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2

yechenchao77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随风来雨

已采纳

资产重要性水平=260000*0.5%=1300万元股权重要性水平=118000*1%=118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重要性水平=540000*0.5%=2700万元净利润重要性水平=34120*5%=1706万元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水平应以低者计,为1180万元。

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

212 评论(10)

吉果0412

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允许财务报表发生最大错报的金额。

重要性水平是财务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概念。重要性水平越高,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审计风险(AR)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风险越高。

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只有在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发表意见”的情况下,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

247 评论(15)

yoyoyoyoyo224

报表级别的重要程度由财务报表审计确定。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面的重要性,以便得出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结论。会计报表重要性的确定判断依据及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可变比率法)。净利润法 5% - 10%。营业收入法:0.5% - 1%。总资产法 0.5% - 1%。净资产法 1%。拓展资料: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首先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选用重要性水平的判断基础,通常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采用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等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判断基础。在选取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时,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2.将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给各交易及账户余额。在分配时,分配的对象一般是资产负债表账户,这是由于在复式记账情况下,一笔影响损益表项目的错误也同时影响到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正确性,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重要性水平的控制,就可对损益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各账户或各类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在具体分配时,应考虑各账户或交易的性质。3.会计学习网一般来说,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小,其审计成本也较小,故应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发生的业务少,能够进行较详细的审计,只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而应收账款和存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较大,其审计成本也较大,故应分配较大的重要性水平;应交税金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较大,且可能涉及违法问题,故应分配较小的重要性水平。

232 评论(8)

九尾天使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 判断基础和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变动比率法) 固定比率:实务中的常用比率 (1) 净利润 5%大--10%小 (2) 资产总额 0.5%---1% (3) 净资产 1% (4) 营业收入 0.5%---1% 变动比率:根据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2、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3、会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根据期中会计报表推算出年度会计报表或对上年度会计报表做出修正,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判断基础:资产总额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不同会计报表之间,应选取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计算方法 固定比率:在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一个固定比率,求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参考数值:资产总额的0.5%—1% 净资产的1% 营业收入0.5%—1% 税前净利润5%—10% 例:某企业税前净利润为200000元,审计人员确定的重要性指标比例为10%,则 计划重要性水平=200000*10%=20000元 变动比率法的基本原理:规模越的大企业,允许的错报或漏报比率就越小,一般是根据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两者中较大的一项确定一个变动百分比。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历年的总收入、总资产、股东权益等指标变动较大,那么基于合理性考虑,可按历年平均数计算重要性水平;对于同一被审计单位,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重要性水平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审计人员可采用几种基本方法混合的方法来计算重要性水平或根据经验进行调整。 帐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可采用分配的方法,既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帐户。 例:CPA初步判断的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资产总额的1% 不分配的方法 假设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00万元,则可根据帐户或交易的性质及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将其确定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20%——50%。 4、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评价内容:存在的审计差异在性质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舞弊或违法; 存在的审计差异在金额上是否重要,即是否超过审计重要性水平。 参考资料:

114 评论(10)

习习谷风

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确定基数和比例进行计算的过程,重要性水平是基数和比例的乘积,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

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数据计算:

(1)对于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的预算单位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按收入或支出总额的0.5%--2%确定;

(2)对于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企事业单位,可按资产总额的0.5%--1%确定,或者按流动资产或净资产的1%--2%确定,也可按营业收入的0.5%--1%确定,还可按净利润的5%--10%确定。

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其次要符合审计目的,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再次要区别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规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业务风险水平、财政财务收支的性质和金额、收支项目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动趋势等。

拓展资料:

[forms for reporting to the higher organizations] 向上级报告情况的表格。简单的说:报表就是用表格、图表等格式来动态显示数据,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报表 = 多样的格式 + 动态的数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报表

351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