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65

明天努力找吃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实务看三遍书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ueena兜兜

已采纳

复习方法:1、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把课本吃透。考题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出。平常的考试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2、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要求理解每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3、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开始做题。做题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先求精,再求多;先求慢,再求快;先求质量,再求数量。4、背题。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5、复习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学习资料,想让阅读更有效率的同学,可以通过《精英特全脑快速阅读软件》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坚持就会有收获,祝你成功!

中级会计实务看三遍书

122 评论(15)

leemary6401

2、中级会计职称三科复习方法:经济法复习方法经济法是中级会计职称里章节最少也是难度最低的一科,考虑到考点比较散不好把握,所以根据考试题型来安排复习时间是最好的。因为经济法客观题有75分,而拿分的关键是多选题,多选题能作对一半以上的话那几乎就可以过关了。学习经济法的要诀就是多听课件理解考点和数字后再加强记忆。重难点章节一定要听三遍以上,如公司法、票据法、合同法等等,这些在考试中占据的比例是很大的。相对不重要的章节听1-2遍就行。财管复习方法财务管理是三科里章节之间联系最多的,前面几章不仅是基础而且是重点和难点,所以一定要学好学扎实了,宁愿把学习进度放慢也要学扎实了。都说财管的公式特别多,仔细的看看这些公式它们之间都有的联系,不是互为倒数就是加1或减1,这又是财务管理的一大特点。中级实务复习方法中级实务是三科里内容最多综合性最强的一科,所以学习这科的时间也要比其他两科多的多,学习这科就是把每章的内容自己理个思路自己试着总结下,其实这也不很难看看前面几章的资产不都是从购入到持有到重分类到处置这几个阶段,把所有的资产在这几个阶段都分清了都会做了都会比较了那资产就没有问题了。

263 评论(13)

qianxiao1985

中级会计实务,这科是最难的,也是需要理解内容最多的,但是和我们平常工作联系最多的也是这门,所以一定要用心学。刚开始听课的时候,听懂了做不来是正常的,不用怀疑自己的智商,一定要坚持学下去,如果听不懂了,就直接跳到下一章去,不要一直在一个坑里,一直在坑里会让你的耐性会被磨掉的,到最后就又弃考了。中级会计实务重点难点章节:第一梯队: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第九章、金融资产,第十六章、所得税,第二十章、财务报告。(以上章节历年的大题里面肯定有1至2题,1题大题15分左右,如果2题就30分了,所以一定要搞懂,特别是长期股权投资与财务报告那章合并报表的结合。)第二梯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借款费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入、或有事项。(这些知识点的内容理解起来都很容易,也不难,但是每年至少有1题大题在以上这些考点出现,是属于必得分数的题目,所以平常有空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写写分录,了解解题步骤。2016年考了债务重组、固定资产。第三梯队:总论、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个人建议放弃就好了,也考不了几分,有兴趣偶尔看看讲义、听一遍课就行,不用花太多时间,特别是第一章总论。先学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这两章内容相似可以对照着学,帮助理解记忆。再学长投。学完长投马上学合并财务报告和所得税。这几个章节如果搞定了那么中级实务基本上就过了。这些就是中级实务最难的章节,也是每年考试的核心章节。现在机考以后难度降低很多,不必太深入的去研究题目的难度。只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通过考试没问题。进入考场看到题目简单的你简直不敢想象。但是又会让你产生模棱两可的错觉。所以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扎实。如果基础比较好推荐郭建华的课,绝对应试型选手。课程难度比考试略高,如果他的课程例题都掌握了通过考试绝对没问题。如果遇到听不懂的章节比如合并的时候可以换高志谦的听听。瞬间豁然开朗。高的比较适合零基础的。已通过实务,今年准备考财管和经济法一起加油。

109 评论(14)

依锦风韵

我感觉安章节看下去就好了 你可以听网校啊 比自己看效果好多了

195 评论(15)

小虫超人HC

我也在备考会计中级,可以与你共同学习。 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目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存货第三章 固定资产第四章 投资性房地产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第六章 无形资产第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八章 资产减值第九章 金融资产第十章 股份支付第十一章 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第十二章 债务重组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第十四章 收入第十五章 政府补助第十六章 所得税第十七章 外币折算第十八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十九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二十章 账务报告第二十一章 事业单位会计第二十二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我们先来看一看教材目录,第一章至第二十章是一般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第二十一章和第二十二章是特殊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我们重点学习前二十章的内容。 首先,第一章是总论,是统领正本教材的,这一章基本上概括了《会计学基础》整本书的内容,如果你学习过《会计学基础》简单了解一下就足够了。这里我简单说一下什么是“会计”,以便将整本书的内容合理归类。会计工作的内容:凭证→账簿→报表。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发票等)和记账凭证(借:** 贷:** ),这个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后期的工作全部围绕这个展开,现在我们都用电子帐了,只要凭证录入完毕,账簿和报表都会自动产生,所以我们几乎整本书都在告诉我们现实发生的经济事件我们要怎样把它翻译成会计语言(即借贷关系),这里所有的经济事件又可以区分为:一般事项和特殊事项(第二章至第十九章)。最后报表就出来了,报表出来后因为要牵涉到报表分析,所以了解报表的整体结构和数据来源很有必要,这就是第二十章的“财务报告”。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第二章至第十九章的内容。一、一般事项 所有会计事项最终都会反映到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上来,即任何一件经济事件翻译成会计语言后都是借:会计要素里某一项 贷:会计要素里某一项。一般事项的“一般”在于它处理的是会计要素经常性发生的事件。 一般事项我们按照关联关系和会计处理方法的相似程度学习,这样安排:1.先学习“货币资金、应收预付款项”,这个目录里面没有,内容也相对简单,但是一定要学习;2.资产类事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资产减值;3.负债类事项:短期负债(这个也没有,也要学习)、长期负债;4.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这个整个都没有,但是经常性用到的,也要学)5.收入(这个比较难,这一章实际上讲了4个内容: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建造合同收入,一个一个学,慢慢来);6、费用和利润(这个因为后面学习所得税和报表要用到,一定要知道利润整个形成过程和分配过程)。二、特殊事项 好了,六个会计要素的一般事项学习完了,下面我们来说一下特殊事项,刚才说了任何经济事项都会转变成会计要素里某一项,特殊事项也不例外,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经常发生,或者处理起来比较怪,与上面咱们说的事项联系不是太紧密,所以特别说明。 特殊事项因为相互之间没有太大相似之处,我们就尽量找相似的放一块学习,这样安排: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个正好温习一下资产类要素的核算)和债务重组(者两者联系较为紧密,处理方法相似);2.借款费用(第十一章的后一半)和或有事项;3.所得税(这个比较难,可以温习一下六个会计要素的核算);4.股份支付、政府补助、外币折算(这三个其实没什么联系,只是同属于非重点章节,放一块,了解一下就行了);4.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两者都牵涉到资产负债表的问题)。 好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学会了一门新的语言,可以完美地把经济事件翻译成会计语言了,现在报表出来了,我们学习会计报表的结构及主要数据的来源,这里主要讲了4个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有精力的可以学习一下报表分析,这时候你回更好的理解会计报表。

30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