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林小叮当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什么?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呢?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基本介绍 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在其工作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对于正确贯彻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容
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敬业是指会计人员对其所从事的会计职业的正确认识和恭敬态度,并用这种严肃恭敬的态度,认真地对待本职工作,将身心与本职工作融为一体。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伪造账目,不弄虚作假,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同时,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
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划分公私界限,做到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要正确处理会计职业权利与职业义务的关系,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
客观公正
客观是指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时,要端正态度,依法办事, 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如实地记录和反映实际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要准确,记录要可靠,凭证要合法。公正是指会计人员在履行会计职能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以维护会计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坚持准则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始终坚持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不断提高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自动更新知识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运用所掌握的知道、技能和经验,开展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职责,以适应深化会计改革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
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做好领导的参谋。
强化服务
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文明的服务态度和优良的服务质量。会计人员必须端正服务态度,做到讲文明、讲礼貌、讲信誉、讲诚实,坚持准则,真实、客观地核算单位的经济业务,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屁界的战斗猪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措施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探析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广大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劳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也有个别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在小团体利益乃至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不能坚持原则,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甚至直接参与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使会计行为偏离了既定的会计目标,给企业及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纵观个别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总体来说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人们在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相适应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个别会计人员置国家与集团利益于不顾,违反会计准则,为自己或小团体谋取私利。
二是部分企业由于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个别领导在大权独揽的情况下,为了企业的局部利益甚至个人私利,虚报浮夸,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如不按其意行事,会计人员就会面临下岗、炒鱿鱼的困境,导致部分会计人员为了保住工作以维持生存而无法坚持原则,被迫参与造假,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三是部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道德素质偏低,甚至个别会计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是半路出家。在此条件下,由于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理解不到位,加之自我约束意识较差,每天与金钱打交道,难以分清利害,经不住诱惑,导致出现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给企业及社会带来经济损失。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1.我国的经济形式发展要求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这必将给社会生产方式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及人事关系较过去更为复杂。社会经济领域的巨大变化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明确了新的任务,这就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意识。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前,如果会计人员不是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而是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利用职权索贿贿赂、用权利经营、搞权钱交易,那么生产要素就不会按照价值规律运行,资源和资金也不会朝最佳方向流动,市场经济中就难以形成平等的竞争机制。
3.法律的完备性存在一些漏洞
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规则主要体现在各种财经会计法律、规章、制度之中,但在强调运用会计法规、法令、纪律来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他们就会利用财经会计法规的某些不完备的条款,干各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勾当,想方设法搞投机、钻空子。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是促进会计人员不断追求崇高的.会计道德观念,达到更高的会计道德境界、锻炼出高尚的会计道德品质,从而在会计工作中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勤俭理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要提升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计人员就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做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金、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5.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企业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快法制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监督环境
为了保障《会计法》的有效施行,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发布实施《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事业会计准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以及一系列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会计法规等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加强社会教育机制,启发行为人的良知诚信
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取决于诚信的宣传和教育。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影响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而应将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第一重要内容;要将会计诚信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赋予会计人员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格精神;要把会计诚信教育的重点放在会计诚信信念、诚信文化、诚信制度的教育上。
3.完善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与此同时,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其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