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56

贫僧法号能吃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外币资产汇兑损失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umiu大酱

已采纳

具体的账务处理方式如下

1、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实的数字)

借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2、购汇时

借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账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3、每月月末调整汇率时,若月初汇率低于上期汇率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银行存款(外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应收账款(外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预付帐款(外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应付账款(外币)

借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预收账款(外币)

扩展资料

汇兑损益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形:

一种是在进行货币交易(即外汇兑换业务)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这是进行外汇兑换业务的交易发生时与确认实现时汇率的变化而产生的汇兑损益,这种汇兑损益的计算比较简单。

另一种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或负债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在此主要讨论此情形下计算汇兑损益的方法。

方法:综合差额法。这种方法须先计算出货币性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并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将其与该外币账户上的每笔外币金额按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得出的差额就是该账户本期发生的汇兑损益。

计算公式:某个货币性外币账户发生的汇兑损益=该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期末汇率-(该外币账户期初的外币金额×期初汇率+该账户本期增加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该账户本期减少的每笔外币金额×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

其结果若为正值,外币货币性资产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收益,外币货币性负债账户发生的是汇兑损失;反之,则相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汇兑损益

中级会计外币资产汇兑损失

350 评论(15)

音为爱899

汇兑损益可能属于初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因为教材有变化;财务费用是一级科目,汇兑损益是财务费用的二级明细科目,汇兑损益是货币性外币项目根据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明损益,其一般是计入到财务费用的,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比如:①在资产资本化期间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时需要将其计入资产成本也就是资本化;②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计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③外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言,若为可供出售货币性项目(债券投资),产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财务费用;若为可供出售权益工具(股权投资),产生的汇兑损益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309 评论(9)

langlang0802

汇兑损失,指的是企业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季、年)度终了,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向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记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汇兑损失的有效控制:此处以狭义的结售汇业务举例。上面已经说明,汇兑损益主要是资金交易和存量外币资产负债调汇产生。

结售汇方面通过选择合适的节点,或者办理月内的小远期以获得高于当月记账汇率的价格。确保交割后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的合计值为锁定的正值。

扩展资料

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一是外币结算过程中产生损失的,在结算时确认汇兑损失,予以扣除;

二是每一个纳税年度末企业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对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准予扣除;

三是计入资产成本的损失,将在企业使用、处置资产时间接扣除,不予当期直接扣除;

四是向股东分配产生的损失,属于所得税税后的事项,不予扣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汇兑损失

252 评论(11)

小小兔121

由于我国是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所以当企业有外币收入时,必须换算为人民币记账。汇兑损益就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产生的外汇兑换损益,即兑换为人民币记账时的差异。由于它属于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故其明细核算的账户名称为“汇兑损失”,减去汇兑收益即为汇兑净损失。 如:企业3月10日收到美元100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8.5人民币元,则折合人民币为850元。月末结账时(3月31日)汇率为1美元=8.4人民币元,则折合人民币为840元。这10元即为汇兑损失,它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因此计入“财务费用——汇兑损失”(的借方)。如有汇兑收益(如月末汇率为1:8.6,折合人民币为860元,这10元为汇兑收益),则记在该账户的贷方。 若企业为外企,可设“汇兑损益”一级账户。

256 评论(13)

最後放縦

采用统账制核算,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期(月)末余额,应当按照期(月)末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按照期(月)末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如为汇兑收益,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汇兑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汇兑损益定义: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分类:

按业务归属划分

企业经营期间正常发生的汇兑损益,根据产生的业务,一般,可划分为四种:

1、交易损益

在发生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业务时,因收回或偿付债权、债务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交易外币汇兑损益";

2、兑换损益

在发生外币与记账本位币,或一种外币与另一种外币进行兑换时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兑换外币汇兑损益";

3、调整损益

在现行汇率制下,会计期末将所有外币性债权、债务和外币性货币资金账户,按期末社会公认的汇率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调整外币汇兑损益";

4、换算损益

会计期末为了合并会计报表或为了重新修正会计记录和重编会计报表,而把外币计量单位的金额转化为记账本位币计量单位的金额,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换算外币汇兑损益"。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外币汇兑损益会计处理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1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