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起床…
思维导图01思维导图01自己经营了一家小公司,对于财务方面的问题不是很懂,学习这本会计书,一是出于之前学习宁向东教授的管理学课程留有的疑问,当时老师让我们去学习会计知识,但并没有推荐书目,二是自身公司经营的需要(学习+现实)。Incase自己记性不好,或有朋友共读此书/相互讨论,特书此文。如有错误,希望不吝赐教,多谢~1、选书前提:这本书我先在微信读书上看了一遍电子版,首先感觉是不难,其次感觉是有知识点还存疑,可以再推敲。宁教授讲管理学之初,提示我们从经管角度要懂点会计,但不必学得太深入(也许因为自学不容易?),遂购入纸书。这本书案例用的是一个柠檬摊的经营,例子生动活泼,讲解细致易懂;且微读评论里看到,财务专业的老师也推荐学生看这本书。2、学习时长:本书有10章,俺每天学习一章。做思维导图,帮助信息逻辑化。不中断学习,周末也保持进度。tips:没有电脑可用纸笔记录,第二天再梳理,这样就能出去玩也不耽误学习了。(挖鼻3、课后答案:整个讲解的过程中,贯穿着经营活动的种种内容,比如采购了20美元的柠檬,书中会提示你用“三张表”中的“资产负债表”记录。至于你自己记录的表对不对,书的最后是有答案的。tips:即便如此,还是建议蒙着答案自己填,才知道哪里不懂。(亲测有效4、学习工具:电脑、微读、纸书。电脑做导图,微读是自学的辅助,看别人的下划线和注释。e.g.比如讲到后进先出法,很多书友注释了国内是不允许用的。5、学习目的:每个人学习的目的可能并不同。或需考证,或仅感兴趣,或实际需要。自己找到自己的需求点就好。以上,如果对你没用,及时关掉,请勿随意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哈哈。----------------------------------------------以下是读书笔记本笔记&正文---------------------------chapterone第一章 现金、原始投资、资产、负债、应付票据、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存货、盈利、费用1、生意的开始,你得先有第一笔资金,这是基础,也就是现金。为了记录生意,我们创建了一张表,这张表要记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生意里面发生的所有事情。我们把这张表分为两半,左边记录我们有什么,右边记录谁拥有它。2、这本书其实写的比较简单,这里是简单是商业逻辑上的简单。也就是说,我们有钱就可以开始创业吗?也许答案是不一定哦亲。最近有一些朋友,因为疫情原因,不满意现在的公司,裸辞了,但手头的资源并不足以支撑ta的下一份工作。比如二姑妈的亲戚是做生意的,我也要跟她学做生意。好吧,那她开你工资吗,你能不能变学边继续你原来的工作呢?e.g.书中的柠檬摊能顺利经营的前提是,有人买柠檬汁。3、回到书中。柠檬摊初始投资假如不够,就可以去借款啦,这叫做“应付票据”,也就是你有了负债。这时候你的资产(表格左边),无论怎么加减,都要等于右边(负债+所有者权益)。4、借到款之后,可以开始采购原材料进行产品生产了。假设我们用了现金采购,那么现金减少,存货增加,但资产总额不变,也仍然等于右边。5、之后呼啦一下,库存卖光了。(生意太好了吧!)我们就赚到了利润。然后把赚到的利润加到现金里,右边增加一项,“本周盈余”,左右仍然相等。6、接着,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妈妈说你不能免费用她的玻璃杯,得付租金。现实中想做生意,一大笔投资是必须的,产品、房租、装修等等,这些叫做费用。除非你去闹市上摆个摊,费用可能还低点,但你的产品定位和闹市匹配吗,这又是个问题。7、考虑再三,因为有了盈利,你想把欠款还了。现实中借钱这事,无论找私人还是银行,都会有利息,如果谁不要利息,可能是真爱了。(挖鼻本章小结:无论营业过程里发生了什么,左右一定是相等的。chaptertwo第二章 毛利、净利润、利润表、现金流量1、上一章就讲了毛利,也就是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用毛利再减掉费用,也变成了净利。净利我们叫经营底线。关于底线值,本书一概而过,这里补充一二。经营底线有两个公式,第一个就是如前所述的公式,也可变形为——利润=销售收入-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画个二维坐标系,三条曲线根据公式得出第四条“利润”曲线,由最初的亏损(在坐标系下半部分),慢慢变为盈利(延伸到坐标系上半部分),与横轴时间交叉的点,就叫盈亏平衡点。2、这里必须有个例子。假设你有一家线下实体店,因为疫情生意变得很不好,不仅没有流量,还要缴纳房租等费用,这时候考虑开一个网店,把实体店关掉,你觉得可行吗?答案还是不一定的。这要看你做线上店的成本,是不是比线下店更便宜。如果你开网店,线上没有生意,而且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去做网店的装修,还有人员工资等,这就是不划算。当然这是一种假设,正好让你反推,是不是我的产品有问题,是不是我平时的服务有问题,是不是我对客户的售后管理有为什么,为什么没有流量,为什么老客户没有回购,等等等等,而不是……嗯,我开个网店就好了。(热情做销售,理智搞运营。)3、继续写这个经营底线的第二个公式:销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公式太优美了(看不懂),我们照样举个例子。假设手头商品包括各种费用的成本是110元/件,利润是10元,房租1100元,那么销量=1100/10=100件,才能抹平房租,也就是卖到100件以上俺们才有盈利。(哭,做生意不容易!)反过来,还可以核算边际贡献率和利润平衡的销售收入,为销售的规划打下基础。(这里不讲了,自己度去吧。)4、讲这个有什么意义?嗯,如果你租了房子,就必须倒推出月销量、周销量、日销量,倒推后给自己设目标,做营销方案去配合目标的达成。如果你是团队长,就配合公司的日常计划,带领员工去完成每日的营销活动,达到设定的销量目标。不然公司死了,最后你也被下岗了——只有企业有了利润,员工才有工资、奖金,才有未来啊。5、插播完毕后,第二章引入了利润表。关于为什么要制作利润表,俺猜,不制作的话,不知道某一个时期的利润如何,也就不知道计划做的对不对,也就不知道根据计划制定的与公司发展、赚钱的所有动作对不对。啊,一个人本来计划读一本会计书,走到图书馆,嗯?东游西逛,浪费了两个小时没有选好一本书去静静的看,这是一种成本浪费。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实现盈利,养活员工,还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还远着呢!(摔6、两张表的关联:净利润、存货。两张表中关于这两项的记录必须是一样的,不然你的表就出问题咯。chapterthree第三章留存收益、贷款、赊账、应付账款、应付票据1、第三章第一个概念是留存收益。这里是以周来统计,所以会把上周的利润“滚存”(咕噜噜)到下一周的“现金”栏。2、至于为什么到银行贷款?可能是因为爸爸不是马云,没有那么钱支撑俺的生意;或者爸爸说他想锻炼一下俺,不借钱给俺,只好到银行贷款。众所周知,贷款是要还利息的,所以爸爸,你确定从小没有财商锻炼的俺,能平安度过还贷这一关?3、至于为什么赊账?现在生意不好做,本喵若干年前刚刚工作,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去银行贷了十几万开始经营一个酒吧,期间还在公司打工,差点累个半死。重点是,酒吧的酒、厨房的部分消耗品都是经销商铺货,每月固定结账。如果你能赊账,说明对方还是看好你的。当然了,人家愿意跟你玩,你也要按时结账,不要搞账目游戏不结算。4、不知别的行业,老东家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维保,都涉及部分建工项目。而这些项目,多少都存在应付账款。这里面除了行业本身利润影响,企业要保有一定的现金流,还有应付账款的支付多多少少和企业的管理模式脱不开干系。还有一些企业管理的内部信息不宜公开,此处告一段落。(呆5、总之,你如果欠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该按照约定及时结算。你自己现金不好看,利润不好看,导致别人的公司长时间拿不到结算款,别人不好过了,你以后也不好过。这算是中游影响下游?以及你好过了,让别人无路可走,那也谈不上什么高大上的企业影响力了。哎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说是不?6、Q: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区别?A:有无利息。应付账款短期内还清,比如经销商铺货在你店里的商品,月结还是季度结,要有个安排和交代。现在反思一下我自己的公司,假设去铺货,是想得到什么?如果对方销售情况不好,是因为什么?能为对方提供什么支持和帮助?如果对方日子很好过,偏偏不给结算,是不是考虑去借一双慧眼?(或者自插双目。)最后是应付票据,一般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本喵知道有朋友欠了马爸爸六位数,现在跟消失了差不多,这样就别出来混了吧?chapterfour第四章应付工资、应收账款、坏账、利息、待摊费用、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创意会计1、第四章是一些操作层面的知识点。比如柠檬摊做大了,开始跃跃欲试要做柠檬摊资管公司,雇佣了几个员工,当然要发工资。问题是,这个操作对吗?这里有个keyword叫核心业务与扩张策略。离核心业务越远,承担的风险越大。有一种战略性投入叫做入股,比如visa面对paypal和alipay的竞争时,入股了square公司。关于核心业务和扩张,感兴趣可以加我微读或者微信~嗯。2、关于应收账款,过去我老东家是甲方,比较强势,因此没有太多经验处理应收账款的问题。特别是制造型企业,经销商做销售是建立在品牌、品质的基础上的,客户如果用习惯了某种产品、品牌,很难轻易更换产品。对于经销商来说,拿货习惯从某个品牌固定走,也不会随意更换产品和品牌(除非赚不到钱,或者不跟厂家玩了)。3、坏账的话,从银行业听过。比如企业很大,政府为了救市,防止企业倒闭,开辟了金融池往里面注水,这样你企业想倒别人都要拉你一把(实际上没人想倒闭吧)。更现实的例子是你借钱给别人,如果他突然跑路了,你手拿借条也没用。在这点上,我国老百姓对金钱的观念还是蛮好的,善于储蓄,不乱花钱。当然了也要注意避免乱入所谓投资的坑。4、利息,很简单的概念了。房贷有利息,车贷有利息,借款有利息,存钱也有利息。最近想考证,在考察网上的教辅机构,有一家奇葩了,注册资本5000w,到账日期2068年。也就是它18年开的,注册资本要到50年后才用到账。虽然这是去工商或者市监局申请的,属于正常操作,但看了看它家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的法律风险,太多条了,跟别的公司扯皮,跟自己的雇员老师扯皮。嗯,实力劝退。(人和企业都要爱护自己的羽毛,多讲道理,以德服人。)5、关于待摊费用是这本书里才接触到的。实际工作中没有遇到过,也没注意过。本书案例是讲保险的,付了三年保费,今年只摊销今年的费用。(嗯?那为什么要一次性付三年,每年一付它不香吗?)6、权责发生制当然是vs现金收付制的。这个名词在俺自己公司拿到营业执照,又到税务备案时用过。当时不知是何意,所以咨询了懂行的朋友。权责发生制指的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就是某事件A发生,就记录;而现金收付制,则是有现金出入时才记录。二者记录同一个公司同一段时期的结果并不同:权责发生制的利润更好看;现金收付制,啊我的妈,让俺亏损。(所谓盈利被用到固定资产投资中去了~所以盈利≠现金,后面会讲。)7、仔细想想,什么时候你会把权责发生制的报表给人看?当然是去贷款时。那什么时候会给别人看亏损的表?好吧,也许是纳税时。为了避免这种偷税漏税的行为,国家肯定会有相关法律约束,衡量的标准就是你有无库存,你的库存时候有利于你的盈利。例如俺们国家就规定企业必须使用权责发生制,而行政事业单位则可选择收付实现制,因为前者能更好的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此文太长,打算另起一篇做partB~)

gansk兵临城下
《人人都要有会计思维》号称非专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思维教科书,本书的作者安本隆晴先生,优衣库柳井正社长心中“改变优衣库命运的重要人物”,用会计思维缔造企业的发展神话。这本书用及其朴实无华的文字,深入浅出的教导我们如何运用会计思维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如何运用数字分析了解企业的过去,监督现在,预测和展望未来。一、会计思维引导企业价值最大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达,企业间的竞争必将是激烈的和残酷的。当前,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营管理问题,其中比较具有普遍性的是企业的经营决策仅凭经验感性判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定量分析,如果不想一辈子只能当基层员工,那就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自觉地应用财务思维来考虑盈亏,风险、发展等企业问题,努力提高决策能力。“会计思维”让优衣库迅速成长,早前的优衣库离制造零售业相当遥远,只是从普通的制造商那里批发商品来销售的小零售店,商品的种类、陈列方式及店铺的运营方式等都是每家分店各有不同,乱七八糟,一直难以朝标准化方向发展。从本书作者接手筹备上市的咨商工作开始,重点聚焦在从会计思维观点分析的事件上,创立了“四本部体制”--“商品部”:进货后将商品配送到各店铺;“营业部”:统率店员店长运营店铺;“管理部”:用数字管理整个公司会计思维的总管;“展店开发部”:寻找开店地点,签约并设计店铺。优衣库的所有员工原本都以柳井正社长为中心呈同心圆状排列,用会计思维架构公司后,部门组织结构才变得清晰,才能得以发展壮大。二、数字思考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善用“数字魔法”,不用猛开会、狂加班,也能实时解决问题。身体健康检查诊断结果会以指标(数值)表现出来,若超过标准值的范围就会被认为是“身体出现了异常”,如果出现症状或许还能理解,但是没有症状出现时,结论就是“经观察疑似是XX症”,让人感觉如芒刺在背般不适,诊断公司经营状况的经营分析指标也一样,很难一概去判定“XX比率超过了百分之多少就是异常”。然而,根据“与其他同业公司的比较分析”或“自己公司连续几年的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分析出收益或成长倾向于哪种程度。把所有数字排开,让营业状况一目了然。把从营业额、销货成本、毛利(营业总利润)、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营业收益、税前净利等损益表上的科目,到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存货资产、有形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借款(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纯资产、总资产等资产负债表上的科目全都排开,看看数字增减的演变,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三、关键数字激发企业发展行动力大企业中,每个月必须定期开董事会时报告每月的决算,中小企业也会比较预算和每月决算的实际值,进行差异分析,选对经营分析指标,并将其放在决算报告中,随着每个月指标的变化,就可以看清楚很多东西。具体来说,把每月与累计的预算实绩表与资产调度预定表、经营分析指标之外,可以再加上“订单余额”“操作频率”“合格率”“客流量”“顾客投诉件数”“ROE(自有资本报酬率)“契约数”“缺货率”或“运营现金流量”等对自己公司经营很重要的经营指标,制作成像仪表盘一样的图,做成任何人都容易理解的信息或警告信号,根据这个仪表盘图,可以更好地“加速”、“踩刹车”和“转动方向盘”。通过这本书,能让经营者乃至员工、甚至各个领域的商业人士都能理解会计思维的重要性,并在这个对经营者来说如同暴风雨的逆境时代中,对公司的大幅成长有所帮助,把经营过程数字化,每天观察,就能看出变化,根据变化采取应对措施,数字就会发生变化。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