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要减肥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借款费用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借款费用包括借款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等。第三条 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第四条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第五条 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开始资本化:(一)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二)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三)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第六条 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专门借款,是指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二)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计算确定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资本化率应当根据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 的期间,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第七条 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第八条 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不应当超过当期相关借款实际发生的利息金额。第九条 在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本金及利息的汇兑差额,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第十条 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第十一条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如果中断是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 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进行。第十二条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第十三条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判断:(一)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二)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销售。(三)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需要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转或者营业时,应当认为该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第十四条 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的,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第三章 披 露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借款费用有关的下列信息:(一)当期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二)当期用于计算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资本化率。
单曲5678
试探新会计准则中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财务信息领域中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定义是指符合资本化生产条件的企业购置或者建造、生产等产生的借款费用项目,对于这部分借款费用项目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前提下,不能够计人企业的财务费用,并且不能用于对企业当期利润情况的冲抵,只能够将借款费用资本化成为企业的固定资产部分或者是一种可销售状态的储存资产、投资性房产等性质状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旧会计准则中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中资本化生产条件的不明确性,使得一些企业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方式进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造成不利影响。
一、旧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漏洞的影响
旧会计准则中由于借款项目资本化中的资本化生产条件不明确,使得一些企业通过借款项目资本化进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造成企业或者公司的资产虚假增长或者企业的利润情况失真等,对财务管理以及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
1.虚假利润增长信息成财务作假的主流在企业经营与发展过程,由于原有会计准则的局限性,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成为一些企业或者公司虚增利润的重要手段。这种情况在一些股份制公司或者上市企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股份制公司或者上市企业中,由于经营权与所用权相互分离,或者是因为企业的分配等缘故,一些经营者为了实现自身或者少数人的利益,就利用就会计准则中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局限条件,进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从而造成企业利润的虚假增长,对于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产生很大影响。
2.企业固定资产不准对于企业利润增长的影响在企业的资产管理中,如果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不合格操作,还会造成企业资产信息不真实。在企业的经营以及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经营者就是利用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漏洞,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弄虚作假,从中获取不合法的个人或者少数人利益。在企业的资产中,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评估是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收入转化或者是企业的支出资金项目部分的资本化形式进行的。其中由企业支出资金部分的资本化形成的企业固定资产部分是通过费用支出形式换来的企业资产增加,这部分资产可以由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时期的折旧计算出来。但是如果是一些正在进行建设的工程企业,由企业费用支出部分带来的企业资产的增加就不需要通过折旧计算进行企业资产情况的统计。所以,在企业资产情况的统计中,如果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情况的统计不够准确,就会对企业的经营收入以及企业的当期资金支出情况有一定影响,造成企业经营收入的虚增长或者当期资金支出情况过低评估。不管是对于企业经营收入情况的虚增长,还是对于企业的当期资金支出情况的过低评估,都会造成企业的生产经营利润的虚增长。
尽管会计准则中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展,但是一些企业在进行企业固定资产或者利润增长情况的统计中,仍然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行弄虚作假等非法谋取利益行为。
二、新旧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对比
新会计准则的使用主要是针对旧会计准则中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漏洞,为保证企业固定资产情况的统计准确性以及企业利润的实际增长情况进行的。下文中主要针对新旧会计准则中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以及计算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新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适用范围扩展在旧会计准则下,对于企业资产中可以进行资本化的资金部分只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也就是企业进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购置、建造或者生产产生的资金费用部分或者固定资产部分可以资本化为企业资产内容。但是新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资产资本化适用范围进行一定的扩展,规定企业资产中可以进行资本化的资产部分中除了旧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企业固定资产部分外,对于企业需要花费一定长度的时间进行购置或者建造、生产的企业活动,也就是符合企业资产的资本化条件的企业的可以销售或者使用的企业储存资产或者投资性房产等也属于企业资产中可以进行资本化的范围。新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资产资本化的范围与旧会计准则相比在资本化的范围上有了一定的扩展。
2.新会计准则扩大了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在旧会计准则中,只有那些专门用于企业购置、建造或者生产产生的借款费用才能够进行资本化,并计人到企业的相关资产范围中成为企业的资产部分。但是新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可以进行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规定是指除了那些用于企业购置、建造或者生产产生的借款费用外,对于那些因购建或者生产产生的符合企业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部分也可以根据规定的相应条件进行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并且归计为企业的相关生产资本,属于企业资产范围。
3.新旧会计准则中借款利息资本化的计算在旧会计准则中,对于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中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计算,一般情况下是与企业进行固定资产购置或者建造过程中使用或者产生的借款费用的具体情况相关联的。一般情况下,对于企业的借款利息资本化计算是根据企业的当期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情况,对于企业当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金额统计时间是截至到当期的期末为购置或者建造产生的借款费用总数,以及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中借款费用的加权平均数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利率等最终计算出企业借款利息的资本化具体金额。
在进行企业借款费用资本化利率的确定过程中,应注意企业购置或者建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借款费用中只产生一笔借款费用时,资本化利率就是借款费用利率。如果产生一笔以上的借款费用时,资本化利率按照借款费用的加权平均利率进行计算。
新会计准则中,借款利息的资本化计算是根据企业的资产支出情况与企业的具体借款费用情况进行计算的。
如果企业的资产支出比企业的借款费用高出时,就要对于占用的一般借款进行考虑,对于企业借款费用中借款利息的资本化计算时,每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计算中借款利息的资本化计算是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计算。如果企业的借款费用是为了购置或者建造生产符合企业二资本化生产条件产生的专门的借款费用中,对于借款利息的资本化计算中资本化利率是按照借款费用的实际利率情况与没有进行使用的银行借款资金的利息金额之间的差值进行计算的。如果是对于在进行符合企业资本化生产条· 1OO ·件的购建中占用了一般的借款费用的,对于资本化利率的计算应按照累计资金超出专门借款资金的具体支出情况的加权平均数与一般借款资本化利率之间的乘积进行计算。
除上述新旧会计准则中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不同规定标准外,新会计准则中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中的借款溢价或者折价的摊销标准也是不同的。
三、结束语
总之,新会计准则不仅对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适用性范围以及具体计算方法有很大的改善与扩展,具有更强的内容完善性与可操作性,而且也极大地避免了借款费用资本化中漏洞的存在,减少企业或者公司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漏洞进行非法谋取利益的行为,对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很大的保障,对于实现企业资产以及利润情况的正确衡量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郭建.试论新会计准则中的借款费用资本化E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1).
[2] 王婧.新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研究EJ].职业时空,2008(9).
[3] 韩桂玲.对新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认识EJ].现代商业,2009(20).
[4] 黄艳华.新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借款费用资本化新准则为主EJ].中国经贸导刊,2O10(24).
[5] 印梅.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量与确认[J].现代企业文化,2010(14).
[6] 黄晓琴.新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研究EJ].现代商业,2008(12).
[7] 孔梅英.新会计准则下的借款费用资本化E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0).
[8] 罗晨.新会计准则中借款费用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9] 柳驰.企业新会计准则关于借款费用的变化解析E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