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7

ace922apple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新会计准则会计调整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素食更好

已采纳

1.重新定义了“预计净残值”,引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概念。原准则中的预计净残值是终值,新准则预计净残值是现值。另外规定了弃置费的会计处理,即固定资产的预计处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同时取消了原规定的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

2.明确了进行资产减值测试的前提。准则规定,会计期末企业是否必须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首先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既不必估计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要求估计资产可回收金额。

3.更具有操作性。准则规定,资产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准则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以及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计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应用指南,便于实物操作。

新会计准则会计调整

132 评论(15)

好难瘦小姐

新会计准则2021,2020年会计准则变动新会计准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向国际惯例尤其是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新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观的运用、公允价值的运用以及基本计量的要求上都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但由于中国特有的经济、政治与法律环境,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关联方披露、企业合并、退休福利、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流动资产、终止经营以及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等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新会计准则形成了一个可单独实施的较为完善的准则与核算体系,会计准则并与会计制度相分离。财政部在1992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而在1993年又颁布了13个行业会计制度,从此,企业基本上都是依据行业会计制度来进行核算的。因此,1992年的准则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准则。会计准则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的问题暴露出来,尤其是琼民源事件——有关关联方收入确认方面的问题。于是, 1997年,会计准则财政部发布了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之后,随着问题的出现又陆续发布了15个具体会计准则,故有人把这些准则称为“救火式”准则。因此,原有的基本会计准则和16个具体会计准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准则体系,实际上从属于《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制度起补充作用。而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基本相同,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准则与核算体系,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建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16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