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3

善美梅子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做账注意点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馋猫皮皮

已采纳

会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会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财务会计对于公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使会计的职业发挥到佳状态。下面一起来看看会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恪守职业道德:

会计工作和资本的相关性,决定了会计岗位的特殊性,作为会计从业者一定要咳嗽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不能逾越国家法律的红线。遵纪守法是对每个会计从业者的最低要求。

2、端正心态:

会计工作是一项相对比较枯燥的工作,业绩也不明显,作为会计从业人员,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的对待工作,不急于求成,踏实,钻研,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业来。

3、做事细心,认真:

会计工作每天都在和数据打交道,最是考验一个人做事是否细心,认真。从事会计工作最忌讳粗心大意,如果因为一时的大意写错一个小数点都可能都会为企业造成巨大的的损失,所以会计从业者必须要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4、过硬的专业素养:

会计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做账,税务申报等专业要求,财务分析,财务报告等更是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建设性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从从业者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自我。

5、敢于创新:

会计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作为会计人员,为不断适应企业的发展,还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在流程了创新,工作方法方式中创新,要求从业者应多向前辈学习,和同行多交流,自己勤于思考,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

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行为,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身为企业中、主管,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会让企业付出很大的代价。

2、非黑即白看

这种人眼中的非黑即白。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扞卫信念、坚持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意。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3、无止境地追求

这种人要求自己是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结果离职率节节升高,造成企业的负担。这种人适合独立工作,如果当主管,必须雇用一位专门人员,当他对部属要求太多时,大胆不讳地提醒他。

4、无条件地回避冲突

这种人一般会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冲突。其实,不同意见与冲突,反而可以激发活力与创造力。一位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的主管,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到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5、强横压制反对者

他们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6、天生喜欢引人侧目

这种人为了某种理想,奋斗不懈。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觉得妥协就是屈辱,如果没有人注意他,他们会变本加厉,直到有人注意为止。

7、过度自信,急于

这种人过度自信,急于。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达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结果成了常败将军。这种人大多是心理上缺乏肯定,必须找出心理根源,才能止不断想挥棒的行为。除此之外,也必须强制自己“不作为,不行动”。

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呢?

1、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所产生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对应正确的记账凭证。

2、根据上述过程所产生的的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有的企业财务软件会自动生成)。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财务软件可自动生成)。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财务软件可自动生成)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财务软件可自动生成)。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财务软件可自动生成)。

注意事项:

1、除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明细账之外,其余均在月末进行。

2、月末结现金,银行账,一定要账证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每月月初根据银行对账单调银行账余额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注意分析未达款项。月初报税时注意时间,不要逾期报税。另外,当月开出的发票当月入账。每月分析往来的账龄和金额,包括:应收,应付,其他应收,其他应付。

3、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在国税报(2011年1月1日以后注册的企业才在国税办理;个人所得税和其他税在地税报)

4、月末认证(进项税);月初抄税(销项税)

5、以工资为基数100%,福利费为14%,工会经费2%,职工教育费2.5%,(税法规定: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缴拨的经费,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税前扣除。凡不能出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的,其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会计做账注意点

207 评论(14)

jessica8918

1、白条不能入账。

经常有会计咨询:老师,我们公司有很多白条,这么多支出不能入账怎么办?

白条是可以入账的。

只要是真实发生的业务,可以原始单据作为依据据实入账,这是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及时入账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但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时,对于应当取得发票而未取得合格发票的支出,需要做纳税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无票支出不得税前扣除,这可能就是一些人误以为白条不能入账的原因。

2、未开销售发票不需要做收入。

这这问题在房地产企业表现的更为突出。不少开发项目交房已经二、三年了,还没有确认销售收入。问会计为什么,他们说,现在还不能办理产权证,所以没有开发票。没开发票我怎么确认销售收入啊?

毫无疑问,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确认收入不能以是否开具销售发票为依据,而应当以商品控制权是否转移为依据。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只要符合销售收入的确认的几个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等,就需要按规定及时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无论是否开具销售发票。 确认销售收入与是否开具销售发票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其他方面的误区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做账误区?可能因会计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不同,而对所谓的“误区”有不同的看法吧。至于该问题,表达一个会计的几点看法或感受吧。

做账,尤其做分录建议两点:一是熟悉公司业务和公司架构,二是注意前后衔接。比如,客户付过来一笔款项,如果公司有多板块业务,要分清这些款项对应哪个板块的业务;客户过来的款项,要看看原来走的是应收账款还是预收账款,清楚后,保持前后一致。

好多会计喜欢调账,而且是根据自己的做账习惯。

调账没问题,但最好确定好各个会计科目尤其是二级到末级科目的核算规则后再进行调整。如果没确定好核算规则,账务调整后,其他人再查账就麻烦些。比如非主营业务往来的其他应收/付账款科目,如果某个单位一开始确定了走其他应收或其他应付,那就同一个科目一致延续下去即可。没有必要再进行调整。

但如果原来是错误的,那就应该调整。比如,主营业务往来的科目,比如应该走应付账款的,走了其他应付账款,这个是错误的,那就应该调整。

涉税等合规经营不能越过红线,尤其是在节税上。只要销售的款项到了公司账上,无论开发票与否,对方需要发票与否,都应该做收入,涉及的税金该交则交。

8月份某地税务局查了一个企业,该企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应纳税所得额为296万多一点,正好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结果税务局在对比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后有调整的可能性,最后调查谈话后,确实是调整了。原来企业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是320多,为了享受税收优惠调减了近30万的利润。最后没享受税收优惠,而且还有罚款和滞纳金。可能也有人在想,如果距离300万更多,是不是会好些呢,这个不好说。

如果想节税,建议可以合理合法税筹( 客观上可以,而不是主观上 ),不要进行其他违规违法的操作。

利润的调节,可能调增,也可能调减。可能的原因(在这不考虑上市公司)有:

1、降低企业所得税的缴纳;2、管理层应对董事会的考核;3、基于利益的某种需要

无论涉税与否还是其他原因,如果要求会计调节利润,最好取得有关的可以留下证据的授权,万一事发,还能减轻一点会计的责任。

有许多人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这个工作经验,可能只是一个经验用了很多年。在财税政策经常变化的今天,作为财务人员,还是要多学习专业及相关知识。财税政策的变化、准则的变化,势必引起会计处理方式的变化,作为财务人员要及时应变。否则,原来的经验,可能就成了刻舟求剑了。

这个不多说,即使会计获得了充分的信任,该请示的还要请示,该汇报的还要汇报,作为会计还是要时刻注意。

暂说以上吧,以后再补充。

审计过上百家的中小企业后,我觉得目前企业会计仍然存在几个很明显的误区:就是做账以“税务”为准而非准则;核算习惯“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一直勤奋的埋头做账不闻不问账务后面的业务;电算化时代,不依靠系统却想着依靠网上搜集的一些EXCEL表格文件;存在“会计越老越吃香”的想法。

图文无关:分享下自己之前游玩的地方——新疆伊犁昭苏

一、一切以“税务”为准绳

审计过程中,碰到很多情况就是常有财会人员问我,这个发票正规与否税务是否认可能否入账。这点可以理解,毕竟企业待久了,时常跟税务打交道,老板又觉得交出去的税都是真金白银,所以只关心税负并不真的关心财报。但朋友们,《企业会计准则》是财政部编写的不是国家税务总局编写的,做账的时候基于应付老板和税务局的要求可以特别关注发票情况,但不应该一切以发票作为出发点:发票没开就不确认收入;没收到发票就不确认费用;税务局规定交通工具折旧年限不能低于4年就乖乖全部按照4年折旧。朋友们,现代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不是收付实现制也不是发票实现制。

财会人员如果想往更高的山顶前进,而不是一直当一个数着发票计算费用的记账人员,好好理解现代会计的基础是真的很有必要。

二、不自觉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这点仍然跟财务跳脱不出“税务”有关。不是开了票拿到了钱的收入才是收入,当东西发出对方验收无误,风险报酬已转移,就算发票没开钱没收,符合收入确认准则,该确认收入还是要确认收入;当费用付出去,不是拿不到发票就一直挂“预付账款”,当对方已经为你提供了服务满足费用确认条件,即使没拿到发票,该费用化还是要费用化;当今年存在应发给员工的年终奖,不是等到次年发了钱才把这笔年终计入次年费用,而是应该在年底合理估计这笔年终奖费用合理计提。

总而言之,请让会计的归会计,发票的归发票,现金的归现金。财务人员就算日常工作中因为老板的胡乱指导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但还是应该知道会计背后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避免跳到规范的大平台后闹笑话。

图文无关:新疆伊犁昭苏,还想再去一次的地方

三、一直只埋头做账,不去了解前端业务和账务后面的信息

会计人员想提高自己的上限,想从一个专业人员转型成综合性的管理人员,就不能一直埋头只看到自己手中的几张发票。而应该通过账务去了解背后的行业信息,通过与前端业务人员的日常交流沟通去了解行业的详细情况。比如交易的流程一般是如何、产品的成本一般是哪些、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占收入比大概是多少、相较于其他行业这个行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变革等等。优秀的财务人员应留出一半时间去关注财务以外的信息,做到业财融合,逐步提高自己的上限。

四、能用系统解决的事情就不要想着用人力或者EXCEL表解决

这点,可能受困于企业的规模大小。有些小企业确实因为老板不重视,财务系统就只是简单的记账出报表功能。但身为财会人员,我们应自己关注网上相关信息,搜索下目前财务系统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基本上一套开发完善的标准财务系统,能跟人力系统、预算系统、费用控制系统、客户供应商管理系统等等相连接,而基础的财务分析等更不用人工去底下计算复核,只需要日常把帐做好,鼠标一点击就能算出最标准无误的答案。所以,财会人员应该有自己的危机感,未来财务机器人系统替代大量简单的人工记账和报税,真的不会是很遥远的事情。到时候被机器替换掉的那部分人就业该如何解决?

五、存在“会计越老越吃香”的误区

从前国家发展慢,不止车马慢爱情慢信息慢,财务发展也慢,可能十几年如一日都没什么变动,再加上 科技 发展慢,一个算盘一个小计算器依靠着经验就把帐搞定。但各位回头看看这两年,会计准则3年一小变5年一大变,2021年新金融工具、新收入、新租赁几大准则同时应用,光学习这几个新准则就能把脑袋学炸。财政部会计报表更是1年1变,前年甚至1年两变,有多少人还在用着四五年前完全不适用现在新准则的报表。再加上会计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告诉发展,很多传统做账方式人工介入越来越少。这些快速的变化和大量的信息更新,导致“老会计”学习专业知识越来越艰难。所以我认为,会计越老越吃香在现代这个时代不仅不适用,如果我是企业负责人,我优先考虑的就是30-35之间的财务人员,绝对不会去想招一个老会计,客观情况显示他们很难跟年轻人竞争。

图文无关:我的梦想是边玩边分享财会

以上,希望对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有帮助

我是注册会计师隔壁老王,专注财会知识和经验分享,有兴趣欢迎关注交流。

我做了10年会计,看到你这个问题竟然无从说起[捂脸],那我就告诉你一些我苦思冥想出来认为的误区吧。

第一,会计是为老板提供经营决策数据的一个岗位,但绝不是老板让你提供什么数据都要绝对服从,一定学会说No!现实中做会计你会遇到各种老板,他觉得他花了工资可以要求你做一切事,包括弄虚作假,现如今国家上线了金三系统,各种大数据超级厉害,帮助老板提供假数据甚至弄虚作假,有一天东窗事发即使你只拿2000元一个月薪水,你也逃不掉法律的惩罚。

第二,身为会计,一定要有自己的准则和职业操守,决不能让自己的工作成为迎合其他人或者部门的岗位。

第三,会计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绝不是报个税、制个凭证那么简单,一个好的会计能给企业合理合法省很多税(合理避税不能等同于偷税漏税),能给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很有帮助的数据信息,能给企业增加很多收入的,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算账的,这样没有进步。

以上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三点,希望对你有用。

1、会计与税法概念混淆

2、会计科目与报表项目混淆

3、增值税概念与企业所得税概念混淆

4、自己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混淆

最后一点最致命

一、把借贷相等当成填制会计凭证的唯一目的

填制会计凭证借贷肯定要相等,但是不能把借贷相等当做是唯一目的。实务中更多的需要思考借贷相等之外的其他事项。以下罗列做账需要考虑的事情。

二、没有发票不会做账

由于我国税收管理过分依赖 “以票控税”,给会计人造成会计做账必须要见到发票才能做账。没有发票不能入账。和没有发票入账了也不能税前扣除的误区。

没有发票当然可以入账,至于是否可以税前扣除那是税法的事情。实务中不少人把会计和税法搞混淆了。甚至出现见票做账,无票不入账,没有发票不会做账的状况。会计和税法的相关规定中都没有发票是唯一合法有效凭证的规定。会计人员不必把合法有效凭证等同于发票,同时当遇到税局人员只认可发票是唯一合法有效凭证时,需要据理力争。

三、收据不能入账,也不能税前扣除

可以参考下这个,看看哪些收据可以税前扣除:(财综[2010]1号《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A:由政府各部门开具收费票据;

B:由各事业部门开具收费票据;

C:捐赠收据;

D:工会经费收据;

E:法院的诉讼费执行费收款收据;

F:军队收据;

G:其他符合规定的可以税前扣除的收据

四、白条不能入账,也不能税前扣除

白条可以入账,但是能否扣除就要看税法的相关规定了。其实关于白条企业应该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符合会计准则入账要求就可以入账,如果此项支出并不符合税法税前扣除要求。也是如实调整就可以了。

五、会计凭证都要有原始凭证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第三款第四款 规定,除结帐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所以除结账和更正错误记账凭证可以不需要有原始凭证外,其他都需要有原始凭证。

六、凭证摘要不重要

在会计凭证填制中,认为会计科目用对了,金额没错。其他的事情事情就无所谓了。至于凭证摘要不太关心,甚至认为可以忽略不计。

七、根据单据种类做账

实务中会计做账很多是根据发票或单据的类型来做账,最经常看到的是见到餐饮费发票就计入业务招待费。做账时应该按业务的性质来确定成本费用的归集科目,而不是根据单据的种类来确定会计科目。如餐饮票根据业务性质可以入业务招待费,可以计入“职工福利费”,可以计入“差旅费”,可以计入“会议费”,可以计入“职工教育经费”。

会计平常工作中都有很多误区,下面这9个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存在的,一起来看看!

1、 把借贷相等当成填制会计凭证的唯一目的

2、没有发票不会做账

3、收据不能入账,也不能税前扣除

4、白条不能入账,也不能税前扣除

5、会计凭证都要有原始凭证

6、凭证摘要不重要

7、把税法当成做账准则

8、会计做账不需要考虑税法

9、根据单据种类做账

以上9大误区,作为财务人员一定要知道。

291 评论(14)

王道之战约定

法律分析:会计人员年终做账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要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2、要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

3、要保证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

4、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第九条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第十六条 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

第十八条 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

267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