款项及偿还债务支出。且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计量。按费用与收入的关系:营业成本(指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的成本)、期间费用(指本期发生、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直接记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六)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定会计期间收入、费用相抵后的差额。通常反映利润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利润总额,二是净利润。其计算如下: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投资净损益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janelin1002
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对财务会计对象所做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特定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
小小小雨桐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麻辣土豆56
教学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价值,实现思政教育效果的内化找准恰当的融合点后,不能只靠老师去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做,更重要的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有机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情景教学法,安排学生课前观看《华尔街》、《大空头》等电影,就不同角色在电影中的行为选择在课堂上讨论,阐述自己如果是某角色会做如何选择以及选择的理由;比如各类财务造假案例、审计案例,让学生代入不同的角色角度,思考相关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如果自己处于那个位置,会做出什么选择,理由是什么。比如就实务相关的热点问题展开辩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实务具体问题的真实想法,比如是否支持“996”是爱岗敬业的表现、如何看待社_中的“关系”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作价值判断,而是要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学生不同的看法进行启发并引导,不要设置明知实际存在但禁止学生讨论的限制,否则学生会觉得所谓讨论不过是流于形式。课程评价方式也可以更灵活,比如课前就某一问题发表问卷,收集学生的观点,课后就同一问题发表问卷,比较学生观点的变化;某些课程思政的教学甚至可以不设置结果的评价,只要求学生参与,但课程要留有余韵,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专业课程建设角度,要避免各自为战,课程与课程之间就同一主题,可以设计安排不同深度的教学活动,避免重复,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专业精神、三观塑造等的持续正面影响。锦绣·下旬2020年10期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