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京西城
会计电算化是指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工作的一种方法。下面是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欢迎阅读。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有多方面,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储存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会计理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一、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方式下,会计核算形式是将记账凭证的内容按会计科目登记到日记账、明细账以及总账中。因此,围绕如何减少登账,特别是登记总账的工作量而产生了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分别是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以及日记总账核算形式等五种。这样,一方面各有侧重地反映会计信息,同时,发挥总分类账对明细分类账的统辖作用,通过各账之间的'核对发现可能出现的记账错误,及时加以纠正。但这些核算形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简化转抄的工作而不能完全避免,这就决定了这些处理形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手工处理的局限性。计算机处理采用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即在系统内建立“临时凭证文件”用以存放未记账的凭证,建立“历史凭证文件”用以存放已记账的会计凭证,并不设其他的日记账及明细账文件,需要时可根据设定的条件从“凭证文件”中建立索引读取,分别以总账、日记账或明细账的形式随时输出。
二、账薄的概念与分类的变化
所谓账簿是指根据会计凭证序时、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按其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手工会计中账簿属于数据存储。一张新凭证产生后,将其数据按会计科目、金额及方向进行转抄、登记到相应的日记账或分类账中。而电算化改变了这种处理过程:首先是账簿的概念发生了变化,电算化后的会计账簿只不过是根据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进行归类、统计的中间结果,在电算系统内部根本不存在手工意义下的各种账簿;其次,会计账簿划分为日记账,总账及明细账的必要性已不存在。电算化以后,只要选定一个会计科目,软件系统就可将涉及到该科目的所有业务全部筛选出来形成所谓的账簿,不管这个科目是现金类还是存款类,是总账科目还是明细科目,而且只要对筛选的结果按日期进行排序或索引,所有的账都可按日记账的形式输出。
三、记账规则发生了变化
在手工核算的前提下,日记账、总账要使用订本账,明细账要使用活页账,通过设置不同的账簿来相互牵制、相互核对。凭证、账簿记录不能空行、隔页,错误之处要用划线更正法和红字冲销法更正。电算化会计形成的账页是打印输出的,可装订成活页式,不可能是订本式,打印输出的一般是日记账、总账和报表。明细账记载的各种会计资料只需计算机查询功能就可完成、显示或者在需要时打印出来。只要输入的凭证正确,软件系统可以迅速完成手工条件下的各种账务处理功能。人们更多的是依赖电算化系统建立各种辅助账,以便更详细地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对于账簿记录错误的处理,不再采用手工方式下的改错法,但为了保证监督审核,一般规定,凡是已经审核过的数据不得更改。如果出现错误,采用输入“冲销凭证”的方法加以更正,类似于红字更正法,以便留下修改的痕迹。
草菜一家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应对方法
一、会计电算化介绍和现状述评
会计电算化,是指人们将电子计算机引入会计领域,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由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即对电算化会计所形成的信息系统的审计,是由独立的、胜任的机构或审计人员以被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及其范围内会计资料反映的经济活动为对象。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及其他的社会单位和部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加强企业及其他的社会单位和部门的财务会计监管,防止高级管理人员的营私舞弊,而且对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有重要作用,因此会计电算化不仅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而且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原因
会计电算化创新了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改变了会计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传统的审计手段滞后于电算化的会计要求,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因此,开展电算化审计势在必行。
1.会计电算化可以使得审计过程更加快捷高效高效的会计电算化过程,可以有效的增加审计过程运行速度和效率,可以有效的增强审计工作人员的信心,以及社会部门和企业的审计过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由于很多审计过程的工作人员的头脑中,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于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很多人甚至没有听到会计电算化这个概念,也不了解会计电算化所涉及的过程及目标,所以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的增强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信心,以及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审计工作人员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促进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的审计工作人员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对审计工作发展的一种制约和束缚,会加大审计工作的负担。观念上的偏差在会计电算化中表现出来,因此会计电算化使得审计工作正确轨道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加快审计工作的运行速度,使得审计工作得以有序的运行。
2.会计电算化可以使得审计过程保持正确的方向,减少了营私舞弊的现象发生如果会计电算化有合理的管理制度,那么会减少审计工作的营私舞弊以及贪腐现象的发生,因此会计电算化可以保证审计工作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会计电算化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加审计工作的有序运行。企会计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多审计人员至最基层的审计人员也是受影响对象,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本身存在很多矛盾和阻力。很多情况下,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过程本质上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才实行的。因此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审计的有序进展。所以积极的开展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的增加审计的有效进展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维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有利影响的原因会计电算化建设是审计获得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 同时,会计电算化也是工作人员使用的必要工具,因此对审计产生了很多有利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对于审计的有序的和安全的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运行与维修成本进行优化和控制,有利于实现审计运营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社会单位获取最多的经济效益。会计电算化是解决审计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审计是个复杂的过程, 只有在先进管理思想的引导下, 借助会计电算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才能实现审计的高效率、高效益。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
1.需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投资,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新技术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提高会计电算化运行能力,同时也能较少运营成本。另一个方面,能够减少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审计工作人员的需求,减轻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压力。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审计工作流程的安全系数。良好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审计工作有序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任何社会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会计电算化有健全的管理机制,那么会计电算化必然会在审计工作中实现良好的绩效。
2.加强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培训,对于审计人员以及审计工作的未来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培训包括很多方面,对于审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来讲,可以有财务的培训,技术的培训,虽然不同的培训侧重审计工作的不同方面,必须时刻加大力度,对审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运营结果。因为会计电算化是审计人员有序和有序开展各项业务的先行条件。
四、总结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过程的详细描述,发现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有很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维持审计工作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例如,构建有利的组织文化,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制度完善加强员工对会计电算化管理理论的培训,以提高组织审计工作运营的效果。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只有切实制定健全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才能使审计工作得以有效的开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