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2

九尾小妖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敏感系数计算公式中级会计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货的晚宴

已采纳

敏感系数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某些关键量发生变化给投资方案净现值带来变动的程度。无形资产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变量只要发生变化,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会随之改变。

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是敏感系数:

某因素的敏感系数=利润变化(%)/该因素变化(%)

什么是敏感系数

敏感系数是指利润的变动幅度与影响因素的变动幅度之比。

敏感系数的计算公式

某因素的敏感系数=利润变化(%) /该因素变化(%)

敏感系数的判别标准

1、敏感系数的绝对值> 1,即当某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利润发生更大程度的变化,该影响因素为敏感因素;

2、敏感系数的绝对值< 1,即利润变化的幅度小于影响因素变化的幅度,该因素为非敏感因素;

3、敏感系数的绝对值= 1,即影响因素变化台导致利润相同程度的变化,该因素亦为非敏感因素。

单价敏感系数S1= (OEBIT/EBIT) / (OP/P) =(OP*Q/EBIT) / (OP/P) =基期销售额/基期EBIT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S2= (OEBIT/EBIT) / (OV/V) =(-OV*Q/EBIT) / (OV/V) = -基期变动成本额/基期EBIT

销量敏感系数S3= (OEBIT/EBIT) / (OQ/Q) = (OQ*(P-V)/EBIT) / (OQ/Q) =基期边际贡献/基期EBIT= DOL= 1/安全边际率= DTL/DFL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 (OEBIT/EBIT) / (OF/F) =(-OF/EBIT) / (OF/F) = -基期固定成本/基期EBIT

敏感系数计算公式中级会计

86 评论(13)

joannekaka

敏感性分析计算公式是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因素变动百分比。敏感系数反映了各因素变动百分比和利润变动百分比之间的比例,即当各因素升降1%时,利润将随之上升或下降百分之几敏感系数正号为同向变动,负号为反向变动。

按绝对值大小判断敏感性,敏感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为敏感因素,绝对值小于1为非敏感因素。

敏感性分析的类型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研究有关因素发生某种变化对某一个或一组关键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不确定分析技术,其实质是通过逐一改变相关变量数值的方法来解释关键指标受这些因素变动影响大小的规律。

敏感性因素一般可选择主要参数进行分析。若某参数的小幅度变化能导致经济效果指标的较大变化,则称此参数为敏感性因素,反之则称其为非敏感性因素。

利润的敏感性分析是指专门研究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化时对利润所产生影响的一种敏感性的分析方法。

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计算有关因素的利润灵敏度指标,揭示利润与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对关系,并利用灵敏度指标进行利润预测。

28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