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only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参加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大专学历,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3年。 (二)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1年。 (三)取得经济类、工程类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1年。 (四)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博士学位。 (五)非经济类、工程类专业毕业,其相对应的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年限延长2年。 (六)不具备上述规定的学历,但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经济、会计、审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并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5年。 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2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为经济类、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可免试1个相应考试科目。其中,评聘为高级工程师(含相应专业的副教授、副研究员等)职务的人员,可免试《机电设备评估基础》或《建筑工程评估基础》;评聘为高级经济师(含相应专业的副教授、副研究员等)职务的人员,可免试《经济法》;高级会计师或高级审计师(含相应专业的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可免试《财务会计》。 试设5个科目,具体是: 《资产评估》、《经济法》、《财务会计》、《机电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5个科目均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部分组成,分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作答。 考生应考时,可携带钢笔或圆珠笔(黑色或蓝色)、2B铅笔、橡皮、计算器(无声、无存储编辑功能)。 考试分5个半天进行。《资产评估》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其余4科考试时间均为2个半小时。 考试成绩管理 考试以3年为一个周期,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3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好多好多猪
书名:资产评估作者:秦中甫,杨录强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2-1开本:16开定价:29.00元内容简介本教材依据最新颁布实施的资产评估的准则和法律规范编写,反映了资产评估发展的最新状况,全面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资产评估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方法,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资产评估原理和技术的具体应用。本教材内容涵盖理论、实务和管理各方面。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尤其是资产评估、审计学、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学习使用,也可供从事资产评估实务工作的人员参考。图书目录第一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程序与基本方法第三章 机器设备评估第四章 房地产评估第五章 流动资产评估第六章 无形资产评估第七章 长期投资性资产评估第八章 资源资产评估第九章 企业整体资产评估第十章 资产评估综合操作实务第十一章 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与行为规范附录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表练习题答案参考文献作者: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 编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4-1字数:430000页数:563开本:大32开包装:平装定价:25.00内容简介资产评估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家对包括资产评估在内的市场中介行业高度重视,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同时也对注册资产评估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考试选拔和培养德才兼备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后备力量是规范发展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配合2009年度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工作,更好地为广大考生服务,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组织有关专家、教授,按照《2009年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结合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吸收了往年命题及阅卷工作的反馈意见,编写了这套考试用书。本套用书力求系统全面地体现注册资产评估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注重理论与实务、专业素质教育与应试指导相结合,注意吸收资产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吸收国家近期发布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准则的相关内容。整套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仅是广大考生的参考教材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指南,还可作为高校资产评估专业和相关学者的参考教材使用。全套考试用书共分五科:《资产评估》、《经济法》、《财务会计》、《机电设备评估基础》和《建筑工程评估基础》。五科考试用书是在2008年度考试用书的基础上,按照一年来相关法规制度的变化及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资产评估》根据新颁布的相关评估准则内容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等内容;《经济法》在篇章结构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扩充了“物权法”的相关内容。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命题将主要以《2009年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大纲》和本套用书的知识内容为依据,考生应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的学习,注意在了解和掌握与之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做到灵活运用。为了帮助考生加深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我们还组织编写了与考试用书配套的《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综合习题集》和《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相关法规汇编》,供大家参考。目录第1章: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综述151.1 资产评估行业相关概述151.1.1 资产评估的定义151.1.2 资产评估的价值151.1.3 资产评估行业收费标准161.1.4 资产评估业务来源渠道171.2 国内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171.2.1 适用范围及效力差异171.2.2 制定原则差异171.2.3 准则内容差异181.2.4 准则项目差异181.3 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有利的外部因素201.3.1 国家对资产评估行业的重视201.3.2 法律对资产评估行业的支持201.3.3 资产评估行业相关准则变化211.3.4 经济全球化给行业带来契机221.4 企业资产评估方法分析221.4.1 企业资产评估主要方法22(1)资产重置成本净价法22(2)资产收益现值法23(3)资产现行市价法23(4)资产清算价格法241.4.2 企业资产评估方法缺陷251.4.3 企业资产评估方法改进261.5 资产评估关联行业发展分析271.5.1 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分析27(1)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分析27(2)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冲击281.5.2 税务师事务所发展分析29(1)税务师事务所发展现状分析29(2)税务师事务所发展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冲击301.5.3 律师事务所发展分析30(1)律师事务所发展现状分析30(2)律师事务所发展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冲击311)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市场环境分析321.6 资产评估行业政策环境分析321.6.1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环境321.6.2 资产评估行业法律法规321.6.3 资产评估细分行业评估准则331.7 资产评估行业经济环境分析341.7.1 国际宏观经济运行分析341.7.2 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分析37(1)国内GDP增长分析37(2)工业经济增长分析38(3)工业生产价格分析40(4)固定资产投资情况4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44(7)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46(8)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471.7.3 国内物价指数走势预测491.7.4 国内宏观经济前景预测501.8 资产评估行业技术环境分析521.8.1 机电设备评估方法521.8.2 房地产评估方法531.8.3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551.8.4 金融资产评估方法571.9 资产评估行业产业环境分析591.9.1 装备制造行业发展政策与规划591.9.2 能源行业发展政策与规划601.9.3 房地产行业发展政策与规划611.9.4 其他战略新兴行业发展规划62(1)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全景分析631.10 资产评估市场供需分析631.10.1 资产评估行业市场需求分析63(1)企业资产转让市场分析63(2)企业兼并与重组市场分析63(3)中外合资合作市场分析64(4)企业破产清算市场分析64(5)资产抵押与担保市场分析65(6)企业资产租赁市场分析65(7)企业债务重组市场分析661.10.2 资产评估行业市场供应分析66(1)资产评估机构数量规模分析66(2)资产评估机构收入规模分析66(3)资产评估机构收入结构分析68(4)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规模681.11 资产评估行业竞争态势影响因素691.11.1 现存竞争者影响力分析691.11.2 业务提供方议价因素分析711.11.3 潜在进入者影响因素分析711.12 资产评估行业竞争状况分析711.12.1 资产评估行业市场结构分析71(1)资产评估行业市场集中度71(2)资产评估行业产品差异化73(3)资产评估行业的进入壁垒731.12.2 资产评估行业竞争内容分析74(1)资产评估行业价格竞争行为74(2)资产评估报告竞争行为分析741.12.3 资产评估行业市场绩效分析75(1)资产评估执业水平分析75(2)资产评估执业范围分析75(3)资产评估报告质量分析751.13 资产评估行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761.13.1 人力资源与行业竞争优势的关系761.13.2 资产评估专业院校分布761.13.3 资产评估行业从业质量781.13.4 核心人力资源建设措施79(1)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市场分析811.14 机电设备评估市场分析811.14.1 机电设备制造业景气度分析811.14.2 机电设备价格指数分析811.14.3 机电设备细分领域发展分析82(1)通用设备市场状况分析82(2)专用设备市场状况分析83(3)电气设备市场状况分析84(4)电子设备市场状况分析851.14.4 机电设备评估风险分析85(1)评估范围的确定86(2)评估方法的选用86(3)资产价值的构成86(4)法律权属的风险87(5)报告披露的风险871.15 房地产评估市场分析881.15.1 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分析881.15.2 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89(1)全国房地产投资规模89(2)全国房地产建设规模90(3)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921.15.3 房地产评估市场价格分析93(1)重点城市地价水平分析93(2)大中城市住宅价格分析941.15.4 建筑材料价格分析951.15.5 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等级961.15.6 房地产评估机构竞争分析97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评估 99房地产转让价格评估 101房地产抵押价值评估 102房屋征收评估 104房地产咨询顾问服务 106房地产司法鉴定估价 107其他目的房地产估价 1091.15.7 房地产评估风险分析111(1)技术风险111(2)政策风险111(3)执业风险111(4)固有风险112(5)行业风险1121.15.8 房地产评估风险防范建议1121.16 资源资产评估市场分析1131.16.1 资源型产业涵盖领域简述1131.16.2 资源型行业发展状况分析1131.16.3 资源型行业产品价格分析1141.16.4 资源型行业细分市场分析115(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115(2)矿产资源资产评估1161.16.5 资源型行业评估风险分析116(1)影响资源型行业资产评估的因素116(2)资源型行业资产评估的风险防范1171.17 无形资产评估市场分析1181.17.1 无形资产评估涵盖领域1181.17.2 无形资产细分市场分析118(1)文化资产评估市场分析118(2)知识产权权评估市场119(3)商誉资产评估分析1191.17.3 无形资产评估风险分析1201.17.4 无形资产评估风险防范建议1211.18 企业价值评估市场分析1221.18.1 企业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分析1221.18.2 企业上市价值评估市场分析123(1)主板上市企业评估市场分析123(2)创业板上市企业评估市场分析124(3)中小板上市企业评估市场分析1301.18.3 其他企业价值评估市场分析1311.18.4 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分析1321.18.5 企业价值评估风险控制1331.19 金融资产评估市场分析1341.19.1 金融资产评估涵盖领域1341.19.2 金融资产细分市场分析134(1)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市场134(2)证券期货资产评估市场1351.19.3 金融资产评估风险分析1371.20 其他资产评估市场分析1381.20.1 长期投资性资产评估市场分析1381.20.2 流动资产评估市场分析138(1)中国资产评估行业重点省市竞争分析1401.21 各省市资产评估机构央企选聘情况分析1401.21.1 各省市央企选聘资产评估机构备选情况1401.21.2 第一批报备评估机构库的中央企业名单1411.22 部分省市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421.22.1 北京市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42(1)北京市资产评估行业经济环境142(2)北京市资产评估业务资源分析143(3)北京市资产评估行业经营分析1451)北京市资产评估行业收入规模1452)北京市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规模1453)北京市资产评估细分市场分析145(4)北京市资产评估机构竞争分析146(5)北京市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前景1471.22.2 上海市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47(1)上海市资产评估行业经济环境147(2)上海市资产评估业务资源分析148(3)上海市资产评估行业经营分析1491)上海市资产评估行业收入规模1492)上海市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规模1493)上海市资产评估细分市场分析150(4)上海市资产评估机构竞争分析150(5)上海市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前景1511.22.3 广东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51(1)广东省资产评估行业经济环境151(2)广东省资产评估业务资源分析152(3)广东省资产评估行业经营分析1541)广东省资产评估行业收入规模1542)广东省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规模1553)广东省资产评估细分市场分析155(4)广东省资产评估机构竞争分析156(5)广东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前景1571.22.4 江苏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58(1)江苏省资产评估行业经济环境158(2)江苏省资产评估业务资源分析159(3)江苏省资产评估行业经营分析1601)江苏省资产评估行业收入规模1602)江苏省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规模1603)江苏省资产评估细分市场分析160(4)江苏省资产评估机构竞争分析160(5)江苏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前景1601.22.5 浙江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61(1)浙江省资产评估行业经济环境161(2)浙江省资产评估业务资源分析162(3)浙江省资产评估行业经营分析1621)浙江省资产评估行业收入规模1622)浙江省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规模1633)浙江省资产评估细分市场分析163(4)浙江省资产评估机构竞争分析163(5)浙江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前景1631.22.6 福建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63(1)福建省资产评估行业经济环境163(2)福建省资产评估业务资源分析164(3)福建省资产评估行业经营分析1651)福建省资产评估行业收入规模1652)福建省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规模1663)福建省资产评估细分市场分析167(4)福建省资产评估机构竞争分析167(5)福建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前景1691.22.7 山东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69(1)山东省资产评估行业经济环境169(2)山东省资产评估业务资源分析170(3)山东省资产评估行业经营分析1711)山东省资产评估行业收入规模1712)山东省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规模1713)山东省资产评估细分市场分析171(4)山东省资产评估机构竞争分析171(5)山东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前景1721.22.8 辽宁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72(1)辽宁省资产评估行业经济环境173(2)辽宁省资产评估业务资源分析174(3)辽宁省资产评估行业经营分析1751)辽宁省资产评估行业收入规模1752)辽宁省资产评估从业人员规模1753)辽宁省资产评估细分市场分析175(4)辽宁省资产评估机构竞争分析175(5)辽宁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前景1761.23 其他省市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态势分析1761.23.1 黑龙江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分析1761.23.2 新疆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分析1781.23.3 河南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分析1801.23.4 广西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分析1811.23.5 山西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分析183(1)中国资产评估竞争企业经营分析1861.24 资产评估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分析1861.25 资产评估综合企业个案经营分析1871.25.1 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经营分析187(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187(2)企业业务范围分析187(3)企业执业资质分析188(4)企业营收状况分析188(5)企业业务模式分析189(6)企业客户资源分析189(7)企业评估项目分析190(8)企业组织架构分析191(9)企业人力资源结构192(10)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193(11)企业最新项目发展动向1931.25.2 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经营分析194(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194(2)企业业务范围分析194(3)企业执业资质分析197(4)企业营收状况分析197(5)企业业务模式分析197(6)企业客户资源分析198(7)企业评估项目分析198(8)企业组织架构分析199(9)企业人力资源结构199(10)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199(11)企业最新发展动向200
喵星队长
你好,考证是通向你未来理想的一条道路,但是目的地是比道路更加重要的多的东西。你原来是学设计的,我的理解是形象思维会比数理思维发达许多;但是你现在的两个选择都与你原来的专业相差甚远,这样你原来的专业就浪费了,而且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建议你在考虑考哪个证书之前先对自已的爱好和理想多做一些评估,现在多些时间想想,省得日后后悔。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希望你可以少走些弯路,祝你成功。
雪绒花05
资产评估报告是由资产评估报告正文、资产评估说明、资产评估明细表和相关附件构成。下面依顺序介绍其基本内容。(一)资产评估报告书正文及备查文件1.资产评估报告书封面基本内容资产评估报告封面须载明下列内容:资产评估项目名称、资产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的编号、资产评估机构全称和评估报告提交日期等。有服务商标的,评估机构可以在报告封面载明其图形标志。2.资产评估报告书摘要的基本内容每份资产评估报告书的正文之前应有表达该报告书关键内容的摘要,用来让各有关方面了解该评估报告书的主要信息。该摘要与资产评估报告书正文一样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由注册资产评估师、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及评估机构等签字盖章和署明提交日期。该摘要还必须与评估报告书提示的结果一致,不得有误导性内容,并应当采用提醒文字提醒使用者阅读全文。3.资产评估报告书正文的基本内容(1)首部。评估报告书正文的首部应包括标题和报告书序号,标题应含有“XXX(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字样。(2)序言。报告书正文的序言应写明该评估报告委托方全称、受托评估事项及评估工作整体情况。(3)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简介。报告书正文的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简介应较为详细地分别介绍委托方和资产占有方的情况。当委托方和占有方相同时,可作为资产占有方介绍,也要写明委托方和资产占有方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经济关系。无隶属关系或经济关系的,应写明发生评估的原因,当资产占有方为多家企业时,还须逐一介绍。(4)评估目的。报告书正文的评估目的应写明本次资产评估是为了满足委托方的何种需要,及其所对应的经济行为类型,并简要准确地说明该经济行为是否经过批准。若已获批准,应将批准文件的名称、批准单位、批准日期及文号写出。(5)评估范围和对象。这部分应写明纳入评估范围的资产及其类型,并列出评估前的账面金额。评估资产为多家占有,应说明各自的份额及对应资产类型。(6)评估基准日。这部分应写明评估基准日的具体日期,确定评估基准日的理由和成立条件,揭示确定基准日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另外,还应对采用非基准日价格标准作出说明。评估基准日应根据经济行为的性质由委托方确定,并尽可能与评估目的实现日接近。(7)评估原则。应在这部分中写明评估工作过程中遵循的各类原则和本次评估遵循国家及行业规定的公认原则。对所遵循的特殊原则也应作适当阐述。(8)评估依据。应在这部分中列示评估依据,包括经济行为依据、法律法规依据、产权依据和取价依据等。对评估中采用的特殊依据应作相应的披露。(9)评估方法。应在这部分中说明评估过程所选择、使用的评估方法和选择评估方法的依据或原因。对某项资产评估采用一种以上评估方法的还应说明原因并说明该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对所选择特殊评估方法的,也应介绍其原理及适用范围。(10)评估过程。这部分应反映评估机构自接受评估项目委托起至提交评估报告的全过 程。包括接受委托过程中确定评估目的、对象及范围,基准日和拟定评估方案的过程;资产 清查中指导资产占有方清查、搜集准备资料、检查与验证过程;评估估算中的现场检测与鉴 定、评估方法选择、市场调查与分析过程;评估汇总中的结果汇总、评估结论分析、撰写报 告与说明、内部复核过程,以及提交评估报告等过程。(11)评估结论。这部分是报告正文的重要部分,应使用表述性文字完整地叙述评估机 构对评估结果发表的结论,对资产、负债、净资产的账面价值、调整后账面价值、评估价值 及其增减幅度进行表述,还应单独列示不纳入评估汇总表的评估结果。(12)特殊事项说明。在这部分中应说明在评估过程中已发现可能影响评估结论,但非 评估人员执业水平和能力所能评定估算的有关事项,也应提示评估报告使用者注意特别事项 对评估结论的影响,还应提示评估人员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13)评估基准日期后重大事项。在这部分中,应揭示评估基准日后至评估报告提出日期间发生的重要事项,以及评估基准日的期后事项对评估结论的影响,还应说明发生在评估 基准日期后不能直接使用评估结论的事项。(14)评估报告法律效力、使用范围和有效期。这部分应具体写明评估报告成立的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并写明评估报告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发生法律效力和评估结果的有效 使用期限。还应写明评估结论仅供委托方依评估目的使用和送交主管部门审查使用,并申明 评估报告书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向他人提供或公开。(15)评估报告提出日期。在这部分中,应写明评估报告书提交委托方的具体日期。评估报告书原则上应在确定的评估基准日后三个月内提出。(16)尾部。这部分应写明出具评估报告书的机构名称并加盖公章,还要由评估机构法 定代表人和至少两名负责评估的注册资产评估师签名盖章。4.备查文件的基本内容资产评估报告书的附报文件至少包括如下基本内容:(1)有关经济行为文件;(2)资产评估立项批准文件;(3)被评估企业前三年会计报表(至少包括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4)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营业执照复印件;(5)产权证明文件复印件;(6)委托方、资产占有方的承诺函;(7)资产评估人员和评估机构的承诺函;(8)资产评估机构资格证书复印件;(9)评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0)参加本评估项目的人员名单;(11)资产评估业务约定合同;(12)重要合同;(13)其他文件。(二)资产评估说明的基本内容资产评估说明描述评估师和评估机构对其评估项目的评估程序、方法、依据、参数选取 和计算过程,通过委托方、资产占有方充分揭示对资产评估行为和结果构成重大影响的事 项,说明评估操作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行业规范要求。资产评估说明也是资产评估报 告书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序上决定着评估结果的公允性,保护着评估行为相关各方的合法 利益。按有关规定,评估说明中所揭示的内容应同评估报告书正文所阐述的内容一致。评估机 构、注册资产评估师及委托方、资产占有方应保证其撰写或提供的构成评估说明各组成部分 的内容真实完整,未作虚假陈述,也未遗漏重大事项。资产评估说明应按以下顺序进行撰写和制作:1.“评估说明封面及目录”的基本内容评估说明封面应载明该评估项目名称、评估报告书的编号、评估机构名称、评估报告书 提出日期,若需分册装订的评估说明,应在封面上注明共几册及该册的序号。2.“关于评估说明使用范围的声明”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应声明评估报告仅供资产管理部门、介绍主管部门、资产评估行业协会在审查资 产评估报告书和检查评估机构工作之用,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外,材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不得提供给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见诸于公开媒体。3.“关于进行资产评估有关事项的说明”基本内容这部分是由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共同撰写并由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签署日期。这部 分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概况;②关于评估目的的说明;③关 于评估范围的说明;④关于评估基准日的说明;⑤可能影响评估工作的重大事项说明;⑥资 产及负债清查情况的说明;⑦列示资产委托方、资产占有方提供的资产评估资料清单。
牛奶荡糕
首先不赞成从cpa教材入手,难理解难上手,非会计专业或会计基础接近0的正常智商的人只靠看书我觉得都比较难以理解里面内容,如果非要从cpa入手,不如报网校。我本科会计,也认识学经济的同学,就他们的课程体系而言,涉及会计领域的也就一门会计学基础而已,而且所学内容实在太少,所以我不觉得学了经济算是有会计基础。我没有具体到书籍,但觉得题主还是从会计学基础看起,教材都差不多,会计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就像我在大三的学习帮我解决了大一没明白的部分知识。我的建议是报名会计从业考试(很简单也很基础),以考试参考书为框架,再选择一本会计学基础教材(可以看看你们学校会计专业同学教材嘛)作为血肉补充,通过从业后,我觉得就算是有一定基础了,这时可以开始学习中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也可以选择cpa教材(其实cpa会计教材就是中高级的合体了),至于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都可以凭个人喜好学习了。这里我还要重点《会计准则案例讲解》这样的书籍,个人感觉比正式教材都要好理解一些,适合在一定基础之上的血肉补充类学习。会计本来就不见得一开始就能理解,可以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查阅资料或先放下,在后面的学习中可能就对之前不懂的地方有所理解了,关键就是反复翻看。因为我自己就爱犯这样钻牛角尖太抠细节理解的问题,导致学习起来相当痛苦。最后祝题主学得顺利,顺便说下我也就是个学渣。总结性补充:题主目的是自学财务,而且近乎于零基础(本科经济学基础和财务基础差别太大)。所以我从”会计从业+任意一本本科会计学基础教材“开始,考试作为一种激励动力,同时会计从业我是大三考的,感觉框架相当宏大,加上会计学基础教材作为补充,可以算是入门了。CPA教材不是以教人入门财务的,而且我不认为有谁通过CPA教材学财会还能学出兴趣不受打击的。题主想自学财务,当然是要从简单、从基础、从容易让人理解的角度出发了,我所回答的方案是我觉得很不错的一个选择,之所以非要扯到CPA是因为看到有人它来入门,不是不可以,只是说这在我看来不是一个好选择。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