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爱嘟嘟1206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及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分门别类地为经济管理提供会计核算资料,就需要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应当遵循的原则:1. 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2. 设置会计项目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3. 设置会计科目,既要适应经济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4. 设置会计科目,还要做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5. 会计科目要简明、适用,并要分类、编号。二、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一)会计科目的内容。会计科目的内容:是指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规定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和登记方法。这些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会为五类:一、资产类。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材料采购、材料、产成品、待摊费用、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二、负债类。包括以下科目: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它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长期借款。三、所有者权益类。包括以下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四、成本类。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科目。五、损益类。损益类包括的科目有: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这里既包括收入类科目也包括费用类科目,之所以把这两类科目合并为损益类科目,是因为这两类科目核算的内容都与损益的计算相关。(二)会计科目的级次。会计科目的级次要体现会计信息的不同详细程度。一般情况下:会计科目的级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总分类科目:这是对会计对象不同经济内容所作的总括分类。(2)明细分类科目:这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进一步分类,它是反映核算指标详细、具体情况的科目。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或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除了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
戆戆的囡囡
会计等式也叫做会计核算的平衡公式,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等式是根据资产等于权益(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建立的,反映了会计基本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企业产权的归属关系,它是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公式来表示为: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计等是的影响包括四种情况:1. 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2.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数额相等。3.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双方增加的金额相等。4. 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双方减少金额相等根据上面得出以下的结论:1.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会使资产与负债所有都权益项目发生变动,变动的结果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始终保持平衡。2. 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两个方面变动的,会使双方总额发生增加或减少的变动,但是变动后双方总额仍然相等。3. 经济业务的发生只涉及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一方变动的,不但不会影响双方总额相等,而且原来的总额也不会变动。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一、取得收入,并因此而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二、发生费用,并因此而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到会计期末企业的收入扣除费用所形成的利润要进行分配,除了要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要退出企业外,提取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要归入所有者权益,这时会计等式又恢复为期初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