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xiu木秀
会计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具体区别如下: 1、在会计集中核算中,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以往会计做假行为的发生,多数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即单位的领导指使,会计人员出于行政上的领导关系或自身利益需要而具体操作。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则使会计业务从各单位的内部处理变为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处理,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与单位分离,单位领导不可能指使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会计人员做假,这种管理模式使想做假却没人去做。 2、在会计集中核算中,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过去多数部门的财务机构设置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融为一体,财务部门负责人既是财务审批人也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项处理上经过部门负责人审签同意的原始凭证,既表示符合财务制度的财务审批又表示符合会计处理规范的会计监督审批。这种集双重职能为一身的管理方式,缺乏财务与会计的相互制约,使单位内部的会计舞弊行为成为可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批职能由单位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由会计核算中心行使,在审批责任人和实际操作人上形成分离,通过双重制约职能的建立,使得想做假也没人敢做。 3、在会计集中核算中,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单位分离。过去会计业务处理完毕后,全部会计档案均由本单位保存,多数单位是长期在财务部门保存,当会计做假行为发生后,外人很难得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档案由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并保存,按照会计稽核制度的要求,稽核人员对可疑的会计凭证可以与出具凭证的单位进行核查。同时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过程既受各预算单位的监督、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也受来自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状况、会计凭证等进行审计的同时,也是对核算中心的审计。 4、在会计集中核算中,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公开。在过去的分散核算形式下,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是封闭的,对会计业务的知情范围非常有限,往往只有一、两个人知道。在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下,一项会计业务处理,至少要经过单位的经手人、证明人、财务审批人和报账员、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会计、记账会计和会计主管等七个环节,对数额较大的还要经过单位的主管领导、会计核算中心的分管领导等审批。整个业务处理过程又是在“一站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的运作方式下进行。知情范围的扩大,运作过程的公开,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从运作机制上就形成了对舞弊行为的有效遏制。
透明的黑布
核算机构的意思是指从事,基金估值核算业务,活动的机构。
会计核算中心工作职责:
1、根据《会计法》、《预算法》和有关财政法规制度,认真做好预算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2、审核、记录、计算和报告所管单位各种资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
3、根据所管单位工作需要,提供有关会计信息资料。
4、依法进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规范性。
5、做好单位会计资料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金额的准确性,对经济业务合法性提出初审意见。对已开出的转账或现金支票进行复核,对记账凭证的金额进行复核。对已记账的凭单及原始凭证及时整理、定期装订、保管、归档。管理柜组内会计档案。
魔戒之love
一、性质不同
1、集中核算是指企业或单位的主要会计工作集中在会计部门进行的一种组织形式。
2、非集中核算又称分散核算,是指由各部门和车间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自行设置并登记账簿,进行比较全面的核算。
二、核算过程不同
1、集中核算
(1)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内部各单位一般不进行单独核算,而只是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原始记录,办理原始凭证手续,并对原始凭证进行适当的汇总,定期将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汇总表送交财务会计部门,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由会计部门审核,
(2)然后据以填制记帐凭证,登记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编制会计报表。
2、非集中核算
独立核算的各个车间或部门都设置各自的成本明细帐,自行计算、而山立费田并据以计算本车间完成的各种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 和劳务的车间成本,有的还计算内部利润,以独立核算本车间或本部门的经济效果。
三、优点不同
1、集中核算可以减少核算层次,精简会计人员。
2、非集中核算:各部门和车间单独计算盈亏,编制内部会计报表,并定期报送给企业会计部门。分散核算组织形式可以使各部门和车间利用核算资料经常领导和检查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集中核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集中核算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