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7

军大大大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可变现净值公式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盐见黄瓜

已采纳

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项目来计提,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扩展资料:

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以合同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2、如果持有存货多于销售合同定购数量,超出部分应按一般售价作为计量的基础。

3、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或原材料的市场价作为计量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变现净值

初级会计可变现净值公式

357 评论(14)

独一木头

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公式:

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项目来计提,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扩展资料:

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可变现净值不可以随意计算,以避免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

(2)持有存货的目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继续生产,一个是直接对外出售。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的影响。

考虑该因素,亦即不能只根据当前情况作出分析和判断,还需要考虑日后期间的情况。比如2009年12月31日,对一批库存商品计算可变现净值。

以当前的市场价格分析,可变现净值可能较高,但已经有确凿证据表明日后期间由于国家新政策的出台,产品售价将大幅度降低,发生减值迹象。

2、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持有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例如,企业持有一批商品,无销售合同,市场价格100万元。

进一步销售中会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8万元,则可变现净值为100-8=92(万元)。若账面成本为95万元,则计提3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2)持有用于出售的材料等,无销售合同。

可变现净值=市场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3)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原材料(重点)。

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是否计提准备,应该与产品的可变现净值结合起来。当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情况下,材料应该计提减值准备;当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时,即使材料的市场价格低于材料成本,也不用计提准备。

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进一步加工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4)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重点)

可变现净值=合同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如果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的数量的。

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变现净值

187 评论(15)

你真美呀?

可变现净值,二手买卖需要用到的会计知识点

286 评论(10)

散光女王

2010年末公司库存A商品账面成本1000万,其中有60%是订有销售合同,合同金额价700万,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70万.未订有合同的部分预计销售价格420万,预计销售费用60万.2011年度公司不再生产A商品.当年售出A商品情况:订有合同的部分全部售出,无销售合同的部分售出10%.至2011年末,预计销售税费60万,则2011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多少? 正确答案是84 计算公式120-(40-40*10%)=84 我的疑问就是括号里面的公式是什么意思 没理解到.请高手解答啊! 是这个问题吗?没理解?那我就把所有的分录写出来应该就好理解了,假设至2011年末,剩余预售价格为300万元. 2010年末,A商品有合同部分账面价值=600万, A商品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700-70=630万元.所以没有减值. A商品无合同部分账面价值=1000*40%=400万. A商品无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420-60=360万元.所以减值400-360=40万元. 因此2010年末,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 2011年,A商品有合同部分全部卖出,无合同部分卖出10%,则: A商品无合同部分卖出10%结转成本时要结转相应计提了的减值准备. 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 X 贷:主营业务收入 X 假如出售价格为X元,不考虑增值税,出售价并不影响成本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36 存货跌价准备 4 (400当时计提40的跌价准备,卖出10%对应4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40 (400卖出10%) A商品有合同部分售出,并不影响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变动. 2011年末,剩余A商品90%的账面价值=400*90%-40+4=324万元. 400%*90%=商品的成本 40=计提的减值准备,4=售出时结转的减值准备. 剩余A商品90%的可变现净值=300-60=240万元. 账面价值324>可变现净值240 ,所以减值324-240=84万元. 所以,2011年末应计提减值准备84万元.

248 评论(10)

大猪头.

可变现净值(NRV)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存货准则特别强调企业在实际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企业因持有存货的目的不同,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一般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望采纳

132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