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7

壮儿象象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项目会计和税法的区别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四合院追糖葫芦

已采纳

会计法和税法有以下不同。

会计法,是指以处理会计事务的各种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会计事务是国家对各种社会组织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分析、检查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法规一般包括会计准则、成本核算准则、财务报告制度、会计制度等。

税法的概念。它是国家权力机关及基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核心内容就是税收利益的分配。

,会计是权责发生制,税法是收付实现制。会计与税法制定的思想不统一,中国的会计想的太多但不够清晰,税法管的太多又没人情为了引资不惜打压本土的企业,税法是为了国家利益重点是税,但是因为没有考虑制造业的长远税负过高,逼人造假。其实充斥会计与税的所有条文中,为什么两个不能统一,事情简单化,是没有真正的思想与战略眼光,部门太多各自为已,没有真正的好的让人容易接受的思路。

会计法、税法、可以归类为经济类法律制度。按不同的标准,也可以作出不同的分类。如都是成文法、普通法。

参考资料

会计法、税法.360问答[引用时间2018-4-11]

项目会计和税法的区别

85 评论(12)

rosebonbon

因为会计和税收是两门不同的学科范畴,各考虑的角度不一样,会计主要是计量公司企业的经营业务发生情况,以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税收则是站在国家的税收角度,所以会计制度和税法存在了诸多差异,这些差异是合理的,也很难避免。 上述问题中的第1、2、3、4、5项都在会计上都不应该确认为销售,可是在税法上都要当成销售处理,相属的进项税额没必要再做转出。

360 评论(12)

飘零雨迹

以销售商品等货物为例: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2.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义务人销售货物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证的当天。关于补充问题。1.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补充问题中的5项内容,均不得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应当按规定将相关货物的帐面价值或支付的货款,连同应当交纳的有关税费,转入或者计入相关会计科目。2.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A、补充问题中的第1、2、4、5项,应当作为视同销售处理,按照规定的计税价格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另外,根据税法规定,视同销售项目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按照货物移送时间确定。B、补充问题中的第3项,不属视同销售项目,但也不得抵扣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如果该进项税额已经申报抵扣的,应当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194 评论(14)

狂想妄想不想

一、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的原因只有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保持各自的独立性,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应纳税额的准确性。《税收征管法》第二十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纳税。”因此,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所有企业都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的相关要求,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在完成纳税义务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税额,及时申报缴纳。二、会计与税法的差异的处理方法1.纳税调整流转税:流转税需要纳税调整的项目,例如销售货物、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提供应税劳务时向客户收取的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集资款、手续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等。又如房地产企业取得的预收账款需并入当期营业额计征营业税。流转税按月计征,月末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提取并申报缴纳。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实行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方式。企业在报送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需要针对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项目进行纳税调整,调整过程通过申报表的明细项目反映。2.所得税会计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资产、负债、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不同,从而导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差异,即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与会计利润之和乘以适用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作为当期所得税费用。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会计成本)与其计税基础(计税成本)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对暂时性差异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后年度申报所得税时可直接依据账面应转回的金额填制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明细核算每一项暂时性差异,可以彻底取代纳税调整台账(或备查簿),会计与所得税法的差异问题将迎刃而解。

20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