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5

木木兮12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中资产折旧怎么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yanne1987

已采纳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资产当年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年数总和×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 年折旧率

初级会计中资产折旧怎么算

271 评论(10)

土偶寄宿制

计提折旧额算法如下:1、直线法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年)乘以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乘以年折旧率除以12;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乘以(1-预计净残值率)除以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乘以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除以预计使用寿命(年)乘以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乘以年折旧率除以12;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除以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乘以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乘以年折旧率除以1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是,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除外。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136 评论(8)

木图先生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由于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原理比较简单,我们这里只说明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直线法折旧率(不考虑净残值)的2倍乘以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来计算各年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为了保证固定资产在规定折旧年限既不多提折旧也不少提折旧,正好使得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等于固定资产的累计已计提折旧额,并且不违背加速折旧下各年折旧额逐年递减(至少后面年份的折旧额不大于前面年份的折旧额)这一要求,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期满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2.年数总和法是以某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除以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作为本年的折旧率,去乘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计算本年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不同之处 (1)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折旧年限内需要进行方法的转换,即从倒数第二年起改用直线法;而采用年数总和法则不需要进行方法的转换。(2)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各年,其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净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已计提折旧额,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而采用年数总和法时,其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已经扣除预计净残值。(3)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各年,其折旧率是固定不变的,而与折旧率相乘的折旧基数是逐年递减的。而采用年数总和法时,其折旧率是逐年递减的,而与折旧率相乘的折旧基数是固定不变的。

9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