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84

e元素789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三个等式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選擇淡定

已采纳

会计的恒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而负债就是债权者权益.为什么这么说呢.负债,是企业欠别人的钱叫负债,那相对于借你的钱而言,他就是债权人啊.所以,负债也可以叫债权者权益.

初级会计三个等式

114 评论(9)

哈皮小暖

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是恒等式。因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分列资产和负债表的左列、右列,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和永远是相等的,否则账是不对的。

236 评论(9)

落樱似雪

会计要素反映了资金运动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内部相关性,表现为以下三个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收人-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可称为第二会计等式,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编制损益表的依据,是一定时期的动态数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这是将第一会计等式和第二会计等式相结合的第三会计等式,是利润分配前的会计等式。

352 评论(14)

在路上8848

财务状况恒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 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② 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便于进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③ 它在会计实务中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时进行分类、复式记账和构筑会计报表的依据。

会计恒等式是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帐、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

会计恒等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1、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等式原则

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

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

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会计是有会计的游戏规则的。会计有如下前提需要考虑。

252 评论(15)

天天考古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矗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会计等式(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会计等式(三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137 评论(10)

penny900627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 :是揭示会计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恒等式。会计等式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308 评论(11)

三月蛐蛐

1、资产=负债 + 所有者权益-------------基本会计等式;

2、利润=收入 - 费用---------动态会计等式;

3、资产 + 费用=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扩展的会计等式;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投资收益;

5、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6、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7、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8、净利润=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9、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之和 + 预付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之和;

10、预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之和 + 应收账款明细账期末贷方之和。

99 评论(8)

肥肥肥肥啊

你好,一点通网校回答你的问题:会计等式是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经济关系利用数学公式即数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会计方程式、会计平衡公式、会计恒等式。它是各会计主体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报表的理论依据。会计等式提示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反映资产负债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利润表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因为会计要素变化,永远成立,因此叫恒等式。

35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