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詞濫雕
第一篇中国对外贸易 一、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概述 (一)基本要求 1. 了解对外贸易推动生产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机制、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对外贸易如何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1.熟悉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展概况、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对外贸易如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对外贸易丰富国内市场供应的机制 2. 掌握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对外开放格局的演进、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对外贸易扩大劳动就业的机制 (二)考试内容 1. 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 (1)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2)对外开放格局 2. 对外贸易的发展 (1)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2)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发展 3. 对外贸易的作用 (1)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推进生产发展与产业升级 (3)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4)扩大劳动就业 (5)丰富国内市场供应 (6)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基本要求 1. 了解组织生活必需品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的必要性 2. 熟悉科技兴贸战略规划与措施、以质取胜战略的含义与措施、组织重点建设物资和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的必要性 3. 掌握出口商品战略的概念、“十五”计划时期(2001年~2005年)的出口商品战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意义、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方针与措施、进口商品战略的含义与内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必要性 (二)考试内容 1. 出口商品战略 (1)出口商品战略概述 (2)“十五”计划时期(2001年~2005年)的出口商品战略 2. 以质取胜战略 (1)以质取胜战略的含义 (2)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 3. 科技兴贸战略 (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重要意义 (2)科技兴贸战略规划与措施 4. 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1)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 (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方针与措施 5. 进口商品战略 (1)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 (2)组织重点建设物资和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 (3)组织生活必需品与一般消费品的进口 第二篇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产生、发展与分类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贸易条件的含义、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2.熟悉贸易条件的种类 3.掌握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贸易的各种分类 (二)考试内容 1. 国际贸易的概念与产生条件 (1)国际贸易的概念 (2)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 2. 国际贸易的发展 (1)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 (2)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3)资本主义社会的对外贸易 (4)社会主义社会的对外贸易 3. 国际贸易的分类 (1)以货物移动方向划分 (2)以国境和关境划分 (3)以商品形式划分 (4)以货物载运方式划分 (5)以是否直接贸易划分 (6)以清偿工具划分 4. 贸易效益衡量的指标 (1)贸易条件的含义 (2)贸易条件的分类 5. 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1)对外贸易困难比国内贸易多 (2)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 (3)国际贸易风险大 6. 经营对外贸易应具备的条件应该是这样吧\\\
Phyllis。
知识点三、法的形式和分类 1.法的形式 序号 形式 制定机关 举例 备注 1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法律 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在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也有权对其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3 法规 行政法规 国务院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其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 4 地方性法规 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4、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1、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 是地方司法依据之一 5 自治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 1、西藏自治区立法条例2、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自治条例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作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依据 6 特别行政区的法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7 行政规章 部门(部委)规章 国务院所属部委 1、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行政规章在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政府规章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2、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3、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4、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 1、上海市旅馆业管理办法2、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办法 8 国际条约 国家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 1、国际条约不属于国内法的范畴;2、我国签订和加入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具有同样的拘束力;3、国际条约也是我国法的形式之一。 2.法的分类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判例法)——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 (2)根本法和普通法——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根本法就是宪法,普通法泛指宪法以外的所有法律 (3)实体法和程序法——法的内容 (4)一般法和特别法——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 (5)国际法和国内法——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 (6)公法和私法——法律运用的目的(公共利益或私人利益) 【例题·单选题】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 )。 A.宪法 B.同级政府规章 C.法律 D.行政法规
may123456789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入门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会有人事部颁发印有人事部及财政部公章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中国范围内有效。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作为会计从业人员的入门级考试,在考试的科目设置上,相较更高阶考试而言比较简单,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以及经济法基础。
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科目满分分别为100分,应试者需在一年内,分别获得两科目60分以上的分数,才算通过考试。此后,才有机会获取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证书。
其中,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只有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并且时间不能混用。
比如,如果你用90分钟时间完成了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试题。你并不会因为提前15分钟答完该科目的题目而额外获得经济法基础科目15分钟的考试时间,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仍然为75分钟。
了解考试科目以及考试时长后,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每个科目具体的考试内容。
首先来讲一下初级会计实务,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讲,这门科目相对来说难度更大。
不过,对于2022年的考生来说,仍然有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2022年的考纲,相较于前四年做了较大的调整。
考纲在今年删除了两个章节的内容,而这两个章,一个涉及成本会计,另一个涉及政府会计,对于历年考生来讲,都是非常难的考点。
2022年最新考纲下的考试范畴相对简化,章节内容仍然为八章,但是整个八章内容呢,全部只是涉及到企业财务会计。
初级会计实务全八章的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会计基础;第三章流动资产;第四章非流动资产;第五章负债;第六章所有者权益;第七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八章财务报告。
其中前两章为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基本内容,是大家学习全科目的基础。
经济法基础科目在2022年整个考纲范畴内的变动较小,但该科目相对初级会计实务而言,涉及内容更广,知识点相对更为零散。
经济法基础科目一共有八章内容,其中第一章为总论,主要讲解法律的一些基础概念和知识;第二章讲解会计法律制度,作为会计从业人员应该熟悉的基本会计法律;第三章讲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四章,讲税法概述以及货物和劳务法律制度;第五章,讲所得税法律制度;第六章讲财产和行为税法律制度;第七章,讲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第八章,讲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的八章内容,除了第一章总论为基础知识,其他章节均是从我国现有法律体系里,选取了与会计从业人员相关的法律制度做相应的讲解,虽然内容相对广泛,但考察也会相对简单一些。
吃了个肚歪
知道。会计概述资产负债,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消费税。权益留存收益利润和费用以及商业折扣合同成本,营业成本以及所有的利润收支核算。会选择一些管理会计基础以及政府会计基础,还有就是要做相关的负债表。要计算出相关的利润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